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息肉824例发病情况及内镜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唐保东 陈志娜 孙玉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9-571,共3页
目的:分析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点,探寻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824例结肠镜诊断并有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发生部位及大... 目的:分析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点,探寻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824例结肠镜诊断并有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发生部位及大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4630例,检出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18%,其中男494例,女330例。好发年龄45~65岁,占65.2%。息肉部位分别为直肠28.73%,乙状结肠25.09%,降结肠10.45%,横结肠17.91%,升结肠10.73%,回盲部7.09%。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生率为36.8%;便血发生率为22.6%;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发生率为17.3%。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年龄在45~65岁之间),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便血和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主;分布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检查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特定动作下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表面肌电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欧阳静明 王楚怀 +4 位作者 王于领 张洲 缪萍 王玉娟 余秋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研究太极拳特定动作中股内侧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肌纤维募集情况。方法收集15名健康志愿者在维持5个太极拳定势(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VL、VMO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 目的研究太极拳特定动作中股内侧肌(VMO)和股外侧肌(VL)的肌纤维募集情况。方法收集15名健康志愿者在维持5个太极拳定势(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VL、VMO的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平均肌电值(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零点通过率(ZCR)。结果维持白鹤亮翅、金鸡独立时,其支撑脚VMO、VL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维持搂膝拗步、十字手、仆步时,其支撑脚VL的AEMG、MFC、ZCR、MF均小于VMO(P<0.05);与股四头肌的最大随意收缩负荷相比,所测试的动作下,肌肉负荷属于中小负荷,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结论进行太极拳运动时,肌肉负荷较小,并且能募集到更多的慢肌纤维;某些太极拳动作下,VMO可以较多地募集到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表面肌电图 股内侧肌(VMO) 股外侧肌(V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p27、cyclin E和cyclin A的表达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奇 粱力建 +2 位作者 彭宝岗 甄宇洋 苏才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CyclinE和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27、CyclinE和CyclinA在72例肝细胞癌及4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意义。【结果】...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CyclinE和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27、CyclinE和CyclinA在72例肝细胞癌及4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意义。【结果】p2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5.80±14.32和43.77±12.92(P< 0.01)。p27LI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54.46±12.29vs42.80±11.36,52.00±14.10 vs 40.42±12.83,P<0.01)。CyclinE、Cycli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1%(26/72)、45.83%(33/72),癌旁及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CyclinE表达与组织分化,癌栓形成及侵袭转移有关(P<0.05)。CyclinA表达与组织分化、肝门淋巴结/肝外转移、癌灶数目及癌栓形成及侵袭转移均有关(P<0.05)。Cyelin E与Cyclin A表达正相关(P<0.05)。p27 LI在CyclinE、CyclinA阳性组均较阴性组降低(P<0.05)。【结论】p27、CyclinE、CyclinA共同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分化及侵袭转移,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27 CYCLINE CYCL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伴截瘫39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韩国伟 刘少喻 +6 位作者 梁春祥 于滨生 陈柏龄 张旭华 李浩淼 魏福鑫 黄阳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79-80,92,共3页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手术对胸腰椎结核伴截瘫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39例患者中胸椎结核12例,胸腰段结核21例,腰椎结核6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化疗6~12个月,佩戴支具6个月,定期...