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茂欢 林国垣 +2 位作者 刘品明 黄至斌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8-672,69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66例患者,平均年龄65(S=14)岁,平均Hb128(S=20)g/L。贫血患病率为32.58%。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的CHF患者多见于女性、年龄大、体质量低、合并高血压、基础病为冠心病,下肢水肿、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更常见,eGFR、血浆白蛋白(ALB)低于非贫血组,而SCr、BUN、平均LVEF高于非贫血组,同时贫血组住院时间延长。贫血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9.7%vs 5.3%,P=0.03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2.87,P<0.001)、年龄增加(每5岁,OR=1.09,P=0.02)、NYHA分级升高(OR=1.27,P=0.029)以及SCr升高(每10μmol/L,OR=1.08,P<0.001)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尤其在女性、高龄、心衰程度重以及肾功能下降患者,贫血增加CHF住院期间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贫血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量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细胞凋亡及心肌损伤和临床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记法 马虹 李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0,8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细胞凋亡、心肌损伤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连续病例85例,随机分为试...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细胞凋亡、心肌损伤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连续病例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43例。试验组在阿托伐他汀20 mg/d基础上,术前8 h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在术前,术后6 h及术后24 h检测凋亡因子Fas,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钙蛋白T(cTnT),并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试验组Fas水平在PCI术前,术后6 h及24 h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术后24 hFas水平较术后6 h有升高趋势(P=0.056)。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 h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试验组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心肌损伤标记物cTnT在PCI术后24 h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24 h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试验组cTnT在术后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试验组有6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4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PCI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有增高趋势,术前8 h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术后细胞凋亡因子Fas水平,并能减轻心肌损伤,减少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细胞凋亡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辐射后心肌细胞蛋白合成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舜英 付朝平 +6 位作者 段海峰 陈金龙 王荣亮 吴斌 郭子宽 陈国伟 王立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2-604,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60Co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未照射组、单纯照射组、HGF处理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分别用60Coγ射线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HGF处理的照射组在...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60Coγ射线照射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未照射组、单纯照射组、HGF处理照射组,照射组细胞分别用60Coγ射线20Gy单剂量照射心肌细胞,HGF处理的照射组在照射前3h用终浓度为40ng/ml的HGF孵育。在照射后48h:(1)用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的总蛋白含量;(2)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变化;(3)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感染各组心肌细胞,感染后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所含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间接比较各组心肌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生成量。结果照射后48h,照射组心肌细胞中总蛋白含量较未照射组减低(P<0.01),HGF处理的照射组心肌细胞中总蛋白含量较单纯照射组增高(P<0.05)。照射后96h、感染AdGFP后48h,照射组心肌细胞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未照射组(P<0.01),HGF处理的照射组心肌细胞的绿色荧光强度较单纯照射组增强(P<0.01)。结论60Coγ射线单剂量照射抑制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蛋白合成,HGF可部分逆转60Coγ射线对心肌细胞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细胞生长因子 Γ射线 心肌细胞 蛋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对心肌细胞NF-kappa B和AP-1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冰生 董吁钢 李永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对心肌细胞炎症的影响。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感染或给予高脂饮食的C57BL/6J小鼠,观察NF-κB亚单位P50和c-Fos在小鼠心肌细胞中表达程度。结果: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能引起心...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对心肌细胞炎症的影响。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感染或给予高脂饮食的C57BL/6J小鼠,观察NF-κB亚单位P50和c-Fos在小鼠心肌细胞中表达程度。结果: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能引起心肌细胞中P50和c-Fos的激活。对照组心肌细胞核中未见P50和c-Fos的表达,而3个实验组心肌细胞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P50和c-Fos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P<0.01,在3个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高脂血症形成的早期,心肌细胞的炎症通路已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肺炎 高脂血症 心肌 NF-κB 转录因子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任权 张裕生 +1 位作者 温兴章 廖新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40-2042,共3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常规治疗组和50例氯沙坦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间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作的变化。结果:氯沙坦组病人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常规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TNF-α、MMP-9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氯沙坦组病人治疗后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P<0.05),ST段压低减轻(P<0.05),但氯沙坦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MMP-9和IL-6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氯沙坦肿瘤坏死因子-α 间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希宏 蒋爱忠 吴素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l)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7例住院的A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38例)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99例),均在发病12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与合并症。结...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l)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7例住院的AMI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38例)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99例),均在发病12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与合并症。结果DM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非DM组(42.10%比65.66%,P<0.05),4周病死率明显高于非DM组(18.42%比6.06%,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病比例、梗死部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T2DM的近期疗效较差;但DM组溶栓治疗与未进行溶栓组较溶栓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两组分别为18.42%与37.31%(P<0.05)。高血压、多部位梗死是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静脉溶栓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增强佛波酯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作用 :上调c-jun ,p53 ,p2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良 陈丹丹 +5 位作者 张海伟 钟玲 李小红 罗英儒 任先达 司徒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细胞记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而用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肝素与...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细胞记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而用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后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凋亡具有显著增强的作用 ,同佛波酯单独应用于诱导细胞凋亡相比 ,低剂量的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后发现 :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G1 期细胞阻止 ,S期细胞明显减少 ,凋亡率增加 ;DNA“梯形”变化更加明显 ;c-jun ,p53 ,p2 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 ,而c-fos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没有改变。结论 :肝素增强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抗增殖及促凋亡 ,这可能与c-jun ,p53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佛波醇酯类 CNE2细胞 鼻咽癌 c-jumn P53 P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颜君 杨巧红 林春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75-2678,共4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PCI术后第3个月回门诊复查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服药依从性、对冠心病的认知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PCI术后第3个月回门诊复查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服药依从性、对冠心病的认知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85±1.8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信心、疾病了解程度、年龄、服药种数进入回归方程。结论: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控制信心、疾病了解程度为服药依从性的保护性因素,而其年龄、服药种数则为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 服药依从性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MCP-1、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玮 曾群英 +5 位作者 郑东诞 王强 蒋丽似 郭象淼 许庆 刘丽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法:选择35例1级、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进...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炎症因子变化、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方法:选择35例1级、2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von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MCP-1及GMP-14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von WiUebrand因子 A颗粒膜蛋白-1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芙 冯少娴 +1 位作者 赵萍 马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1-522,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持续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有症状持续性房颤患者 82例,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3次/d,200 mg/次,连服1~4周后减至2次/d,200 mg/次,1-4周,维持量为每天 200 mg或100 mg。(2)比...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持续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有症状持续性房颤患者 82例,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3次/d,200 mg/次,连服1~4周后减至2次/d,200 mg/次,1-4周,维持量为每天 200 mg或100 mg。(2)比较43例复律患者与39例地高辛或倍他乐克控制室率患者心脑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 (1)口服胺碘酮后43例复律,成功率52%。18例射血分数从(32±8)%上升至(46±10)%。左房内径从(4.6±1.1)cm缩小至(4.1±0.8)cm。除2例T4轻度升高、1例QT延长和心动过缓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2)复律病人中仅1例半年后心衰恶化住院,而室率控制组1例脑栓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1例心衰合并出血死亡。结论有症状、高危、有可能复律的持续房颤,不宜或不需电复律患者,应尽可能给予药物复律机会;药物复律应用胺碘酮是相对简便、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持续性房颤 复律 室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