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林宜乐 张舒妍 +9 位作者 陈泽跃 何志裕 韩敦正 周浩斌 薛宏亮 穆岱明 刘晨 袁沃亮 董吁钢 陈爱兰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4-680,共7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获得HF中心认证的医院收治的AF合并HF患者1839例。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获得HF中心认证的医院收治的AF合并HF患者1839例。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随访终点,MACE定义为因HF再入院或全因死亡。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等统计学方法评估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对AF合并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确定1839例患者参与研究,其中MACE组703例,无MACE组1136例。与无MACE组比,MACE组年龄更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占比更高,舒张压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更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抗凝药物的患者比例更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每增加1分,MACE发生风险均约增加10%。CHA_(2)DS_(2)-VASc评分和R_(2)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AF合并HF患者MACE的AUC分别为0.555(95%CI:0.528~0.582,P<0.001)和0.576(95%CI:0.549~0.608,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的AUC稍高。Delong统计方法显示,CHA_(2)DS_(2)-VASc评分与R_(2)CHA_(2)DS_(2)-VASc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与CHA_(2)DS_(2)-VASc评分之间的NRI值为0.259(95%CI:0.166~0.352,P<0.001),IDI值为0.007(95%CI:0.005~0.010,P<0.001),R_(2)CHA_(2)DS_(2)-VASc评分在预测准确度和预测价值上稍优于CHA_(2)DS_(2)-VASc评分,但两种评分均不理想。结论:在预测AF合并HF患者的MACE风险时,R_(2)CHA_(2)DS_(2)-VASc评分相较于CHA_(2)DS_(2)-VASc评分准确度和预测价值稍好,但两种评分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R_(2)CHA_(2)DS_(2)-VASc评分 CHA_(2)DS_(2)-VAS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瓣膜赘生物患者的综合诊治
2
作者 黄沛森 薛睿聪 +2 位作者 何建桂 董吁钢 刘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113-3118,共6页
1例36岁青年男性因胸闷、气促10余天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赘生物、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增大。经多学科会诊讨论,以患者主动脉瓣赘生物为切入点,将患者瓣膜病病因聚焦在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 1例36岁青年男性因胸闷、气促10余天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赘生物、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增大。经多学科会诊讨论,以患者主动脉瓣赘生物为切入点,将患者瓣膜病病因聚焦在血培养阴性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并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相鉴别。最终经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取赘生物行组织病理学、生物培养及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最终确诊为贝纳特柯克斯体导致的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Q热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热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赘生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 立克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梅卫义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罗初凡 李怡 陈国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6-458,4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4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前检测PAPP-A和hs-CRP,根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复杂狭窄和光滑狭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有28例(74%)患者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70%,多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4例(57%),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33例(79%)有1处以上的复杂狭窄,多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2例,58%,P<0.05);PAPP-A与hs-CRP正相关(r=0.44,P<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hs-CRP(4.40mg/L±0.003mg/Lvs0.48mg/L±0.016mg/L,P<0.001)和PAPP-A(18.40×10-3U/L±0.002×10-3U/Lvs7.79×10-3U/L±0.001×10-3U/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有复杂狭窄者的PAPP-A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杂狭窄者。【结论】PAPP-A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狭窄 病变形态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PAPP-A 斑块稳定性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学指标 CRP 造影结果 血管狭窄 0.05 hs 复杂 正相关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廖新学 马虹 +4 位作者 董吁钢 何建桂 唐安丽 陶军 杨惜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2周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影响 心肌梗死 康复 心率变异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分级在预测冠心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东红 陶军 +3 位作者 张焰 凃昌 吴妙玲 陆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 目的界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分级在估测冠心病中的最佳预测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测125例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分级,评价它们估测冠心病的作用,并用ROC曲线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内中膜增厚、斑块分级均可估测冠心病,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5、0.74;将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增厚≥1.3mm,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0.9mm,颈动脉斑块分级≥2定义为阳性,3者联合评价其阳性积分,则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以3者中任2项阳性为预测值估测冠心病,灵敏度95.3%,特异度84.2%,阳性预测值85.3%,阴性预测值86.4%。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颈总动脉及其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分级可用于估测冠心病。以3者联合评价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颈动脉 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斑块分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体外反搏对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伍贵富 杜志民 +3 位作者 胡承恒 梁宏 郑振声 马虹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 【目的】探讨长期体外反搏对冠脉侧支循环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雄性Beagle犬 12只被随机等量分入对照组和反搏组。