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及中国睑虎属(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洁
庆宁
+4 位作者
易祖盛
王英勇
江晓汕
卢文华
James Lazell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
了解我国睑虎属Goniurosaurus(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广东新纪录的睑虎属未定种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对睑虎属10个种的线粒体DNA基因片段比较和遗传变异分析.获得12S rRNA(385 bp)和16S rRNA(477 ...
了解我国睑虎属Goniurosaurus(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广东新纪录的睑虎属未定种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对睑虎属10个种的线粒体DNA基因片段比较和遗传变异分析.获得12S rRNA(385 bp)和16S rRNA(477 bp)总长度为862 bp的联合序列,共有核苷酸变异位点388个,简约信息位点269个.选取大壁虎Gekko gecko为外类群,采用贝叶斯演绎法(BI)、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对两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分析均显示相同结果,即广东睑虎属未定种Goniurosaurus indet.与英德睑虎G.yingdeensis以及凭祥睑虎G.luii与蛛纹睑虎G.araneus两两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分布区相邻的Goniurosaurus indet.与G.yingdeensis之间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0.044-0.046)相似于分类地位已经明确的G.luii与G.araneus种间的遗传差异(遗传距离=0.051).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认为Goniurosaurus indet.和G.yingdeensis之间已发生显著的遗传差异,前者可能为睑虎属新种.同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海南睑虎G.hainanensis与睑虎属其它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系统发育地位最为特殊.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表明具4条背部横纹是祖征,具5条背部横纹为衍征.该文首次提出宽阔的河流可能是造成睑虎种群分化和新种形成的重要地理屏障.这一"河流隔离"观点对全球睑虎属物种的亲缘地理分布格局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虎属
线粒体DNA
地理亲缘关系
河流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及中国睑虎属(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洁
庆宁
易祖盛
王英勇
江晓汕
卢文华
James Lazell
机构
华南师范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广州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博物馆
华南农业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美国罗德岛州
生物
保护所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025054)
美国the Falconwood Foundation项目
文摘
了解我国睑虎属Goniurosaurus(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广东新纪录的睑虎属未定种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对睑虎属10个种的线粒体DNA基因片段比较和遗传变异分析.获得12S rRNA(385 bp)和16S rRNA(477 bp)总长度为862 bp的联合序列,共有核苷酸变异位点388个,简约信息位点269个.选取大壁虎Gekko gecko为外类群,采用贝叶斯演绎法(BI)、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对两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分析均显示相同结果,即广东睑虎属未定种Goniurosaurus indet.与英德睑虎G.yingdeensis以及凭祥睑虎G.luii与蛛纹睑虎G.araneus两两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分布区相邻的Goniurosaurus indet.与G.yingdeensis之间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0.044-0.046)相似于分类地位已经明确的G.luii与G.araneus种间的遗传差异(遗传距离=0.051).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认为Goniurosaurus indet.和G.yingdeensis之间已发生显著的遗传差异,前者可能为睑虎属新种.同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海南睑虎G.hainanensis与睑虎属其它物种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系统发育地位最为特殊.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表明具4条背部横纹是祖征,具5条背部横纹为衍征.该文首次提出宽阔的河流可能是造成睑虎种群分化和新种形成的重要地理屏障.这一"河流隔离"观点对全球睑虎属物种的亲缘地理分布格局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睑虎属
线粒体DNA
地理亲缘关系
河流隔离
Keywords
leopard gecko
mtDNA
phylogeography
separation by river
分类号
Q958.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Goniurosaurus indet.的有效性及中国睑虎属(Squamata:Sauria:Eublepharidae)种间的亲缘关系
张洁
庆宁
易祖盛
王英勇
江晓汕
卢文华
James Lazell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