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里昂中法大学与中山大学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1
作者 蓝澍德 黄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4,共12页
里昂中法大学(1921—1946)是近代中国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当时由政学两界人士携手促成的中法文教合作独特范例。在与里昂中法大学的合作互动中,中山大学(包括其前身广东大学)和北京大学一道,扮演了重要角色:孙中山大... 里昂中法大学(1921—1946)是近代中国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当时由政学两界人士携手促成的中法文教合作独特范例。在与里昂中法大学的合作互动中,中山大学(包括其前身广东大学)和北京大学一道,扮演了重要角色:孙中山大力支持推动从广东输送赴法国留学人才,并从法国庚子赔款筹措经费用以建立国立广东大学;国立广东大学是中法大学筹备委员会成员;赴里昂中法大学留学生中,粤籍学生人数超过总人数三分之一,其中部分校友回到中山大学工作并成为教学科研及行政的骨干人才。中法大学与中山大学深厚的历史渊源,为研究20世纪中法文教交流之发端,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和生动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昂中法大学 广东大学 中山大学 孙中山 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离叛逆/传播传承——“创造性叛逆”的历史语义和翻译文学的归属 被引量:7
2
作者 范若恩 刘利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概念对当下国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翻译文学是译入语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一部分”的论断即为其一,但埃斯卡皮曾多次明确反对过这一论断。但由于历史条件局限,国内对“...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创造性叛逆”概念对当下国内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翻译文学是译入语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一部分”的论断即为其一,但埃斯卡皮曾多次明确反对过这一论断。但由于历史条件局限,国内对“创造性叛逆”的阐释基本限于对其概论性著作《文学社会学》中某一段的解读,甚少谈及埃氏专门就这一概念撰写的长文《文学读解的关键词:创作性偏离》。这一关键性资料的缺失导致国内学界对“创造性叛逆”存在一定误读,而《文学社会学》等已有资料的中译本在关键处存在的误译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误读。通过疏通埃斯卡皮“创造性叛逆”的词源意义并探讨埃氏相关论述的思想脉络,本文指出埃斯卡皮“创造性叛逆”的深层意义迥异于其字面意义,它实则兼具“背叛偏离/传播传承”等既相反又相辅的双重含义。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首先肯定“翻译文学是译入语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一部分”这一命题在人类社会还处在民族国家阶段时具有的合理性;进而,本文认为,埃斯卡皮的“创造性叛逆”和古希腊口头文学时代的作品及作者观一脉相承,即一部作品虽归于某一作家名下,但其实质为历代跨越国家或民族疆域的创作流变总和。这也为我们理解翻译文学的归属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翻译文学并非是背叛、脱离原作母体的独立存在,它是在对原作的偏离和传承中产生的变体,我们最终应该超越民族文学的畦封,将其视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作性偏离 翻译文学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翻译规范论的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两个译本 被引量:1
3
作者 帅司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355-358,共4页
纵观《聊斋志异》译本,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译者,在翻译前的文本选择和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都有所不同。那么,这些不同具体表现在何处?不同时期的译者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又何在?文章将以描述翻译学的视角,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出发... 纵观《聊斋志异》译本,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译者,在翻译前的文本选择和翻译过程中的策略选择都有所不同。那么,这些不同具体表现在何处?不同时期的译者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又何在?文章将以描述翻译学的视角,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出发,对比翟理斯和闵福德的译本,希图从中发现不同时期翻译规范对译者策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从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读者期待三个角度,对翻译规范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聊斋志异》 译本 翻译规范理论 策略选择 中西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以党建为引领的精准扶贫实践研究——以Z大学对口滇西扶贫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蓝澍德 王克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4期14-15,共2页
高校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笔者以Z大学定点滇西驻村扶贫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驻村实践进行参与观察,分析学校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学校“以党建为根本、以教育为抓手、以产业... 高校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笔者以Z大学定点滇西驻村扶贫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驻村实践进行参与观察,分析学校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学校“以党建为根本、以教育为抓手、以产业为动能、以机制为保障”的驻村扶贫实践“红塘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驻村扶贫 党建 红塘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炳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十分重要,却一直没得到应有的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了较大成功,引起了伦理方面的广泛讨论。本文概述了“伦理与道德”的有关重要思想,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未来的人工智能在推动语言研... 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十分重要,却一直没得到应有的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了较大成功,引起了伦理方面的广泛讨论。本文概述了“伦理与道德”的有关重要思想,重点讨论人工智能时代语言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未来的人工智能在推动语言研究中学术伦理进步方面大有可为,可在科技查重、监督管理、评审、研究方法辅助、科技个性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未来语言研究能更加精准地满足各种伦理规范,做到道德约束与伦理规范合二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伦理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蒂尼亚诺夫与艾亨鲍姆的“文学日常观”
