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现代特征与教育指向 |
黄聘
李辉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2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 |
李辉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2 |
9
|
|
|
3
|
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与转型风险——兼论“中国模式” |
刘燕
薛蓉
付春光
|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4
|
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碎片化思维及其整合 |
卢秀峰
李辉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2
|
|
|
5
|
人之生命存在方式探赜——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人性根源 |
郑永廷
曹春梅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6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生活维度 |
李辉
任美慧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4 |
13
|
|
|
7
|
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张龙林
刘燕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8
|
论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特征 |
张彦
郑永廷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
9
|
价值迷茫的表现、成因及教育转化 |
张彦
郑永廷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0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挑战及应对 |
蒋红群
吴育林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1
|
走向通达之路:通识教育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
刘燕
潘金山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2
|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蕴涵 |
金素端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3 |
14
|
|
|
13
|
交往何以推动社会变迁——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
陈水勇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14
|
文学艺术的“社会生活转向”——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与生活关系论的价值意蕴 |
罗嗣亮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5
|
转变参与:结构变迁与共识建构——香港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参与研究 |
黄晓星
黎熙元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6
|
可替代性道路的“抉择”——俄罗斯21世纪社会主义复兴运动研究 |
户晓坤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7
|
中国公民社会:一种再审视 |
齐久恒
黄韶隐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2 |
1
|
|
|
18
|
论需要与社会变迁的内在互动——基于马克思实践理论视角 |
张松
吴育林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9
|
论大众化取向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李辉
白翠红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20
|
民间社会意识的核心:价值诉求 |
黄晓星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