心导管法建立定向冠脉闭塞模型。反搏组每日反搏 1h ,持续 6周。定量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犬的冠脉侧支循环 ,抗α 肌动蛋白 (α actin)抗体和抗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 r Ag)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99mTc MIBI核素心肌扫描检测心肌血流灌注。心室造影评价心室射血功能和心室壁运动能力。【结果】①反搏组犬有 5例 ,对照组有 3例 ,可见闭塞血管远端出现程度不等的侧支循环 ,反搏组犬侧支血管开放密度比对照组大。 6周后 ,反搏组缺血心肌内 ,α actin染色 ,FⅧ r Ag染色标记的微血管 ,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α actin免疫染色发现 ,反搏组犬的缺心肌组织内 ,许多口径不同的微血管分布于心肌纤维之间 ,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犬 ;可见许多FⅧ r Ag染色阳性细胞 ;血管内皮形态不一 ;许多血管仅由单个内皮细胞构成。②反搏组犬经过 2 8~ 30h的反搏治疗 ,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从0 38± 0 0 7增至 0 5 2± 0 15 (n =6 ,P <0 0 5 ) ,反映心室壁运动的Cortina计分从 14 4± 3 5下降至 9 1± 2 8(n =6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 侧支循环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君 唐利龙 +2 位作者 廖新学 唐安丽 冯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78,共6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水蛭素(HIR)结扎前(HIR0min)组,HIR结扎后5min(HIR5min)组,HIR结扎后10min(HIR10min)组,HI... 【目的】探讨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重组双功能水蛭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水蛭素(HIR)结扎前(HIR0min)组,HIR结扎后5min(HIR5min)组,HIR结扎后10min(HIR10min)组,HIR结扎后20min(HIR20min)组,HIR结扎后30min(HIR30min)组),和生理盐水(NS)对应的各时间组,即NS0min,NS5min,NS10min,NS20min,NS30min,最终每组7只。观察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Evans法计量各组心梗面积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各组缺血心肌组织的IP3R家族的三种亚型进行测定。【结果】水蛭素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评分较生理盐水组在结扎后5~20min均减少(P<0.05);IP3R家族的三种亚型均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呈正相关性;但IP3R2mRNA在结扎后10min及IP3R3mRNA在结扎后10min和20min,HIR组较NS组下调(P<0.05)。【结论】水蛭素有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IP3R2和IP3R3实现的,而并非IP3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凝血酶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 三磷酸肌醇受体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瘦素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冷秀玉 曾武涛 +3 位作者 陈国伟 王礼春 廖新学 何建桂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观察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分析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以I-AI表示)?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观察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分析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以I-AI表示)?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组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12.0±3.4)ng/mL vs (6.3±2.0) ng/mL, P < 0.01?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心力衰竭组胰岛素浓度升高(24.1±5.5) ×10-3 U/L vs (13.9±3.1) ×10-3U/L, P < 0.01,有更高的IAI(4.7±0.6) vs (4.1±0.8), P < 0.01?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IAI)显著正相关(r=0.832, P < 0.01; r=0.755, P < 0.01)?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与血胰岛素浓度和IAI呈正相关,提示胰岛素-瘦素内分泌轴可能与慢性心衰的高能量消耗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学检查 瘦素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廖新学 何建桂 +3 位作者 马虹 曾武涛 柳俊 王礼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主动脉逆灌法,灌流稳定1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后,剪断丝线再灌流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注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心脏采用主动脉逆灌法,灌流稳定1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后,剪断丝线再灌流3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注液中加入血管紧张素-(1-7)1.0nmol/L,观察血管紧张素-(1-7)灌流对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脉流量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1-7)组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程度记分为4.0±2.3,与对照组记分6.8±2.2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管紧张素-(1-7)组对缺血期LVSP无影响,但能预防再灌注期LVSP进一步下降,并有利于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恢复。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可阻断血管紧张素-(1-7)对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及LVSP的影响,但不能阻断其对再灌注期冠脉流量的影响。【结论】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管紧张素-(1-7)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TGF β_1/Smad7通路与心室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修仁 翟原生 +3 位作者 彭龙云 何旭瑜 郭小刚 朱莺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4只随机分为2组,SHR22周龄组和SHR14周龄组,另14只WKY大鼠也分为WKY大鼠22周龄组和WKY大鼠14周龄组。在实验动物14周龄和22周龄时,分别测定血压、心室质量指数;以氯胺T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心肌中TGFβ1和其下游分子Smad7的表达。【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4周龄和22周龄时收缩压都显著高于同龄的WKY大鼠(P<0.001),同时22周龄SHR的收缩压也比14周龄明显升高(P<0.001)。与SHR14周龄组相比,SHR22周龄组的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Ⅰ型和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P<0.01);在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心肌中的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及心肌纤维化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发展,同时伴随着TGFβ1的表达上调,Smad7的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纤维化 TGFΒ1 SMAD7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抗心肌肥厚效应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建桂 马虹 +3 位作者 廖新学 曾武涛 柳俊 王礼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 7)能否预防和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方法  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腹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 ,每组 15只。