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手术对胸腰椎结核伴截瘫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39例患者中胸椎结核12例,胸腰段结核21例,腰椎结核6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化疗6~12个月,佩戴支具6个月,定期复查神经功能、X片,每月监测肝功能、血沉。【结果】随访12~72个月,平均35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少量丢失;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结论】胸腰椎结核伴截瘫及时充分地减压神经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单纯植骨融合和有效的外固定制动治疗的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截瘫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组织中凝血及纤溶因子的基因表达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奇 李绍强 +3 位作者 粱力建 彭宝岗 甄宇洋 苏才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27例肝细胞癌、癌旁及27例正常肝组织中TF、uPA、uPA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27例肝细胞癌、癌旁及27例正常肝组织中TF、uPA、uPA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F、uPA、uPAR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70.37%(19/27)、77.78%(21/27);0.567±0.268、0.964±0.458、0.784±0.32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3者在肝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其中TFmRNA表达强度在肝内及肝外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及肝外转移及无门脉癌栓组(P<0.05),uPAmRNA在有包膜侵润、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包膜侵润、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uPARmRNA在有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经Pearson检验肝细胞癌患者TF、uPA和uPARmRNA表达呈正相关[TF-uPA:r=0.373(P<0.01),TF-uPAR:r=0.534(P<0.01),uPA-uPAR:r=0.365(P<0.01)]。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TF、uPA及uPAR的mRNA显著升高并与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提示3者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凝血致活酶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型抗原冲击不成熟CD8α^+ DCs抑制T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康 曹开源 +4 位作者 徐霖 吴耀良 袁广卿 张甜 傅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02-2206,共5页
目的:探索同种异基因抗原体外冲击后小鼠优势不成熟CD8α+树突状细胞(DCs)体外抑制T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方法:取SPF级C57BL/6(H-2b)小鼠的骨髓细胞,GM-CSF+IL-4+SCF+Flt3L诱导制备优势不成熟CD8α+DCs,于培养最后1d加入梯度蛋白浓度(0... 目的:探索同种异基因抗原体外冲击后小鼠优势不成熟CD8α+树突状细胞(DCs)体外抑制T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方法:取SPF级C57BL/6(H-2b)小鼠的骨髓细胞,GM-CSF+IL-4+SCF+Flt3L诱导制备优势不成熟CD8α+DCs,于培养最后1d加入梯度蛋白浓度(0、2.5、5、10和20mg/L)同种异基因(H-2d)小鼠脾细胞抗原冲击DCs。经抗原冲击后的DCs分别与同系T细胞按1∶1、2∶1、4∶1比例共培养,MTT法观察T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10)的含量。以GM-CSF+IL-4+TNF-α诱导的成熟DCs作为对照。结果:优势不成熟CD8α+DCs与T细胞1∶1共培养时不能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与2∶1及4∶1组相比刺激能力最弱(P<0.05);上清中IFN-γ的分泌明显低于成熟DCs对照组,且经小剂量抗原(<2.5mg/L)冲击时IL-10的分泌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小剂量(2.5mg/L)同种异基因抗原冲击后的优势不成熟CD8α+DCs,与T细胞1∶1混合,是抑制T细胞增殖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MCP-1、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玮 曾群英 +5 位作者 郑东诞 王强 蒋丽似 郭象淼 许庆 刘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法:选择35例1级、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进...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法:选择35例1级、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MCP-1及GMP-14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von WiUebrand因子 A颗粒膜蛋白-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保东 周奇 +1 位作者 李媚 刘思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00-140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为塞来昔布在临床上治疗肝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并以重建基底膜的侵袭试验、趋化运动试验、对层粘连蛋白...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为塞来昔布在临床上治疗肝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并以重建基底膜的侵袭试验、趋化运动试验、对层粘连蛋白的粘附试验以及损伤刮擦实验观察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塞来昔布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后,其细胞黏附率明显下降,而运动抑制率及侵袭抑制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塞来昔布浓度与肿瘤细胞黏附率,运动抑制率及侵袭抑制率均有相关性。结论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能明显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黏附、运动及侵袭能力,故可阻抑肝癌细胞的转移,可能是预防肝癌复发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塞来昔布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9611红白血病小鼠急性GVHD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纳宁 何善阳 +4 位作者 徐霖 陈康 赵湛 廖冰 曹开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动物模型。