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2体外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 IFN-γ的产生 被引量:5
1
作者 熊仕秋 刘惠平 +2 位作者 高翔 林炳亮 吴长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6,47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IL-12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与HBsAg、HBsAg+IL-12、HBcAg或HBcAg+IL-12孵育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 目的:探讨体外IL-12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与HBsAg、HBsAg+IL-12、HBcAg或HBcAg+IL-12孵育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用流式细胞记数仪(FACS)检测PBMCs中IFN-γ+的细胞亚群。结果:当乙肝患者PBMCs与HBsAg或HBcAg孵育后,只有少数病例发生反应,产生低水平的IFN-γ。当IL-12加入细胞培养后,能显著地增加HBsAg或HBcAg诱导IFN-γ的产生;分泌IFN-γ的细胞频率显著增加;IFN-γ+的细胞主要包括CD8+T细胞和非T细胞。结论:IL-12体外能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感染96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甄沛林 林潮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81-1082,共2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提高肝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肝移植患者,分析了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结果:9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54例(56.3%)至少发生1次以上细菌感染,18例(18.8%)至少发生1次以上真菌感染。感染部位均以肺...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提高肝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肝移植患者,分析了肝移植术后感染情况。结果:96例患者肝移植术后54例(56.3%)至少发生1次以上细菌感染,18例(18.8%)至少发生1次以上真菌感染。感染部位均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比例最高。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96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HBV再感染。未发现CMV和HIV感染。结论: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感染有助于提高肝移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感染 真菌感染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骆欢 詹雨林 赵志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91-392,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起病常较隐匿,确切病程不详,发病后其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给治疗及判断预后带来困难.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分类、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肝脏病理检查因其有创伤性,且受取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起病常较隐匿,确切病程不详,发病后其临床表现差异也较大,给治疗及判断预后带来困难.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分类、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肝脏病理检查因其有创伤性,且受取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广泛开展受一定限制.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学检查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表现 肝脏病理检查 肝脏疾病 判断预后 预后判定 疗效观察 进展综述 发病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