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1d开始 ,腹主动脉缩窄血管紧张素 (1 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血管紧张素 (1 7) ,给药剂量 2 5μg·kg- 1 ·h- 1 ,假手术组及腹主动脉缩窄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 ,4周后检测颈动脉血压、心率、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可导致颈动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 ;血管紧张素 (1 7)不改变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血压、心率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 ,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论 外源性血管紧张素 (1 7)能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其机制不是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或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所致 ,可能与它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肥大 左心室 主动脉缩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柳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d开始,Ang-(1-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周和4周,腹主动脉缩窄均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增加,也导致了心肌中p-ERK1/2表达增高;血管紧张素-(1-7)治疗未改变腹主动脉缩窄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和心肌中p-ERK1/2表达水平。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这一作用可能与它抑制心肌p-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类 肥大 左心室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丹 周静文 +3 位作者 黄慧玲 傅剑冰 谢耀群 陈艺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了4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首次胸痛24 h内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NT-proBNP预测脑梗死发生的价值及界值,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NT-proBNP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AMI后1年内共有29例患者并发脑梗死。脑梗死组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ROC曲线显示NT-proBNP有可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根据ROC曲线定1082 ng/L为最佳分界值时,预测AMI患者并发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6.8%、84.3%、52.1%、9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1082 ng/L是AMI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病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1082 ng/L的AMI患者易并发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脑梗死 N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修仁 曾群英 +4 位作者 罗斌 谢耀群 马虹 郑振声 段大跃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的变化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对 4 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病例 (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两组 )与 30例心功能正常组对照研究。采用Holter 2 4h全信息心电记...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的变化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对 4 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连续病例 (分为NYHA心功能≥Ⅲ级组和心功能Ⅱ级组两组 )与 30例心功能正常组对照研究。采用Holter 2 4h全信息心电记录 ,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心率变异能谱进行分析。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浆浓度。【结果】①随着心力衰竭加重 ,心率变异低能谱范围逐渐下降 ;Ⅱ级心功能组高能谱范围突然下降 ,与正常心功能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Ⅲ级心功能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Ⅲ级心功能组心率变异各能谱的昼夜规律消失 ,Ⅱ级心功能组昼夜规律存在。③心力衰竭愈重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浆浓度愈高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结论】①随着心功能下降与主动脉弓压力反射有关的低能谱范围成分逐渐减少 ,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程度一致 ;②在心力衰竭早期阶段 (心功能Ⅱ级组 )与呼吸调节有关的高能谱范围突然下降 ;③各能谱范围的昼夜规律消失是≥Ⅲ级心功能组病人的特征性改变 ,这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 能谱 昼夜规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茂欢 林国垣 +2 位作者 刘品明 黄至斌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8-672,69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住院患者贫血患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0年来符合入选条件的住院CHF患者相关资料,了解贫血(Hb<120 g/L)的患病率,比较贫血与非贫血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多因素Logistic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666例患者,平均年龄65(S=14)岁,平均Hb128(S=20)g/L。贫血患病率为32.58%。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贫血的CHF患者多见于女性、年龄大、体质量低、合并高血压、基础病为冠心病,下肢水肿、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更常见,eGFR、血浆白蛋白(ALB)低于非贫血组,而SCr、BUN、平均LVEF高于非贫血组,同时贫血组住院时间延长。贫血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9.7%vs 5.3%,P=0.03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OR=2.87,P<0.001)、年龄增加(每5岁,OR=1.09,P=0.02)、NYHA分级升高(OR=1.27,P=0.029)以及SCr升高(每10μmol/L,OR=1.08,P<0.001)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F患者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尤其在女性、高龄、心衰程度重以及肾功能下降患者,贫血增加CHF住院期间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贫血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L-1β、LPS对心肌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杏 叶任高 +4 位作者 汪涛 孔庆瑜 彭文兴 李晓艳 余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9-934,共6页