方法: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以C57BL/6(H-2b)鼠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设白血病组(n=10)、照射对照组(白血病鼠照射后不进行allo-BMT,n=4)、GVHD组(白血... 目的: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动物模型。方法: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以C57BL/6(H-2b)鼠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设白血病组(n=10)、照射对照组(白血病鼠照射后不进行allo-BMT,n=4)、GVHD组(白血病鼠照射+allo-BMT,n=10)及正常对照组(n=4)。白血病组采用每只BALB/c鼠尾静脉输注2×106个EL9611红白血病细胞建立红白血病动物模型;GVHD组于接种白血病细胞7 d后行总剂量为8.0 Gy的1次性[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照射后5 h内每只小鼠尾静脉输注C57BL/6鼠骨髓细胞2×106个+脾细胞1×107个,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的急性GVHD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体位、皮毛、大便等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肝脾、皮肤、小肠、外周血和骨髓,计算生存率。结果:白血病组生存时间(14.5±2.1)d[从照射当天(第0 d)算起为(7.5±0.7)d],生存时间与GVHD组相比P<0.01,死亡率100%,无自发缓解,死亡时肝脾肿大(肝重2.40 g±0.48 g,脾重0.84 g±0.20 g,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外周血WBC升高[死亡前(3.33±0.27)×1010/L,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病理检查示组织正常结构破坏,白血病细胞浸润。照射对照组生存时间为(9.0±0.7)d,生存时间与GVHD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死亡率100%,病理检查显示造血衰竭。GVHD组生存时间为(32.0±3.2)d,生存时间与其它各组相比P<0.01,死亡率100%,allo-BMT后第10-13 d出现症状,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符合Ⅰ到Ⅱ度GVHD的改变。结论:采用EL9611红白血病细胞(2×106/鼠)静脉输注的方式可成功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动物模型;接种EL9611红白血病细胞第7d行TBI+allo-BMT可成功建立EL9611红白血病小鼠的急性GVHD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红白血病 小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蛋白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杭晨 杨炜敏 +1 位作者 何善阳 黄若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51-225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蛋白因子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蛋白质芯片检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女性血清,筛选174种蛋白因子,根据结果选择2种既往无报道的因子进行ELISA验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种因子在PCO...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蛋白因子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抗体蛋白质芯片检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女性血清,筛选174种蛋白因子,根据结果选择2种既往无报道的因子进行ELISA验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23种因子在PCOS组升高,包括生长因子类7种和炎症反应因子类6种,其余10种分别为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δ(MIP-1-delta)、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PARC)、脂联素(Acrp3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3(TRAIL-R3)、E-选择素(E-selectin)、潜在相关肽(LAP)、L-选择素(L-selectin)和泌乳素(prolactin)。174种因子中PCOS组表达强度增高达3倍以上的有白细胞介素1受体II(IL-1RII)、prolactin、IL-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IGFBP-4、IL-5受体α(IL-5R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MIP-1-delta。3种因子在PCOS组降低,分别为生长调节癌基因(GRO)、IL-8和Siglec-5。选择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及Acrp30进行ELISA验证,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多种血清蛋白因子发生改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蛋白质芯片分析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超声检查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晓华 陈缵安 +1 位作者 林一鸣 王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7例经腹超声检查诊断为结肠癌病例的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病理表明 67例肿瘤直径均大于 3cm ,包括结肠癌 61例 ,非结肠癌 6例 ,超声检查定性诊断符合率...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7例经腹超声检查诊断为结肠癌病例的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病理表明 67例肿瘤直径均大于 3cm ,包括结肠癌 61例 ,非结肠癌 6例 ,超声检查定性诊断符合率为 91% (61/67) ,结肠癌病变部位、浆膜破坏、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85 %、70 %、94%、94% ,病变长度、肿瘤大小与手术标本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5 9例 (96.7% )结肠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检出高速高阻血瘤信号。