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里昂中法大学与中山大学的历史渊源 |
蓝澍德
黄峪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偏离叛逆/传播传承——“创造性叛逆”的历史语义和翻译文学的归属 |
范若恩
刘利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3
|
从翻译规范论的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两个译本 |
帅司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4
|
高校以党建为引领的精准扶贫实践研究——以Z大学对口滇西扶贫为例 |
蓝澍德
王克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1 |
3
|
|
5
|
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
杨炳钧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蒂尼亚诺夫与艾亨鲍姆的“文学日常观” |
孙烨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论本土意识之合理性 |
龚小萍
罗斌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英汉叙事语篇中后指的认知语用分析 |
刘礼进
黄宇芝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3 |
3
|
|
9
|
论诗歌创作的空间建构与主题呈现 |
罗斌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0
|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
单韵鸣
陈静雯
|
《电影评介》
|
2011 |
3
|
|
11
|
中韩贸易发展与展望 |
刘宇
|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2
|
提喻视角下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新英格兰问题 |
罗斌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中间代”文学的突围:虚无与乌托邦 |
洪罡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一种基于优先级表的实时调度方法 |
李毅
武君胜
樊晨
|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中部农区发展思路研究 |
高歌
|
《农业与技术》
|
2010 |
0 |
|
16
|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公共外交 |
陈杰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17
|
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的缘起、特征及应用 |
刘明
常晨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18
|
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的外交转型:志向、政策与手段 |
陈杰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9
|
《一千零一夜》与世界文学的缘起 |
范若恩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0
|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
瑞克·德·菲索
金石雨(译)
李卫芳(校)
|
《风景园林》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