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膈疝修补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祖荣 曹铭辉 +1 位作者 邓显仔 曹培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膈疝 修补术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硬膜外和全身麻醉比较(500例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曹铭辉 陈亚进 +1 位作者 彭书凌 陈积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 0 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n =2 5 0 )和气管内全麻组 (G组 ,n =2 5 0 )。 结果  1 血流动力学 :CO2...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气管内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 0 0例择期LC术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E组 ,n =2 5 0 )和气管内全麻组 (G组 ,n =2 5 0 )。 结果  1 血流动力学 :CO2 气腹后两组心输出量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10min后开始回升 ,30min后均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P >0 0 5 )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气腹后两组中心静脉压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30min后恢复正常 ;气腹后G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 (P <0 0 5 ) ,至停气腹后 5min仍未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而E组整个气腹期间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或略低 (P >0 0 5 ) ,与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E组气腹后 5min心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15min后恢复到气腹前水平 ,G组气腹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2 呼吸参数 :整个气腹期间G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显著增高 (P <0 0 1) ,气腹后E组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显著增加 (P <0 0 5 ) ,潮气量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 ,停气腹后 5min即恢复正常。 3 动脉血气 :气腹后两组PaCO2 、HCO3 -、pH、PaO2 的变化在正常值范围 ,无临床意义。 4 费用 :E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G组 (t=12 7 192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强 梁建军 +1 位作者 叶西就 曹铭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1-68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及处理。方法选择20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A组,n=10)或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n=10)。术中监测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血糖、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PETCO2、PaCO2及血糖均升高。B组患者术中循环系统较A组稳定,B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A组。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麻醉方式以选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为宜,术中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及血糖的监测,并注意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傅艳妮 何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600-3602,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地氟醚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颌面部手术患者75例分为3组(n=25):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帕瑞昔布钠组(Pr)。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地氟醚吸入,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地氟醚全麻术后急性疼痛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颌面部手术患者75例分为3组(n=25):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帕瑞昔布钠组(Pr)。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地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在术毕前30min,C组予生理盐水5mL,F组予芬太尼1μg/kg,Pr组予帕瑞昔布钠0.8mg/kg静脉注射。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1),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2),OAA/S评分3~4分时间(T3);拔除气管导管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ikerSAS评分以及拔管后30min、1h、2h、4h和6hVRS痛觉评分。如VRS评分大于4分,则予芬太尼0.5ug/kg静脉注射,并记录行镇痛补救的患者例数。结果:F组T1、T2和T3较C组及Pr组延长(P<0.05),而Pr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前后SBP、DBP和HR均较F组、Pr组升高(P<0.05),F组、P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点RikerSAS评分较F组高(P<0.05);拔管后20min,C组RikerSAS评分与P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较Pr组高(P<0.05);拔管后10min和20min,Pr组RikerSAS评分较F组高(P<0.05),其余各时间点F、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后30min、1h和2h,VRS痛觉评分较F组高(P<0.05),而在拔管后4h和6h,两组V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各时间点VRS较C组低(P<0.05),拔管后30min、1h和2h,其VRS痛觉评分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4h和6h较F组低。C组术后行镇痛补救的患者较F、Pr组多(P<0.05);拔管后4h和6h,F组使用镇痛药的患者较Pr组多(P<0.05),其余时间点F、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有效抑制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术后急性疼痛及痛觉过敏,减少苏醒期躁动,具有术后镇痛作用而不影响患者苏醒质量及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铭辉 陈亚进 彭书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病人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 4 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LC的病人均分为两组 :A组为乌司他丁治疗组 ,在术前 1d、术中及术后第 1~ 3天给予 2 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 ;B组为对照组 ,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1、3天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较术前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术后第 7天两组病人ALT、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 >0 0 5 )。术毕、术后第 1天B组病人C反应蛋白 (CRP)、皮质醇 (Cor)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第 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A组病人术后CRP、Cor无明显变化。结论 乌司他丁对LC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缓解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保护作用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