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复治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陆舜 张力 +2 位作者 虞永峰 陈公琰 赵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7-512,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4家医院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间行GN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患者,评...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4家医院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间行GN方案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或二线以上的患者,评价该化疗方案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卡方检验比较二线和二线以上患者的疗效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比较和分析。结果共53例患者在二线或二线以上采用了GN方案,其中二线患者28例,三线或三线以后的患者25例,所以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为9.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rate,DCR)为56.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6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治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化疗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一线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虞永峰 张力 +3 位作者 任志生 赵九军 李钟瑞 陆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非铂两药方案因避免了严重的肝肾毒性,成为常见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的患者,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非铂两药方案因避免了严重的肝肾毒性,成为常见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的患者,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5家医院在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行GN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统计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方法对影响患者疗效的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67例患者采用了GN方案,52例为RRM1阴性和ERCC1阳性患者,其余15例患者未行RRM1和ERCC1测定。其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4.3%,疾病控制率为7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2.1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体能状况评分、是否后续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影响。结论 GN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一线治疗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MDR-1和GST-л耐药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长青 刘发全 +1 位作者 崔念基 夏云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09-1111,111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HO病理分类和福州92’鼻咽癌分期,对T3~4,N2~3和T2N1鼻咽癌患者采用同期化疗,T3~4,N2~3患者放射治疗前采用新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鼻咽癌标本MDR-1和GST-!的...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多药耐药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HO病理分类和福州92’鼻咽癌分期,对T3~4,N2~3和T2N1鼻咽癌患者采用同期化疗,T3~4,N2~3患者放射治疗前采用新辅助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鼻咽癌标本MDR-1和GST-!的表达。结果:MDR-1表达与鼻咽癌病理类型有关,GST-!与鼻咽癌病理类型无关,而MDR-1和GST-!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均无关。结论:MDR-1和GST-!耐药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药耐药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6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立业 刘天浩 +3 位作者 林旭滨 杜欣 林伟 陈运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DivisionCycle6,CDC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DC6mRNA为分子标志物,应用巢式PCR技术,分别检测未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外周血待测基因的表达。结果:标志...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ellDivisionCycle6,CDC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DC6mRNA为分子标志物,应用巢式PCR技术,分别检测未缓解及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非肿瘤患者外周血待测基因的表达。结果:标志基因CDC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对照组27.66%,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组56.25%,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100%;CDC6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在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组(P<0.05)。结论:CDC6的异常高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有关,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病情监测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儿家长自悯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谭香艺 杨玉云 +3 位作者 杨祎玲 孟江南 张扬琼 史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79-82,共4页
目的调查癌症患儿家长自悯能力现状,并分析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市3所医院治疗的227名癌症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悯量表、中文版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 目的调查癌症患儿家长自悯能力现状,并分析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广州市3所医院治疗的227名癌症患儿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悯量表、中文版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筛查问卷、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及抑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癌症患儿家长自悯能力得分为18.75(17.80,20.50)分;自悯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状态呈负相关,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均P<0.01);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和抑郁是家长自悯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能解释总变异的38.3%。结论癌症患儿家长自悯能力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干预提升家长自悯能力,缓解其负性情绪,促进创伤后成长,改善患儿和家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患儿父母 自悯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抑郁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