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红斑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向阳 顾有守 陆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红斑疮 皮肤 环状红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能量理论开启美容护肤新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文元 王学民 +3 位作者 西森孝治 董美仙 赖维 张聪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9-269,共1页
近年来,有关能量医学的理论和观念正在逐渐兴起,从能量的角度来整体认识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探讨自然界能量体系对人体的影响等。最近上市的护肤品牌伊奈美(illume)系统地提出了皮肤能量理论,第一次将能量的概念全面引入对皮肤的主... 近年来,有关能量医学的理论和观念正在逐渐兴起,从能量的角度来整体认识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探讨自然界能量体系对人体的影响等。最近上市的护肤品牌伊奈美(illume)系统地提出了皮肤能量理论,第一次将能量的概念全面引入对皮肤的主动护理,将自然界能量现象转化为护肤的核心成分,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期特邀伊奈美品牌的皮肤护理专家介绍这一理论,并邀请相关专家对皮肤能量的概念和科学内涵作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 能量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免疫、皮肤亚健康与皮肤能量的思考
3
作者 赖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1-272,共2页
谈到皮肤能量,我觉得应该先从皮肤免疫功能和皮肤亚健康谈起。
关键词 皮肤免疫 亚健康 能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少吟 程军平 +2 位作者 万长兰 赖维 朱慧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5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接受波长为1064nm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共1~6次,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5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接受波长为1064nm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共1~6次,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次数和皮肤护理是影响疗效的个体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次数和皮肤护理是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治疗次数与疗效成正比,为提高疗效,有必要增加治疗次数和皮肤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部褐青色痣 Q开关ND YAG激光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苯砜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庆芳 黄怀球 +3 位作者 朱国兴 赖维 陆春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氨苯砜(DD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DD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服用DDS21~40d后起病,以皮损或发热为首发症状,都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均有浅表淋巴结增大,6例有肝大,3例脾大;3例有胸腔或腹腔积液... 目的:探讨氨苯砜(DD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DD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服用DDS21~40d后起病,以皮损或发热为首发症状,都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均有浅表淋巴结增大,6例有肝大,3例脾大;3例有胸腔或腹腔积液;血常规示6例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例出现异形淋巴细胞,3例单核细胞增多;8例均有肝功能异常和贫血。结论:DD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皮损、黄疸、淋巴结增大、贫血及肝脏损害等,其治疗遵循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开始要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宜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苯砜综合征 不良反应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绍熙 刘维达 +8 位作者 郭宁如 廖万清 李若瑜 王家俊 章强强 席丽艳 冉玉平 赖维 郑岳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2-633,共2页
目的:调查2002—2003年我国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情况。方法:在全国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自2002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统一培养基,多点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从1084例患者965个培养基中分离出739株致病菌,其中皮癣菌占首位,而皮癣菌中... 目的:调查2002—2003年我国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情况。方法:在全国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自2002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统一培养基,多点接种法进行研究。结果:从1084例患者965个培养基中分离出739株致病菌,其中皮癣菌占首位,而皮癣菌中红色毛癣菌占56.4%,须癣毛癣菌占5.5%,犬小孢子菌占0.3%,石膏样小孢子菌占2.6%,絮状表皮癣菌占1.5%,紫色毛癣菌占0.1%等;酵母菌居第2位,其中白念珠菌占10.0%,光滑念珠菌占5.1%,热带念珠菌占4.5%,近平滑念珠菌占5.8%,克柔念珠菌占1.9%等;霉菌居第3位。结论:甲真菌病致病菌中酵母菌类日益增多,故治疗应个体化,宜选用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皮癣菌 酵母菌 调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致重症药疹3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庆芳 郑跃 +4 位作者 关蕾 赖维 陆春 万苗坚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98,共2页