6
作者 孙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158,共9页
学界过去普遍认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研究转向是特殊文学政策下“机会主义”的做法。20世纪20年代中期“奥波雅兹”的“文学日常”研究,对于准确认识形式论学派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和文化立场具有关键性意义。探究“文学日常”的形成... 学界过去普遍认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研究转向是特殊文学政策下“机会主义”的做法。20世纪20年代中期“奥波雅兹”的“文学日常”研究,对于准确认识形式论学派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探索和文化立场具有关键性意义。探究“文学日常”的形成背景与概念内涵,一是能够彻底揭示形式论学派研究偏转的内在规律,二是可以鲜明呈现蒂尼亚诺夫与艾亨鲍姆的学术旨趣与研究姿态,三是便于阐明上述二人何以在20年代末选择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论学派 文学日常 文学事实 蒂尼亚诺夫 艾亨鲍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本土意识之合理性 被引量:3
7
作者 龚小萍 罗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本土意识是外国文学研究者和借鉴者的一种自身意识,该意识影响着他们的研究和借鉴过程。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的身上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意识和主体意识。人们在研究和借鉴外国文学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本民... 本土意识是外国文学研究者和借鉴者的一种自身意识,该意识影响着他们的研究和借鉴过程。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的身上表现为不同的时代意识和主体意识。人们在研究和借鉴外国文学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作为参照项,或者作为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中介。本土意识是变化的,当作为其核心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代的发展不合拍时将束缚外国文学研究者和借鉴者的主体意识。本土意识源于外国文学鉴赏,现已延伸至文学研究之外的其它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辩证法及文化身份理论角度,论证本土意识的合法性,并指出本土意识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意识 文化身份理论 身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叙事语篇中后指的认知语用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礼进 黄宇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8,共8页
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来自英汉叙事语篇中各300个后指例子。结果表明:(1)英语多用代词而汉语多用零形式构建语篇后指;(2)英汉后指结构参照点虽主要见于主语位置,但也可作为语句/语篇主题见于主语修饰语、宾语位置及其他句位;(3)英汉... 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分析来自英汉叙事语篇中各300个后指例子。结果表明:(1)英语多用代词而汉语多用零形式构建语篇后指;(2)英汉后指结构参照点虽主要见于主语位置,但也可作为语句/语篇主题见于主语修饰语、宾语位置及其他句位;(3)英汉句内后指远比超句后指常见得多,因句内后指更能节约语篇解读时间;(4)后指解读实际上可归结为对参照点的确认,它是一个认知语用加工过程,本文提出的一元化方案能够成功地对所涉及的各种后指结构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语篇 后指结构 参照点 后指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歌创作的空间建构与主题呈现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斌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7-191,共5页
诗歌中的空间具有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不仅是具体的物体存在,也是人活动和立足之地。空间的社会属性赋予空间高度的象征功能、叙事功能并使空间具有相对性,并使其成为许多诗人在诗歌中反复使用的题材。文章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例... 诗歌中的空间具有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不仅是具体的物体存在,也是人活动和立足之地。空间的社会属性赋予空间高度的象征功能、叙事功能并使空间具有相对性,并使其成为许多诗人在诗歌中反复使用的题材。文章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例,从隔离型空间、选择型空间和自闭型空间三个方面探讨诗歌创作的空间建构如何呈现和深化诗歌主题,最后指出诗歌创作空间之所以能构建是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创作空间才能表现相应的主题,同时诗歌创作空间的构建必须与合理表现诗歌主题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空间 诗歌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视欣赏的选材问题--从《建国大业》和《家有儿女》两部影视作品谈起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韵鸣 陈静雯 《电影评介》 2011年第4期51-52,共2页
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在选择影视欣赏材料上,首先必须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其次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再次又能多角度反映汉语言文化的各个方面,为语言和文化教学提供便利。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影视欣赏 选材 《建国大业》 《家有儿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贸易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0-184,共5页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 中韩建交20年来,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日新月异,但一些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如贸易与投资的不平衡等,使双边关系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此同时,两国关系的发展又存在历史机遇。如何抓住契机,扩大交流与合作领域,实现双赢和地区多赢,是两国政府应该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贸易 投资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喻视角下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新英格兰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5,共3页