结论 经腹超声检查 3cm以上结肠肿瘤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和较全面的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志娜 曾丽雯 +2 位作者 何瑾云 黄少华 王大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改进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置管时当胃管前端到达口咽部时旋转胃管180°后继续置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 目的改进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置管时当胃管前端到达口咽部时旋转胃管180°后继续置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5.0%,观察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60.0±8.0)s,显著短于对照组[(108.0±21.0)s,P<0.01)]。结论改良法具有置管成功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更适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留置胃管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SARS与巨细胞病毒肺部感染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邝健谊 陈境第 +5 位作者 曾勉 谢灿茂 邹齐慧 凌坚 唐可京 孙海兴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2期875-878,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和巨细胞病毒 (CMV)肺部感染的影像特征及其病变进展规律。方法 :我院确诊SARS组 3 0例 ,CMV组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者 14例 ,均动态追踪胸部平片检查 ,各 1例行CT检查。结果 :SARS在... 目的 :初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和巨细胞病毒 (CMV)肺部感染的影像特征及其病变进展规律。方法 :我院确诊SARS组 3 0例 ,CMV组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者 14例 ,均动态追踪胸部平片检查 ,各 1例行CT检查。结果 :SARS在出现发热症状后 ,一般在 2、3天内迅速出现双肺中下肺野多发片状影。 6例出现ARDS ,表现为病灶迅速发展或部分吸收后又重新加重 ,无明确的游走发展趋势 ,1周左右进展为肺水肿。 5例轻症患者仅累及单肺叶或肺段 ,最早在第 3天有好转。 3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而 2例在治疗中出现少量气胸 ,处理后好转。CMV组病变的ARDS进程类似 ,首先双肺纹理增粗、模糊 ,然后双肺中外带多发小片状影 ,7天内融合成实变的大片状影 ,10例死亡患者表现为肺水肿 ,呈磨玻璃样胸片改变。结论 :SARS冠状病毒直接侵犯肺泡上皮细胞 ,巨细胞病毒在成纤维细胞生长 ,均导致肺泡通透性增加 ,形成透明膜样改变 ,可导致肺水肿、实变。胸部影像多为肺纹理增多、模糊 ,演变成多发的肺叶渗出病灶 ,进展迅速 ,可全肺实变 ,但一般不破坏肺泡空间结构形成空洞。二者影像征象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肺炎.病毒性 K细胞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致过敏反应2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耿瑞月 耿瑞明 +2 位作者 陈志光 杨慧娜 贾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5-617,共3页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是目前临床上用于牙齿垫底和暂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临床应用当中比较安全,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极少。该文报道2 例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致过敏反应病例。
关键词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腹症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力 何善阳 +1 位作者 陈颖 刘立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病例进行回顾。结果:药物及保守治疗35例,手术治疗43例;孕母治愈78例;早产8例(10.3%),流产6例(7.7%),死胎2例(2.6%),总胎儿流失率10.3%。结论:对于妊娠合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妊娠合并急腹症的病例进行回顾。结果:药物及保守治疗35例,手术治疗43例;孕母治愈78例;早产8例(10.3%),流产6例(7.7%),死胎2例(2.6%),总胎儿流失率10.3%。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急腹症,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有利用于母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急腹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褥期母婴健康电话随访的探讨
16
作者 洪小娟 栾小燕 +1 位作者 鲍菲 车晓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201-202,共2页
【目的】为产后提供持续院外电话随访服务,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产妇育婴知识需求。【方法】制定母婴健康状况表,在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的1天、7天、15天、30天分别由专人负责电话追踪,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情况。【结果】在产褥期... 【目的】为产后提供持续院外电话随访服务,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产妇育婴知识需求。【方法】制定母婴健康状况表,在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的1天、7天、15天、30天分别由专人负责电话追踪,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情况。【结果】在产褥期困扰产妇的主要的问题有:心理、恶露、乳房的护理及新生儿喂养、育婴知识等,直接影响母婴健康。而文化程度高的和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孕产妇其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和未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结论】产褥期母婴是脆弱人群,存在着大量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可通过电话随访与指导获得解决。加强产褥期保健,扩大服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母婴健康 电话随访 产后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胞内pH敏感染料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国萍 吴丁兰 +1 位作者 党华 李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使用两种胞内pH敏感的荧光染料SNARF-4F/AM和BCECF/AM,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胞内pH值(pHi)的测量。