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1
作者 黄洋 屈舸 +2 位作者 王培宗 曾维安 闫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地塞米松是否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方法回顾性收集1629例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1∶2的比例产生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队列,分别为283例术中使用地塞米松组和53...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地塞米松是否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方法回顾性收集1629例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1∶2的比例产生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队列,分别为283例术中使用地塞米松组和532例术中未使用地塞米松组。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验证在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因素亚组中术中地塞米松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缩短患者的总生存时间(P=0.005),而无病生存时间不受影响(P=0.12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术中使用地塞米松为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HR=1.233,95%CI:1.002~1.516,P=0.048)。在PONV高危因素亚组中,女性、胸腔镜、麻醉时间长和使用吸入麻醉药亚组术中使用地塞米松与更差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结论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缩短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而对无病生存时间没有影响。而对于女性、胸腔镜、麻醉时间长和使用吸入麻醉药的患者,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导致更短的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地塞米松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时间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及管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枚禅 梁水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及管理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和传统人工运送的方法传输手术室与各科室之间的物品,比较两种方法传输物品的耗时情况。结果应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 目的探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及管理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和传统人工运送的方法传输手术室与各科室之间的物品,比较两种方法传输物品的耗时情况。结果应用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传输物品优于传统人工运送。结论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在医院物品传输中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推广;而对物流系统各部分功能的了解和正确使用是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轨道小车 物流传输系统 传输物品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系统动态管理术前物品的实践与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柏艳芳 杨天珍 +1 位作者 谭贝 黄中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提高术前物品准备准确率和效率。方法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系统中增加物品准备模块,将各术式器械准备项目及各教授组的特殊器械、耗材分类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实现资料共享。比较启用信息系统前后... 目的通过电子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提高术前物品准备准确率和效率。方法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在信息系统中增加物品准备模块,将各术式器械准备项目及各教授组的特殊器械、耗材分类输入电子信息系统,实现资料共享。比较启用信息系统前后各116例手术的物品准备准确率、准备时间、巡回护士出室取物次数、耗材回退件数及漏收费发生率、医护满意度。结果启用信息系统后物品准备准确率及医护满意度显著高于启用前,物品准备时间、巡回护士出室取物次数、耗材回退件数、漏收费发生率显著低于启用前(均P<0.01)。结论利用信息化系统动态管理术前物品,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手术室高效运转提供了良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 术前物品准备 高值耗材 漏收费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赖洁兰 薛瑞峰 +2 位作者 康世暘 曾维安 徐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752,共6页
【目的】评价术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RAPN)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择期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50例。神经阻滞的实施均为超... 【目的】评价术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应用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RAPN)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择期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50例。神经阻滞的实施均为超声引导辅助,由熟练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神经阻滞局麻药物均采用0.5%罗哌卡因溶液,术后结合应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穿刺后成像时间,穿刺使用时间,总穿刺次数,穿刺难度评分,术中泵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总量,术后24 h内静息和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与T组比较,E组患者神经阻滞成像时间、穿刺使用时间显著缩短,穿刺次数更少,穿刺难度评分也显著降低(P<0.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ESPB应用在RAPN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和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相当,但是ESPB所需操作时间较短,穿刺次数少,难度较低,可能易于初学者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神经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 镇痛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陈旧红细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薛瑞峰 赵崇希 +4 位作者 王培宗 陈东泰 陈晓辉 曾维安 李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9-461,共13页
【目的】既往有研究表明,输注较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可能使疾病的预后变差,尤其是创伤、重症和接受心脏手术的病人。为了探讨在肿瘤病人当中,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对肿瘤病人的远期预后是否有影响,本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术中输注红细胞对肝... 【目的】既往有研究表明,输注较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可能使疾病的预后变差,尤其是创伤、重症和接受心脏手术的病人。为了探讨在肿瘤病人当中,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对肿瘤病人的远期预后是否有影响,本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术中输注红细胞对肝细胞癌切除术后病人的复发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8年8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广州)接受肝细胞癌切除术的病人1221例,分为输血组与未输血组,其中输血组根据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进一步分为新鲜红细胞组(储存时间≤14 d)和陈旧红细胞组(储存时间>14 d)。对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肝内无复发生存时间,肝外无转移生存时间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对不同储存时间的红细胞与肿瘤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中输注红细胞的病人共251例(20.6%),除14例患者新旧红细胞均有输注外,新鲜红细胞组112例,陈旧红细胞组125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输血组的总生存时间,肝内无复发生存时间,肝外无转移生存时间都更差(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输注陈旧红细胞是总生存时间(HR=1.417,P=0.049)和肝内无复发生存时间(HR=1.519,P=0.013)的独立影响因素,新鲜红细胞却不是。【结论】在接受肝细胞癌切除术的病人中,术中输注储存时间超过14 d的库存红细胞会增加术后肝内复发的风险且会缩短总生存时间,是一个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术中输血 新鲜红细胞 陈旧红细胞 远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