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eNOS表达和NO的改变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国川 夏焱 +5 位作者 郭海霞 陈环 苏浩彬 岑丹阳 Ruth B.Caldwell R.William Caldwell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eNOS表达、NO变化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免疫印迹分析测定心肌...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eNOS表达、NO变化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免疫印迹分析测定心肌eNOS表达;形态测定(Morphometric)法测定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在STZ处理后2周,糖尿病组(2WD)心肌梗死面积比相应周期对照组(2WC)明显缩小,STZ处理后16周(16WD),梗死面积比相应对照组(16WC)增加;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心肌的表达在2WD比2WC组增加34%,然而在16WD比16WC明显减少;超氧亚硝酸根离子(Peroxynitrite,ONOO-)生成的标志性产物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NT)在2WD组中较2WC组低约49%,但在16WD组中较16WC组显著增加;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2WD组中较2WC组增高,但是16WD组较16WC组显著减少。【结论】STZ诱导糖尿病早期、晚期对心肌I/R损伤呈现相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早、晚期糖尿病相反的心肌eNOS表达及NO改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 缺血/再灌注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硝基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癫痫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向阳 黄绍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4-736,共3页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nervous sytem affcts nervous function.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pisode of epilepsy and immunity,the molecular basis of which is the network of cytokines.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mmune system and nervous sytem affcts nervous function.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pisode of epilepsy and immunity,the molecular basis of which is the network of cytokines.In order to quest new methods of contolling epilepsy by regulating the network of cytokines,the roles of several cytokines in the ocurrence and onset of epilepsy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细胞活素类 癫痫 肿瘤坏死因子-A 白细胞介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生存信号改变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国川 夏焱 +5 位作者 罗向阳 陈环 苏浩彬 岑丹阳 Ruth B.Caldwell R.William Caldwell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STZ诱导糖尿病生存信号改变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免疫印迹法定量分析代表心肌...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STZ诱导糖尿病生存信号改变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免疫印迹法定量分析代表心肌凋亡水平的caspase-3及代表细胞生存信号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用槽式电泳法测定硝基酪氨酸。【结果】在STZ处理后2周,糖尿病组(2WD)心肌梗死面积比相应周期对照组(2WC)明显缩小,STZ处理后16周(16WD),梗死面积比相应对照组(16WC)增加;P-Akt,在心肌的表达在2WD比2WC组增加35%,在16WD比16WC明显减少;超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生成的标志性产物硝基酪氨酸(NT)在2WD组中较2WC组低约49%,但在16WD组中较16WC组显著增加;在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在2WD组较2WC组中减少,而16WD组caspase-3较16WC组增加。【结论】STZ诱导糖尿病早期、晚期对心肌I/R损伤和细胞凋亡呈现相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早、晚期糖尿病相反的细胞生存信号改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 缺血 再灌注 凋亡 生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分化胚胎干细胞为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志旭 林槟 +2 位作者 黄绍良 米蔷 黄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化HSCs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的雌性SCID小鼠,观察其植入及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分阶段诱导,多种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ESCs定向分化发育为H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Sca-1+表达最高为(58.64±4.20)%,CFU培养能形成较多的红系、粒系/巨噬细胞系及混合细胞集落,Wright-Giemsa染色显示为原始的造血细胞。此阶段的HSCs经分选纯化后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移植组小鼠+10d造血功能开始恢复,观察40d后除血小板恢复较慢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接近正常,植入率为71.4%,存活率为43.0%,染色体检测证实已由受体鼠的XX转为供体鼠的XY。结论:采用分阶段诱导的方法,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ESCs分化发育为HSCs,此来源的HSCs可以有效重建体内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β_2m基因打靶载体构建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瑛 李树浓 黄绍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 :采用常规方法 (同源片段的插入方向与Neo基因相同 )构建载体的同时 ,将两条同源臂反向插入Neo基因的两侧 ,构建新型小鼠 β2 m基因替换型打靶载体 β2 m -pPNT ,即增加 3’同源臂的长度 ,探讨同源臂插入位置和长度变化对同源重组... 目的 :采用常规方法 (同源片段的插入方向与Neo基因相同 )构建载体的同时 ,将两条同源臂反向插入Neo基因的两侧 ,构建新型小鼠 β2 m基因替换型打靶载体 β2 m -pPNT ,即增加 3’同源臂的长度 ,探讨同源臂插入位置和长度变化对同源重组率的影响。方法 :设计和合成引物 ,经PCR从小鼠 β2 m -pSV2△HXgpt基因组克隆分别扩增出长度为 0 8kb和 4 2kb的 β2 m基因片段 ,作为 5’和 3’同源臂 ,分别反向插入载体pPNT的Neo基因上游和下游 ,构建小鼠 β2 m基因替换型打靶载体 β2 m -pPNT。结果 :经过PCR、限制性内切酶及DNA序列测定 ,证实此两条同源臂包含小鼠 β2 m的起始区和表达区 ,表明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PCR技术是构建基因打靶载体的简单而可靠方法。增加 3’同源臂的长度对研究提高胚胎干细胞基因敲除的同源重组率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基因 β2m 基因打靶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国华 方建培 +2 位作者 徐宏贵 刘四喜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60-66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以建立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体系。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进行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和液体培养,观察各... 本研究旨在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生成巨核细胞的作用,以建立人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体系。