有关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新英格兰背景的争论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他是地方主义者,一派反对他是地方主义者。弗罗斯特针对这一争论做出回应,否认自己是地方主义者,他将新英格兰视为提喻,用它代表当时的美国社会。本文从弗罗斯特自身的... 有关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新英格兰背景的争论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他是地方主义者,一派反对他是地方主义者。弗罗斯特针对这一争论做出回应,否认自己是地方主义者,他将新英格兰视为提喻,用它代表当时的美国社会。本文从弗罗斯特自身的言论出发,细读诗歌文本,从提喻视角对他诗歌的新英格兰背景进行解读,结论认为:弗罗斯特不是新英格兰地方主义者,新英格兰只是弗罗斯特以小见大的手段,新英格兰代表的是当时美国的社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罗斯特 新英格兰 提喻 地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代”文学的突围:虚无与乌托邦
13
作者 洪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6,共10页
近年来,一批被冠以"中间代"之名的中文虚构作品粉墨登场,涌入公众视野。理解这一文学事件需考虑诸多问题:首先,在先验层面,它的出现不完全是文化营销的产物,它其实体现了一种在体制和市场的狭缝之间建构群体身份认同的进路;其... 近年来,一批被冠以"中间代"之名的中文虚构作品粉墨登场,涌入公众视野。理解这一文学事件需考虑诸多问题:首先,在先验层面,它的出现不完全是文化营销的产物,它其实体现了一种在体制和市场的狭缝之间建构群体身份认同的进路;其次,在文学实践的经验层面,上述身份建构的策略主要体现为对崇高和媚俗的双重拒绝;最后,从理论角度评判,"中间代"文学与本雅明所说的"现代寓言"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拒绝绝对的崇高和媚俗,既植根于现实,又溢出现实之外。不过,由于乌托邦向度的缺席,"中间代"文学极易陷入犬儒。它很难攀越卡夫卡式寓言的高度,并实现有效的文学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代文学 身份认同 现代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优先级表的实时调度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毅 武君胜 樊晨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0-1413,共4页
针对单处理器实时系统动态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任务的到达时间、执行时间、截止时间和空闲时间等任务属性的敏感度和影响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表的调度算法PTBM,使相对截止期越小、空闲时间越大的任务优先级越高。对关于实时任... 针对单处理器实时系统动态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任务的到达时间、执行时间、截止时间和空闲时间等任务属性的敏感度和影响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表的调度算法PTBM,使相对截止期越小、空闲时间越大的任务优先级越高。对关于实时任务属性敏感度和影响度的结论验证和与传统的EDF、LLF和PTD算法的对比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优先级表设计的实时调度算法PTBM具有较高的调度成功率。该方法可应用于实时系统的实时任务的动态调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系统 动态调度 任务属性 敏感度 影响度 优先级表 调度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农区发展思路研究
15
作者 高歌 《农业与技术》 2010年第5期86-90,共5页
中部农区的发展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基于对中部农区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中部农区发展的主要思路,即从社会稳定角度看待农区发展,通过内外力耦合促进农区发展,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区农业发展,加大投入推进农区发展,加快农区管... 中部农区的发展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基于对中部农区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中部农区发展的主要思路,即从社会稳定角度看待农区发展,通过内外力耦合促进农区发展,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区农业发展,加大投入推进农区发展,加快农区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农区发展,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支撑农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农业 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海洋公共外交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4-66,共13页
建设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公共外交提供助力。中国海洋公共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部分,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阐释中国海洋战略、讲好海洋合作故事、扩大蓝色朋友圈、传播传统海洋文化、提升蓝色... 建设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公共外交提供助力。中国海洋公共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部分,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阐释中国海洋战略、讲好海洋合作故事、扩大蓝色朋友圈、传播传统海洋文化、提升蓝色软实力为使命。中国的政府部门、沿海城市、中央企业、主流媒体以及智库机构普遍具有政治可靠性高、易于统筹协调的特点,因此可重点发挥其优势,形成“五位一体”的海洋公共外交主体布局,协力讲好海洋领域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公共外交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的缘起、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明 常晨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6,共7页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话语分析已经逐渐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它们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作为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逐渐兴起的方法论,代...