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在珠江口不同水体中质量浓度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向丽 邹世春 +2 位作者 栾天罡 翁少萍 林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101,共6页
应用固相微萃取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珠江口地区不同水体中3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pEDCs):辛基酚(O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淡水水体中3种pEDCs质量浓度为:饮用水水源最低,水产养殖鱼... 应用固相微萃取衍生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珠江口地区不同水体中3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pEDCs):辛基酚(O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质量浓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淡水水体中3种pEDCs质量浓度为:饮用水水源最低,水产养殖鱼塘次之,其后依次是珠江河段(广州和中山河段)和污水处理厂,而垃圾渗沥液处理厂的质量浓度最高。垃圾渗沥液中OP、NP和BP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8~4.35μg·L^(-1)、79.0~276μg·L^(-1)和862~18 891 μg·L^(-1)。咸淡水水体中,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NP质量浓度高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平均值分别为0.88 μg·L^(-1)和0.39 μg·L^(-1)。两个保护区内BPA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OP和NP的质量浓度。海洋水体中pEDCs质量浓度与部分淡水和咸淡水相当,其中东莞近海水域中NP的质量浓度比中山和深圳近海水域偏高(分别为0.76~1.12μg·L^(-1)和0.26~0.73μg·L^(-1))。垃圾渗沥液中pEDCs的污染严重,可能是周围环境水体受pEDCs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对生物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 珠江口 水体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的胁迫及鱼体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2
作者 尹飞 龚颀杨 +5 位作者 施兆鸿 孙鹏 彭士明 高权新 但学明 李安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1-688,共8页
为探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分别用2500、5000、7500和10000幼虫/鱼的刺激隐核虫感染褐菖鲉,并分别检测感染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血清中皮质醇(COR)、血糖(GLU)、总蛋白(TP)含量;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维生... 为探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对褐菖鲉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分别用2500、5000、7500和10000幼虫/鱼的刺激隐核虫感染褐菖鲉,并分别检测感染后24h、48h、72h和96h各时间点血清中皮质醇(COR)、血糖(GLU)、总蛋白(TP)含量;肝脏中丙二醛(MDA)和维生素C(V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鳃和皮肤中溶菌酶(LZM)活力。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浓度的增加,血液中COR和GLU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500、5000和7500幼虫/鱼组COR含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感染后第3天;而TP含量总体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尤其当感染浓度达到5000幼虫/鱼后,TP含量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肝脏中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4h、48h和72h各点MDA含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0000幼虫/鱼组,最小值则集中出现于在2500和5000幼虫/鱼组;而VC含量则与MDA含量的趋势相反;SOD和CAT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鳃和皮肤LZM活力总体呈先上升后回落的变化趋势。综上可知,刺激隐核虫感染会对鱼体造成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其严重程度与感染的虫细胞浓度相关。低浓度感染组的鱼所受胁迫较轻,在滋养体脱落后仍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而高浓度感染组鱼免疫因子的释放受到抑制或出现紊乱,即便在虫体脱落后,其体质也很难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褐菖 皮质醇 抗氧化酶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污漆中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梅承芳 陈进林 +7 位作者 田亚静 梁燕珍 梁慧君 马连营 孙国萍 许玫英 栾天罡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80,共15页
防污漆中的活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针对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但我国相关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综述了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背景、相关法... 防污漆中的活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针对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但我国相关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综述了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背景、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发展现状,针对环境风险评估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危害性评估中,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受试生物物种的选择原则、生态毒理数据的要求以及预测无效应浓度的推导方法和应用范围;在暴露评估中,系统阐述了活性物质在水环境中释放速率的计算及修正方法、环境浓度的预测模型、现有的暴露场景及其局限性等。本文以期为我国开展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污漆 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 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预测无效应浓度 预测环境浓度 统计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畜养殖场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世春 李青 贺竹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91,共5页
抗生素作为禽畜疾病预防及治疗药物、生长促进剂、饲料添加剂等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并进入环境,造成了环境中抗性耐药菌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日益增加,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 抗生素作为禽畜疾病预防及治疗药物、生长促进剂、饲料添加剂等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并进入环境,造成了环境中抗性耐药菌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日益增加,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工作以珠海某些养殖场及周边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ARGs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研究了养殖场土壤细菌DNA中9种四环素抗性基因存在和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所研究的9种四环素抗性基因中除tetD之外,其他8种抗性基因(tetA、tetB、tetC、tetG、tetL、tetO、tetQ和tetX)均可检出,其中tetG的样本检出率达到94%;另外,对其中常见的4种ARGs(tetA、tetC、tetG和tetX)的荧光实时定量PCR定量结果显示,在这4种基因中,以tetC在样品中的丰度最高,tetG次之。在16个土壤采样点中发现,tetC和tetG的copies/g DNA达到108量级均占50%,其他基因的copies/g DNA最低也能达到102~105之间,与北京某一养猪场周边土壤中抗性基因含量相当,有些甚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抗性基因 养殖场土壤 基因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卡菌特异性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依依 李安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47-51,共5页