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CD34+细胞,进行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和液体培养,观察各种细胞因子组合对CD41+细胞和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结果显示:TPO+IL-6+IL3+FLT-3L4因子组合体外培养14天效果最好,在第7、14天CD41+细胞分别扩增了154.67±32.21倍、193.23±25.24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体系,为促进脐血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脐血 体外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红 黎阳 李文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45-1348,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等方面,但MSC回输体内后的分布和分化直接影响其应用,本文就MSC体内"归巢"特点、"归...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等方面,但MSC回输体内后的分布和分化直接影响其应用,本文就MSC体内"归巢"特点、"归巢"机制及"归巢"的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归巢 归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骨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栋方 李祖勇 罗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石骨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石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临床分为恶性型和良性型两种,发病机理为破骨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特点为全身性的骨质硬化,可表现... 目的:探讨石骨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石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临床分为恶性型和良性型两种,发病机理为破骨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特点为全身性的骨质硬化,可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容易出现骨折。例1:男,69岁,经溶栓降压治疗,同时抗感染,护心护肝治疗,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后出院。例2:男14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症状缓解后出院。例3:女,11个月,确诊后亲人放弃治疗出院。结论:本病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恶性型预后不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出院 恶性 文献复习 护肝治疗 肝脾肿大 进行性 功能缺陷 亲人 总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诱导发育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璟 何志旭 +2 位作者 黄绍良 吴倩倩 刘俊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的实验方法,实现体外大规模扩增高纯度DC用于临床免疫治疗。方法:E14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在GM-CSF与IL-3联合作用下经胚胎体(EB)诱导分化为DC。不成熟DC(im-DC)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c、CD8...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的实验方法,实现体外大规模扩增高纯度DC用于临床免疫治疗。方法:E14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在GM-CSF与IL-3联合作用下经胚胎体(EB)诱导分化为DC。不成熟DC(im-DC)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c、CD80、CD86、MHC II-DR表达。用磷酸脂多糖(LPS)促进DC的成熟,收获细胞后观察细胞形态及摄片并做扫描电镜检查,分析细胞表型并与不成熟DC细胞表型做对比,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行功能检测。结果:ES细胞来源DC呈典型DC形态学表现。im-DC CD11 c、CD80、CD86、MHC-II表达低,m-DC CD11 c、CD80、CD86、MHC-II的表达均较前明显升高。功能检测发现,ES细胞来源的DC具有强烈的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证实ES细胞来源的DC具备正常的免疫学功能。结论:使用GM-CSF联合IL-3能成功诱导E14胚胎干细胞发育为DC。故ES细胞可作为DC来源的一条新途径,对于体外大规模制备DC用于免疫过继治疗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NO变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夏焱 马国川 +4 位作者 陈环 苏浩彬 方建培 岑丹阳 姚和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不同周期糖尿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与血浆一氧化氮(NO)变化的关系。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分别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硝酸还原...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不同周期糖尿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与血浆一氧化氮(NO)变化的关系。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分别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用免疫印迹法定量分析代表细胞生存信号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结果:STZ处理后2周,糖尿病组(2WD+I/R)心肌梗死面积比相应周期对照组(2WC+I/R)明显缩小,STZ处理后16周(16WD+I/R),梗死面积比相应对照组(16WC+I/R)增加;血浆NO水平在2周糖尿病组中较对照组增高,但是在16周糖尿病组中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Akt在心肌的表达在2WD组比2WC组增加35%,在16WD组比16WC组明显减少。结论:STZ诱导的急、慢性期糖尿病对心肌I/R损伤呈现相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急、慢性期糖尿病相反的NO改变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生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ONOO^-改变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马国川 夏焱 +5 位作者 薛红漫 苏浩彬 陈环 岑丹阳 Ruth B. Caldwell R. William Caldwell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79-1683,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超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改变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免... 目的:测定不同周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超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改变及其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阻断和开放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用TTC染色,测定大鼠心肌I/R后梗死面积;用免疫印迹法定量分析代表心肌凋亡水平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形态测定(morphometric)法测定ONOO-生成的标志性产物硝基酪氨酸(NT)的水平。结果:在STZ处理后2周糖尿病组(2WKD)心肌梗死面积35.00%±3.00%,明显小于相应周期对照组(2WKC)51.00%±3.30%,P<0.05;STZ处理后16周糖尿病组(16WKD),梗死面积61.00%±3.00%大于相应对照组(16WKC)50.00%±2.00%,P<0.05;在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3的表达,在2WKD+I/R组(A值:481±77)小于2WKC+I/R组(A值:1033±46),而16WKD+I/R组(A值:1206±78)caspase-3的表达高于16WKC+I/R组(A值:940±72),P<0.05;硝基酪氨酸的水平在2WKD组(A值:211±13)明显低于2WKC组(A值:409±12),但在16WKD组(A值:506±37)则高于16WKC组(A值:378±46),P<0.05。结论:STZ诱导急、慢性期糖尿病对心肌I/R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呈现相反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急、慢性期糖尿病心肌相反的ONOO-水平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过氧亚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
12
作者 谢媛媛 岑丹阳 +1 位作者 麦贤弟 李文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34-434,共1页
关键词 嗜血细胞综合征 骨髓检查 临床症状 体征 凝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