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话语分析已经逐渐为学界所广泛接受,如何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它们之间的对话和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作为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逐渐兴起的方法论,代表着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分析交叉融合的新思路和新成果。本文认为,尽管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目前还处在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但其为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进一步融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 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的外交转型:志向、政策与手段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82,158,159,共23页
自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外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外交重心从地区转向地区与全球并重。在外交的总体布局上,沙特在大力拓展周边外交空间的同时,注重发展与国际体系中“关键少数”国家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沙特在地区层面构建“准... 自萨勒曼执政以来,沙特外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外交重心从地区转向地区与全球并重。在外交的总体布局上,沙特在大力拓展周边外交空间的同时,注重发展与国际体系中“关键少数”国家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沙特在地区层面构建“准联盟”以遏制伊朗,在全球层面开展大国平衡外交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加强自身新兴中等强国的角色塑造。在外交手段的运用上,沙特通过“欧佩克+”机制与非欧佩克产油大国深化合作、寻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以及开拓可再生能源合作等手段开展能源外交;以首脑外交为突破口,推进新经济外交;以宗教对话为抓手,不断拓展宗教外交的层次与领域。沙特外交转型本质上服务于国内改革议程和王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外交 萨勒曼 新兴中等强国 “2030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千零一夜》与世界文学的缘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若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歌德步施勒策尔和维兰德后尘,在1827年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这通常被认为是欧洲人构建全球多元文学谱系意识的开端,也被认为隐含着西方中心论的倾向。然而,在此之前,欧洲人不仅已经积累了有关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也见证了第一次系统... 歌德步施勒策尔和维兰德后尘,在1827年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这通常被认为是欧洲人构建全球多元文学谱系意识的开端,也被认为隐含着西方中心论的倾向。然而,在此之前,欧洲人不仅已经积累了有关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也见证了第一次系统性突破东西方文化分野的世界文学实践。18世纪初期,法国东方学家迦兰和叙利亚人迪亚卜合作,对《一千零一夜》进行了翻译与改写,这部译作在欧洲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东方故事热潮,推动欧洲启蒙时代叙事文学在对普遍人性与民族文化差异的关注中实现了自身的现代转型。《一千零一夜》在欧洲的译介,一方面有着比歌德以来存在争议的世界文学概念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另一方面其引发的东方文学热潮和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也是歌德得以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关键语境,它标志着世界文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世界文学 《一千零一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绿心”——国家景观中基于适应气候变化的景观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瑞克·德·菲索 金石雨(译) 李卫芳(校)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8-20,共13页
适应气候变化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密切相关的主题,通过两个设计案例进行研究。1)"绿心"气候公园。体现了倡导的设计思想和区域性研究成果。"绿心"研究计划始于2010年,最初是为经济、农业和创新的综合创新网络部门制定... 适应气候变化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密切相关的主题,通过两个设计案例进行研究。1)"绿心"气候公园。体现了倡导的设计思想和区域性研究成果。"绿心"研究计划始于2010年,最初是为经济、农业和创新的综合创新网络部门制定。该计划建议:将填海造地和脆弱的泥炭地转变为"气候缓冲区",使水系统更具弹性、减少土地沉降、抵御洪水,并通过恢复泥炭地来吸收CO-2,有助于抵消温室效应。"气候缓冲区"也为800万居民增加了景观的多样性和吸引力。2)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阿姆斯特尔兰是紧靠阿姆斯特丹南部的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农村地区,也是"绿心国家景观"的一部分。"绿心"区域设计研究、阿姆斯特尔兰专题研究于2019年开展,由我们担任北荷兰、南荷兰和乌得勒支的空间质量省级顾问。阿姆斯特尔兰是"绿心"中一个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开放式农业景观,沿经阿姆斯特尔河渗入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肌理中。对于该区域探究了2种设计思路及方案。1)如何使农业景观具有可持续性且不受气候影响;2)将农业景观转变为自然景观并积极促进泥炭地的增长,会产生什么意义。这2个方案的目标一致,都旨在保留阿姆斯特尔兰,使之成为阿姆斯特丹周边城区的一处重要的开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域规划 农业 自然发展 气候变化 适应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泥炭景观 土地沉降 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