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癌中p27、cyclin E和cyclin A的表达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奇 粱力建 +2 位作者 彭宝岗 甄宇洋 苏才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60-63,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CyclinE和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27、CyclinE和CyclinA在72例肝细胞癌及4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意义。【结果】...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27、CyclinE和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27、CyclinE和CyclinA在72例肝细胞癌及4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其意义。【结果】p2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分别为55.80±14.32和43.77±12.92(P< 0.01)。p27LI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54.46±12.29vs42.80±11.36,52.00±14.10 vs 40.42±12.83,P<0.01)。CyclinE、Cycli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11%(26/72)、45.83%(33/72),癌旁及正常肝组织无阳性表达。CyclinE表达与组织分化,癌栓形成及侵袭转移有关(P<0.05)。CyclinA表达与组织分化、肝门淋巴结/肝外转移、癌灶数目及癌栓形成及侵袭转移均有关(P<0.05)。Cyelin E与Cyclin A表达正相关(P<0.05)。p27 LI在CyclinE、CyclinA阳性组均较阴性组降低(P<0.05)。【结论】p27、CyclinE、CyclinA共同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分化及侵袭转移,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27 CYCLINE CYCL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P-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奇 王亚峰 +2 位作者 周祥兵 梁力建 彭宝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检测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MP-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和肿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浆,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肝外转移、门脉转移及淋巴转移几个因素比较TIMP-3蛋... 目的:检测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MP-3)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浆和肿瘤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肝细胞癌患者和30例对照组的血浆,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肝外转移、门脉转移及淋巴转移几个因素比较TIMP-3蛋白表达水平;取手术标本包括30例原位癌组织标本、30例门脉癌栓组织标本、30例淋巴转移组织标本以及30例肝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个样本的TIMP-3mRNA及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1)有肝外转移患者的血浆TIM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肝外转移者(P<0.05)。(2)TIMP-3 mRNA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52±0.09,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0.42±0.07,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0.40±0.08,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0.78±0.09;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 mRNA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3)TIMP-3蛋白在原位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为77.04±8.83,在门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64.43±3.80,在淋巴转移灶的表达水平为62.80±3.73,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为115.08±8.60;3组肿瘤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IMP-3蛋白表达均降低,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癌患者血浆和组织中TIMP-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在转移灶中的表达下降更显著,提示TIMP-3的低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组织中凝血及纤溶因子的基因表达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奇 李绍强 +3 位作者 粱力建 彭宝岗 甄宇洋 苏才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27例肝细胞癌、癌旁及27例正常肝组织中TF、uPA、uPA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PCR法分别检测27例肝细胞癌、癌旁及27例正常肝组织中TF、uPA、uPAmRNA表达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F、uPA、uPAR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70.37%(19/27)、77.78%(21/27);0.567±0.268、0.964±0.458、0.784±0.32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5)。3者在肝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其中TFmRNA表达强度在肝内及肝外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及肝外转移及无门脉癌栓组(P<0.05),uPAmRNA在有包膜侵润、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包膜侵润、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uPARmRNA在有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肝内转移及门脉癌栓组(P<0.05)。经Pearson检验肝细胞癌患者TF、uPA和uPARmRNA表达呈正相关[TF-uPA:r=0.373(P<0.01),TF-uPAR:r=0.534(P<0.01),uPA-uPAR:r=0.365(P<0.01)]。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TF、uPA及uPAR的mRNA显著升高并与部分侵袭转移指标有关,提示3者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凝血致活酶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系列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华赟鹏 李绍强 +4 位作者 赖佳明 梁力建 彭宝岗 梁惠珍 黄洁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观察正常肝脏发展成肝癌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变化,对肝癌形成的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时期TGF-β1、... 目的本研究通过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观察正常肝脏发展成肝癌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变化,对肝癌形成的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时期TGF-β1、磷酸化Smad2、Smad4和Smad7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Smad4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细胞时TGF-β1和Smad4很少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两者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但DENA处理22周后的肝组织中Smad4表达明显下降,肝癌降低更显著;正常细胞可有较多磷酸化Smad2的表达,DENA处理8周时表达明显减少,后逐渐增多,DENA处理16周、22周时磷酸化Smad2的表达接近正常水平,但肿瘤内表达明显减少,并显著低于DENA处理8周时;正常肝细胞可见Smad7的表达,随着肝硬化的发展而加重,DENA处理22周时的肝组织达到最高,肝癌的表达仅略低于22周时的肝组织。结论肝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大鼠肝硬化晚期Smad4表达的减少、甚至消失,TGF-β1和Smad7的过高表达,磷酸化Smad2的减少,在大鼠肝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SMMC-7721细胞中侧群细胞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涛 周奇 +4 位作者 宫东伟 高全立 张旭华 吕晓东 周进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分选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SMMC-7721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2个亚群。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 目的:分选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SMMC-7721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2个亚群。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法检测SP细胞和NSP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致瘤性。结果:SMMC-7721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9.2±0.2)%。SP细胞中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NSP细胞,凋亡率低于NSP细胞(P<0.05);SP细胞的增殖速度、克隆形成能力、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高于NSP细胞(P<0.05);裸鼠成瘤实验显示SP细胞的致瘤能力明显高于NSP细胞。结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SP细胞可能富集了肝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侧群细胞 肿瘤干细胞 SMMC-77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ovist声学造影判断肝癌消融局部疗效长期结果的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华 吕明德 +5 位作者 匡铭 殷晓煜 黄蓓 徐辉雄 徐作峰 谢晓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Levovist 声学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长期结果,探讨声学造影在局部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23例肝癌(25个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增强CT扫描和Levovist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强CT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的标准,决定... 目的观察Levovist 声学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长期结果,探讨声学造影在局部疗效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对23例肝癌(25个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增强CT扫描和Levovist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强CT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的标准,决定是否追加治疗.追踪21~42个月观察局部复发情况,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局部疗效判断的准确性. 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检出8个有血流的结节, CT检出5个结节有血供,超声造影与CT比较对瘤内血流检出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准确性均为76 %,假阳性5例,假阴性1 例.但追踪观察21~42个月后发现5个超声造影阳性、CT增强阴性结节中的4个于治疗后3~15个月复发,其余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均阴性的结节和CT增强为阳性经过再治疗的结节均未见复发. 结论与CT比较,Levovist声学造影对瘤内血流检测有可能更敏感,声学造影阳性而CT增强为阴性的结节强烈提示有局部复发的可能,有严密观察或追加治疗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声学造影 结节 治疗 局部 肝癌 观察 血流 检出 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中的研究
7
作者 周奇 万云乐 +2 位作者 梁力建 彭宝岗 甄宇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中27例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TFmRNA表达。结果:①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检测组织因子(TF)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浆TF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其中27例肝癌、癌旁、正常肝组织TFmRNA表达。结果:①肝细胞癌患者血浆T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TF在分化高低、肿瘤大小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转移、肝外脏器转移及门脉癌栓组高于无转移及癌栓组(P<0.05),而在不同癌灶数目及包膜情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TFmRNA在肝癌组织中阳性率及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62.96%(17/27)、0.567±0.26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阳性患者相对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F在肝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升高且与部分侵袭转移指标相关,提示其TF可能促进了肝癌的发生与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凝血致活酶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损伤术后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良坤 谢建明 +1 位作者 赖佳明 余进胜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1期54-54,58,共2页
关键词 胰腺损伤 术后早期 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严重并发症 术后病人 合并伤 病死率 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