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锥形束CT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18
1
作者 尹文晶 孙颖 +5 位作者 迟峰 方键蓝 郭蕊 林爱华 祁振宇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为制订临床靶区(CTV)外的计划靶区(PTV)边界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17例接受VMA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前瞻性的纳入研究。...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为制订临床靶区(CTV)外的计划靶区(PTV)边界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共17例接受VMA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前瞻性的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每日常规摆位后、摆位纠正后(校位阈值2 mm)、每周放射治疗后行CBCT并与计划CT匹配,获取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通过MPTV=2.5Σ+0.7σ(MPTV:PTV边界;Σ:系统误差;σ:随机误差)计算MPTV。【结果】靶区各方向的体位校正前、校正后和分次内的绝对平均误差(mm)分别为1.1~1.2、0.6~0.7和0.4~0.6,相应的Σ为0.9~1.3、0.4~0.5和0.2~0.4,σ为0.7~0.9、0.7和0.5~0.7。分次间和分次内三维(3D)位移随时间逐渐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4、0.009)。靶区各方向总的MPTV(包括纠正前和分次内误差)为3.4~4.0 mm,纠正后的边界(包括纠正后和分次内误差)为1.7~2.3 mm。【结论】鼻咽癌VMAT放疗计划设计时应采用VMAT照射技术相关的MPTV。摆位误差随着治疗时间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断层扫描 摆位误差 计划靶区 鼻咽癌 容积旋转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颞叶勾画方式的推荐 被引量:5
2
作者 余孝丽 张广顺 +2 位作者 陈默 郭颖 孙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颞叶的勾画方式和图谱,以利于多中心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通过系统阅读关于颞叶放疗损伤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颞叶的勾画方法。将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21例接受IMRT治... 【目的】推荐一种适用于接受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颞叶的勾画方式和图谱,以利于多中心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通过系统阅读关于颞叶放疗损伤的文献,收集了不同单位颞叶的勾画方法。将2004年11月至2006年11月共21例接受IMRT治疗并且通过核磁共振(MRI)诊断为具有单侧放射性颞叶坏死(TLN)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了颞叶不同勾画方式得出的剂量体积参数,颞叶体积,最大剂量(D max),D1(1%颞叶体积所接受的剂量),D2,D1PRV(1%颞叶PRV所接受的剂量)。【结果】颞叶不同的勾画方法具有不同的剂量体积参数值(P<0.05);鼻咽癌IMRT治疗中放射性TLN发生最常见部位为颞下回和/或颞中回前内侧,常累及海马或海马旁回。本文推荐颞叶勾画应该包括海马及海马旁回,不包括脑岛及基底节。另外,本文还提供了一套基于CT-MRI融合图像的颞叶勾画范围的图谱。【结论】推荐的基于解剖学和放疗损伤部位的颞叶勾画方式,能减少不同中心关于颞叶勾画的差异,从而有利于不同中心关于剂量和副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谱 鼻咽癌 IMRT 颞叶 勾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