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Ang1 TSP-1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万赛英
谭峰
+4 位作者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44-254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促血管生成素-1(Ang 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超微结构表达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促血管生成素-1(Ang 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超微结构表达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及电镜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Ang 1、TSP-1表达的干预作用,并与模型组比较。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没有Ang 1、TSP-1阳性细胞表达,Ang 1在脑缺血2h后再灌注7天明显增多,14天达高峰,28天仍高于正常组水平;电针组在7、14、28天且较模型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1天后出现TSP-1阳性细胞,7天达到高峰并延续到14天,28天则明显减弱;电针治疗组在1、7、14天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超微结构发现电针组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各时间点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Ang 1及下调TSP-1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血管的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复流
血管新生
电针
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万赛英
谭峰
+5 位作者
方美凤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Ang 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Ang 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电针组(48只),后2组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穴位电针治疗,1次/d,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等技术观察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VEGF、Ang 1表达及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7、14、28天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7、14、28天VEGF和Ang 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脑缺血14、28天缺血区及周围MVD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促进缺血区的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血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生成素1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Ang1 TSP-1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万赛英
谭峰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机构
广州中医药
大学
附属佛山中医院
神经
内科
中山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44-254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10500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2800007000001)
佛山市科技局攻关项目(04080131)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促血管生成素-1(Ang 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及超微结构表达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及电镜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Ang 1、TSP-1表达的干预作用,并与模型组比较。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没有Ang 1、TSP-1阳性细胞表达,Ang 1在脑缺血2h后再灌注7天明显增多,14天达高峰,28天仍高于正常组水平;电针组在7、14、28天且较模型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1天后出现TSP-1阳性细胞,7天达到高峰并延续到14天,28天则明显减弱;电针治疗组在1、7、14天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超微结构发现电针组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各时间点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Ang 1及下调TSP-1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区的血管的重建有关。
关键词
脑缺血-复流
血管新生
电针
高血压大鼠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angiogenesis
electric acupuncture
hypertensive rats
分类号
R245.97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万赛英
谭峰
方美凤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机构
佛山中医院
神经
内科
中山大学神经解剖实验室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10500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2800007000001)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1(Ang 1)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12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48只)和电针组(48只),后2组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穴位电针治疗,1次/d,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光镜等技术观察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7、14、28天大鼠脑内缺血区VEGF、Ang 1表达及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7、14、28天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7、14、28天VEGF和Ang 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脑缺血14、28天缺血区及周围MVD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梗死灶周围VEGF和Ang 1的表达,促进缺血区的血管新生有关。
关键词
脑缺血
高血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生成素1
电针
Keywords
brain ischemia
hypertens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angiopoietin-1 electroaeupuncture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Ang1 TSP-1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万赛英
谭峰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针干预高血压大鼠脑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研究
万赛英
谭峰
方美凤
吴海科
王金良
黄涛
陈文霖
成家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