方法:SNARF-4F/AM和BCECF/AM均能被诱导胞内瞬时酸化和碱化,用单激发双发射比值测量法,比较SNARF-4F/AM和BCECF/AM的酸化... 目的:使用两种胞内pH敏感的荧光染料SNARF-4F/AM和BCECF/AM,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胞内pH值(pHi)的测量。方法:SNARF-4F/AM和BCECF/AM均能被诱导胞内瞬时酸化和碱化,用单激发双发射比值测量法,比较SNARF-4F/AM和BCECF/AM的酸化和碱化与浓度线性关系。结果:SNARF-4F/AM孵育的细胞能够被诱导胞内酸化和碱化,并能较好地反应出浓度与pH值的线性关系,同时其诱导酸化后能够产生钠氢交换体(Na+/H+exchanger,NHE)介导的回复相;BCECF/AM孵育的细胞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胞内酸化和碱化,但是其诱导酸化后不能产生NHE介导的回复相,说明利用SNARF-4F/AM能正确反应细胞内pH值的变化以及细胞膜上pH相关转运器的工作效率。结论:SNARF-4F/AM染料比BCECF/AM类染料更适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pH敏感染料 钠-氢交换体(Na+/H+exchanger NHE) 胞内pH值(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肝癌免疫杀伤肿瘤细胞效应探讨
18
作者 赵荡 陈宏武 +1 位作者 许磊 刘飞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16-118,共3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时期肝癌患者体内免疫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癌患者抽取50例,按其病情的进展程度分为Ⅰ、Ⅱ、Ⅲ、Ⅳ期,同时测定不同时期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穿孔素,并进行Spearman分析。... 【目的】为探讨不同时期肝癌患者体内免疫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肝癌患者抽取50例,按其病情的进展程度分为Ⅰ、Ⅱ、Ⅲ、Ⅳ期,同时测定不同时期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穿孔素,并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①I、Ⅱ、Ⅲ、Ⅳ期肝癌中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51.23±10.84)%、(46.23±8.52)%、(31.13±7.27)%、(22.68±5.76)%;CD8+T细胞表达IFN-γ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84±11.47)%、(52.72±10.89)%、(46.57±8.64)%、(36.53±6.72)%;表达穿孔素占CD8+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5.32±11.69)%、(53.67±10.33)%,(41.66±8.67)%, (34.92±5.65)%;各时期肝癌两两相比,CD8+T细胞及其表达IFN-γ百分比、表达穿孔素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肝癌的分期与CD8+T细胞及其表达细胞因子IFN-γ、表达穿孔素的百分比呈负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rs=-0.6137;rs=0.5718;rs=0.4654。【结论】随着疾病的进展,肝癌患者CD8+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和穿孔素均下降,具有杀伤肿瘤效应的免疫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D8^+T细胞 干扰素-Γ 穿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中的研究
19
作者 周奇 万云乐 +2 位作者 梁力建 彭宝岗 甄宇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中27例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TFmRNA表达。结果:①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中27例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TFmRNA表达。结果:①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TF在分化高低、肿瘤大小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转移及癌栓组(P<0.05),而在不同癌灶数目及包膜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TFmRNA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0.567±0.26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阳性患者相对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F在肝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升高且与部分侵袭转移指标相关,提示其TF可能促进了肝癌的发生与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凝血致活酶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唐保东 周奇 +1 位作者 林箐华 刘思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肝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研究对象,四唑氮蓝还原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建立昆明鼠移植瘤模型,...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肝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为研究对象,四唑氮蓝还原法(MTT)观察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塞来昔布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并用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建立昆明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MTT显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塞来昔布(40μmol/L)作用于SMMC-7721细胞36h后,G1期细胞比率由44.7%上升至49.9%,S+G2/M期细胞比率由55.4%下降至50.1%,细胞增殖受抑制。在体动物实验表明,塞来昔布对移植瘤的生长和局部转移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结论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不同来源的肝癌细胞株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重要候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