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
1
作者
张伟光
樊卫
+3 位作者
梁培炎
王国慧
杨小春
戴军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69-69,71,共2页
关键词
腮腺核素动态显像
图像质量
维生素C
鼻咽低分化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引导的放射治疗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晶
陈琬琦
+1 位作者
侯晓荣
邱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是一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连续体位监测的无辐射、无创性技术,通过先进的3D光学表面定位及追踪技术,快速获取患者的体表轮廓信息,生成高精度的3D体表轮廓,可在放射治...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是一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连续体位监测的无辐射、无创性技术,通过先进的3D光学表面定位及追踪技术,快速获取患者的体表轮廓信息,生成高精度的3D体表轮廓,可在放射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放射治疗的精准性。SGRT已广泛应用于乳腺、颅内、头颈和四肢等不同部位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减少初始摆位误差、实时监测治疗过程,并与呼吸门控和深吸气屏气治疗技术相结合。SGRT还可通过减少锥形束CT的使用进而降低辐射剂量,提高患者应用固定装置的舒适性,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等。本文阐述SGRT常用系统及其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
表面成像
放射治疗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赖伟
单慧明
+2 位作者
刘建新
洪桂洵
林晓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357-1361,共5页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探讨MRI和MSCT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7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I、MSCT表现。结果 14例肿瘤位于单侧鼻腔,其中左侧6例,右侧8例,3例...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探讨MRI和MSCT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7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I、MSCT表现。结果 14例肿瘤位于单侧鼻腔,其中左侧6例,右侧8例,3例位于双侧鼻腔。A期2例,B期6例,C期9例,D期0例。MRI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高、稍高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肿块,1例见条状、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呈轻度至明显强化。7例复发。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有其好发部位,MRI及MSCT表现出一定的影像特征且能明确肿瘤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熊敏
张伟光
+1 位作者
樊卫
林晓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原发灶经病理确诊的21例胃癌骨转移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
目的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原发灶经病理确诊的21例胃癌骨转移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0(28.0,81.0)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定性、半定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指标特点。根据原发灶组织分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13例(65.0%)和中-低分化组7例(35.0%)。根据Lauren分型,将患者分为:肠型组4例(20.0%),混合型组9例(45.0%),弥漫型组7例(35.0%)。根据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灶数量分为3组(Ⅰ级≤5,Ⅱ级6~20,Ⅲ级>20):Ⅰ级(组)6例,Ⅱ级(组)4例,Ⅲ级(组)11例。根据PET/CT上溶骨性、混合性及成骨性表现将骨转移类型分为3组:纯溶骨性转移6例,混合性(溶骨性/成骨性)11例,成骨性4例。结果本组胃癌患者发生骨转移部位依次为脊柱(19/21),肩胛骨、肋骨、锁骨、胸骨(18/21)及骨盆(17/21),其中3例伴有骨髓浸润。患者同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1例(57.9%),乳酸脱氢酶升高7例(36.8%)。不同骨转移类型组间乳酸脱氢酶水平存在差异(χ^(2)=6.823,P=0.047),混合性转移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骨转移灶SUV_(max)大小在性别、Lauren分型及Soloway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H=6.326,H=6.070,P<0.05);女性组中位SUV_(max)为11.6(7.3,32.1),高于男性组的7.2(3.7,17.1);弥漫型[12.2(5.3,32.1)]及混合型组[10.8(7.2,17.2)]高于肠型组[6.7(3.7,7.3)];Soloway分级越高,即骨转移数目越多,骨转移灶的SUV_(max)越高。Soloway分级在性别上存在差异(χ^(2)=6.832,P=0.033),女性患者Soloway分级普遍高于男性。原发灶及骨转移灶SUV_(max)大小与年龄有关,低龄组(<中位年龄57.0岁)骨转移灶SUV_(max)多较高而原发灶SUV_(max)多较低(χ^(2)=5.838、10.831,P<0.05)。结论^(18)F-FDG PET/CT能够全面评估胃癌骨转移情况。胃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特点,常发生于中轴骨,以溶骨性及多灶转移多见,常伴有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于混合性骨转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转移
PET/CT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
1
作者
张伟光
樊卫
梁培炎
王国慧
杨小春
戴军进
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69-69,71,共2页
关键词
腮腺核素动态显像
图像质量
维生素C
鼻咽低分化磷癌
分类号
R739.6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引导的放射治疗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晶
陈琬琦
侯晓荣