报告3例甲氨蝶呤(MTX)导致的重症药疹。2例为女性患儿,年龄分别为6岁和9岁,1例为40岁男性患者,潜伏期分别为4、18、2 d,均先表现为手掌、足跖红色斑疹,2例后来发展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均伴黏膜损害和... 报告3例甲氨蝶呤(MTX)导致的重症药疹。2例为女性患儿,年龄分别为6岁和9岁,1例为40岁男性患者,潜伏期分别为4、18、2 d,均先表现为手掌、足跖红色斑疹,2例后来发展为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发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均伴黏膜损害和骨髓抑制。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后,2例死亡,1例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重症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病40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庆芳 洪良庆 +2 位作者 黄怀球 赖维 陆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治疗、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男女之比7:1,平均发病年龄54岁,其病因:72.5%继发于原有皮肤病,而银屑病所致者占47.5%;12.5%为药物过敏;5%继发于恶...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治疗、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男女之比7:1,平均发病年龄54岁,其病因:72.5%继发于原有皮肤病,而银屑病所致者占47.5%;12.5%为药物过敏;5%继发于恶性肿瘤;10%病因不明。不规则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局部刺激是继发性红皮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无1例死亡。【结论】红皮病的治疗和预后取决于致病病因、并发症,合理的治疗是降低红皮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庆芳 赖维 +4 位作者 陆春 顾有守 苏向阳 张玉清 刘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9-610,共2页
关键词 马尔尼非青霉病 脓肿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0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庆芳 洪良庆 +2 位作者 黄怀球 赖维 陆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16-117,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发病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GE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有银屑病病史;8例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10例均有发热、血白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 [目的]了解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的发病原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AGE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有银屑病病史;8例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10例均有发热、血白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皮损均表现为在水肿性红斑上密集或散在分布小脓疱;病程短且有自限性;去除可能的发病因素,给予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或抗感染合并抗过敏,均获痊愈。[结论]药物是引起AGEP的主要原因。AGEP的皮损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角层下脓疱病相似,正确掌握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将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神经梅毒患者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庆芳 赖维 +4 位作者 陆春 朱国兴 欧凤仙 杨素莲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斑驳病家系致病KIT基因突变位点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的研究
12
作者 李喜英 陈慧敏 +3 位作者 马寒 张露霞 胡峥峥 邓伟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1-793,共3页
目的:对一斑驳病家系进行致病基因KIT编码序列的突变筛查,寻找致病性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斑驳病家系所有成员临床资料,提取其中12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IT基因及DNA直接测序检测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同时对家系所有... 目的:对一斑驳病家系进行致病基因KIT编码序列的突变筛查,寻找致病性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斑驳病家系所有成员临床资料,提取其中12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KIT基因及DNA直接测序检测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同时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及血液学实验室检查。在50例正常对照中进行所发现突变位点的测序分析,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中,先证者仅双小腿及额前见白斑,临床表型较轻,家系中其余患者躯干、四肢均有大小不等白斑,临床表型较重。基因分析发现家系中患者均存在KIT基因c.1861G>A突变,导致p.Ala621Thr改变。家系中正常成员及50例对照者不存在此位点突变。患者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结论:KIT基因c.1861G>A(p.Ala621Thr)可能是引起该家系临床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驳病 基因 KIT 基因突变 临床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1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琛 赖维 邓伟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检测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并发银屑病患者及其家系ADAR1致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该家系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家系中所有成员及与该家系无关的100例健康人外周血,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 ADAR1基因的15... 目的:检测1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并发银屑病患者及其家系ADAR1致病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该家系患者临床资料,抽取家系中所有成员及与该家系无关的100例健康人外周血,提取外周血DNA,PCR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 ADAR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编码区并对所扩增序列直接测序检测突变位点。同时对家系所有成员进行体格检查及血液学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仅先证者表现为DSH并发银屑病,家系中其他患者仅表现为表型轻重不一的DSH。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及家系中其他患者均存在ADAR1基因c.2745_2746del CT(p.D582X)突变。家系中表型正常者及对照组不存在此突变,经多个数据库文献检索及对照最新文献未发现该突变的相关报道,考虑为新突变位点。结论:ADAR1基因突变c.2745_2746del CT(p.D582X)可能导致了DSH的发生,但该家系中临床表型不同及轻重不一的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R1基因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银屑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