目的 :体外用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 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NF -α、IL - 1β、LPS等刺激心肌细胞后 ,分别于 8h、2 4h、4 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 ,于2 4h、4 8h、72h... 目的 :体外用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 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TNF -α、IL - 1β、LPS等刺激心肌细胞后 ,分别于 8h、2 4h、4 8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发生肥大反应 ,于2 4h、4 8h、72h观察心肌细胞有无凋亡。结果 :在予TNF -α、IL - 1β、LPS刺激心肌细胞后 ,与对照组相比 ,10 μg/L、15μg/L的TNF -α、2 0 μg/L、10 0 μg/L的IL - 1β和 10mg/L、15mg/L、2 0mg/L的LPS均能明显促进心肌细胞肥大 ,以刺激后 2 4h明显。同时 2 0 μg/L的TNF -α、10 0 μg/L的IL - 1β和 3× 10 4g/L的LPS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以 72h为明显。结论 :TNF -α、IL - 1β、LPS可以引起心肌细胞的肥大和凋亡 ,炎症反应增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细胞因子类 肥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立军 何建桂 +5 位作者 马虹 蔡乙明 廖新学 曾武涛 柳俊 王礼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对8周龄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对1d后仍存活者皮下植入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Ang-(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对8周龄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对1d后仍存活者皮下植入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Ang-(1-7)或生理盐水,Ang-(1-7)组(n=14)输注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n=15)及模型对照组(n=12)则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和心肌AngII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径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1)模型对照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ng-(1-7)治疗组LVDEP显著减低(P<0.05),-dp/dtmax升高(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SP及+dp/dtmax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模型对照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细胞横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ng-(1-7)治疗组上述指标虽高于假手术组,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3)Ang-(1-7)治疗组心肌中小血管周围及心肌间质中胶原沉积虽多于假手术组,但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左心室肥厚 纤维化 主动脉缩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衰ACEI治疗中醛固酮逃逸现象与心率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修仁 彭龙云 +5 位作者 曾群英 黄顺伟 马虹 罗斌 谢耀群 段大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活性变化,及醛固酮逃逸程度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6例充血性...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常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活性变化,及醛固酮逃逸程度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6例充血性心衰ACEI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血浆肾素(PRA)Ang Ⅱ、Ald的活性,把血浆醛固酮升高超过基线水平20%(组1,n=46)和超过基线水平但达不到20%(组2,n=60)分为2组,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各能谱范围及其昼夜规律的变化。【结果】①全部心衰患者ACEI治疗1个月、3个月后PRA差别无显著性。②与基线水平相比较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Ang Ⅱ活性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Ang Ⅱ有所回升。③ACEI治疗后1个月血浆Ald明显下降(P<0.01);继续治疗到3个月时明显升高,高于基线水平(P<0.01)。④组1与组2比较心率变异总能谱(TF)、极低能谱(VLF)、低能谱(LF)明显下降;高能谱(HF)及HF/L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醛固酮逃逸严重组(组1)心率变异各能谱24h昼夜规律消失,各能谱呈低平曲线。【结论】①充血性心衰患者ACEI治疗后,确实可观察到醛固酮逃逸现象,且这一现象在治疗3个月时表现已很突出;②醛固酮逃逸明显的病人,与预后因素密切相关的心率变异各能谱TF、VLF、LF明显下降,且昼夜规律消失。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醛固酮逃逸现象 心率变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术诱导的炎症反应与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记法 马虹 +3 位作者 李怡 王礼春 何建桂 柳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炎症因子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连续病例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探讨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对术后炎症因子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连续病例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43例。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20mg/d基础上,术前8h再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术前、术后6h及术后24h检测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术前及术后24h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结果】实验组内比较,MCP-1在PCI术前与术后6h,24h差别无显著性,P>0.05,SCD40L水平在PCI术后24h较术前及术后6h均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9,0.011,CK-MB在PCI术前与术后24h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比较,MCP-1与SCD40L在PCI术前与术后6h,24h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MB水平在PCI术后24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6h两组间MCP-1及SCD40L无差异,术后24h实验组MCP-1及SCD40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28,0.036。CK-MB两组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9。【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择期PCI术前8h给予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mg能够降低术后24h的炎症因子MCP-1及SCD40L水平,并能减轻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炎症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涂昌 陶军 +6 位作者 王妍 刘东红 杨震 张焰 徐明国 王洁梅 马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和内皮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3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健康体检非冠心病者30例(对照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C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冠心病组的C2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组C2不仅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且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组C2降低,C2降低不仅同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相关,而且也受非内皮因素的影响,提示C2反映总体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舒张 内皮 血管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