邱杰
机构
中国
医学科
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2022-PUMCH-A-99,2022-PUMCH-B-116)。
文摘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surfac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SGRT)是一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连续体位监测的无辐射、无创性技术,通过先进的3D光学表面定位及追踪技术,快速获取患者的体表轮廓信息,生成高精度的3D体表轮廓,可在放射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放射治疗的精准性。SGRT已广泛应用于乳腺、颅内、头颈和四肢等不同部位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其优势在于减少初始摆位误差、实时监测治疗过程,并与呼吸门控和深吸气屏气治疗技术相结合。SGRT还可通过减少锥形束CT的使用进而降低辐射剂量,提高患者应用固定装置的舒适性,提升临床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等。本文阐述SGRT常用系统及其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
表面成像
放射治疗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
Keywords
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technology
surface imaging
radiotherapy
surface-guided radiotherapy
分类号
R8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赖伟
单慧明
刘建新
洪桂洵
林晓平
机构
广东
医学
院附属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
大学
深圳医院放射科
中山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8期1357-1361,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探讨MRI和MSCT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7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I、MSCT表现。结果 14例肿瘤位于单侧鼻腔,其中左侧6例,右侧8例,3例位于双侧鼻腔。A期2例,B期6例,C期9例,D期0例。MRI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T_1WI呈等、低信号,T_2WI呈高、稍高信号;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肿块,1例见条状、斑片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呈轻度至明显强化。7例复发。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有其好发部位,MRI及MSCT表现出一定的影像特征且能明确肿瘤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熊敏
张伟光
樊卫
林晓平
机构
华南
肿瘤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核医学科
出处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A1414010227)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基金(Q202011)。
文摘
目的探讨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原发灶经病理确诊的21例胃癌骨转移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57.0(28.0,81.0)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定性、半定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指标特点。根据原发灶组织分化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分化组13例(65.0%)和中-低分化组7例(35.0%)。根据Lauren分型,将患者分为:肠型组4例(20.0%),混合型组9例(45.0%),弥漫型组7例(35.0%)。根据Soloway分级将骨转移灶数量分为3组(Ⅰ级≤5,Ⅱ级6~20,Ⅲ级>20):Ⅰ级(组)6例,Ⅱ级(组)4例,Ⅲ级(组)11例。根据PET/CT上溶骨性、混合性及成骨性表现将骨转移类型分为3组:纯溶骨性转移6例,混合性(溶骨性/成骨性)11例,成骨性4例。结果本组胃癌患者发生骨转移部位依次为脊柱(19/21),肩胛骨、肋骨、锁骨、胸骨(18/21)及骨盆(17/21),其中3例伴有骨髓浸润。患者同期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1例(57.9%),乳酸脱氢酶升高7例(36.8%)。不同骨转移类型组间乳酸脱氢酶水平存在差异(χ^(2)=6.823,P=0.047),混合性转移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骨转移灶SUV_(max)大小在性别、Lauren分型及Soloway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H=6.326,H=6.070,P<0.05);女性组中位SUV_(max)为11.6(7.3,32.1),高于男性组的7.2(3.7,17.1);弥漫型[12.2(5.3,32.1)]及混合型组[10.8(7.2,17.2)]高于肠型组[6.7(3.7,7.3)];Soloway分级越高,即骨转移数目越多,骨转移灶的SUV_(max)越高。Soloway分级在性别上存在差异(χ^(2)=6.832,P=0.033),女性患者Soloway分级普遍高于男性。原发灶及骨转移灶SUV_(max)大小与年龄有关,低龄组(<中位年龄57.0岁)骨转移灶SUV_(max)多较高而原发灶SUV_(max)多较低(χ^(2)=5.838、10.831,P<0.05)。结论^(18)F-FDG PET/CT能够全面评估胃癌骨转移情况。胃癌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特点,常发生于中轴骨,以溶骨性及多灶转移多见,常伴有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更常见于混合性骨转移患者。
关键词
胃癌
骨转移
PET/CT
^(18)F-FDG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bone metastasis
PET/CT
^(18)F-FDG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影响腮腺核素动态显像图像质量的因素初探
张伟光
樊卫
梁培炎
王国慧
杨小春
戴军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学体表监测技术引导的放射治疗应用现状与前景
沈晶
陈琬琦
侯晓荣
邱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MSCT征象分析
赖伟
单慧明
刘建新
洪桂洵
林晓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8)F-FDG PET/CT在胃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熊敏
张伟光
樊卫
林晓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