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是危害中国南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由于该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对其分离鉴定造成诸多不便。文章根据诺卡菌16S~23S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诺卡... 诺卡菌(Nocardia seriolae)是危害中国南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由于该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对其分离鉴定造成诸多不便。文章根据诺卡菌16S~23S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诺卡菌特异性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设计的特异性PCR引物只能扩增出诺卡菌特异性片段,检出限为5 pg模板DNA。在此基础上研制了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对诺卡菌人工感染的大口黑鲈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试剂盒能从未出现明显发病症状的大口黑鲈组织中检出阳性片段,阳性率为100%,比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更加灵敏、快速且高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菌 ITS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防污漆中铜的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梅承芳 梁慧君 +5 位作者 周小翠 田亚静 邓桂荣 许玫英 栾天罡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为有效控制防污漆中杀生物活性物质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活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筛选环境友好型活性物质提供依据。以25种国产防污漆中的铜为评估对象,采用防污漆活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方法,分步进行暴露评... 为有效控制防污漆中杀生物活性物质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亟需开展活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为筛选环境友好型活性物质提供依据。以25种国产防污漆中的铜为评估对象,采用防污漆活性物质环境风险评估的针对性方法,分步进行暴露评估、危害性评估和风险表征。暴露评估采用海洋防污剂预测环境浓度模型(MAMPEC)中的港口、码头和开阔海域等典型暴露场景;危害性评估基于铜对淡水和海水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评估因子法;风险表征采用熵值法。结果表明,铜对全部水生生物和海水生物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2.8和2.3μg·L^(-1),藻类对铜最为敏感。除1种配方外,其余24种防污漆配方中铜的风险熵均小于1,可判定铜为"相对低风险"类活性物质,使用上述防污漆时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风险较小。铜在不同暴露场景中的环境风险分析表明其对水流交换较弱海域的码头造成的风险最大,其次是默认港口和码头,对于公海造成的风险最小。根据现有的评估结果,设计含铜型防污漆配方时,应使铜的释放速率不大于33.5μg·cm^(-2)·d^(-1),以避免对较封闭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风险评估 防污漆活性物质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典型暴露场景 环境预测浓度 预测无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TLR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刺激隐核虫感染时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乔玮 李言伟 李安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5-392,共8页
TLR3(Toll like receptor 3)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研究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中克隆得到TLR3 cDNA序列,全长为2937 bp,包括107bp的5′非编码区、100 bp的3′非编... TLR3(Toll like receptor 3)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研究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中克隆得到TLR3 cDNA序列,全长为2937 bp,包括107bp的5′非编码区、100 bp的3′非编码区和编码909个氨基酸的2730 bp的开放阅读框。TLR3全长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信号肽、18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1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胞内TIR结构域(IL-R1 homologous region)。同源比对显示,斜带石斑鱼TLR3与其他已报道硬骨鱼类的TLR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52%—6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TLR3在健康斜带石斑鱼的组织中具有较广的表达分布,其中在前脑、体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斜带石斑鱼后:在皮肤中TLR3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感染后第7天开始上调,并在第10天达到高峰;而在脾脏中,TLR3的表达量在感染6h时就显著上调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TLR3在抗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刺激隐核虫 TLR3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黄曲霉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剑青 王成成 +2 位作者 肖春华 陈国华 贺竹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不断发展的研究技术对黄曲霉RNA的提取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真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其内源性RNase活性常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以黄曲霉菌丝为材料,探讨了采用TES热酚法获得高质量总RNA的方法,并通过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RN... 不断发展的研究技术对黄曲霉RNA的提取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真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其内源性RNase活性常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以黄曲霉菌丝为材料,探讨了采用TES热酚法获得高质量总RNA的方法,并通过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RNA-Sequencing(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RNA进行了质量验证。结果显示,TES热酚法不但所用试剂价格低廉,该法所提取的RNA质量较高,其浓度、纯度和完整性均可满足RT-PCR、转录组测序的文库构建和高通量测序等对RNA要求较高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RNA提取 TES热酚法 RT—PCR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