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生物入侵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极大地威胁着生态系统健康,已造成很大的生态损失与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生物入侵的加剧,全球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可以为人们提供对入侵可能性和入侵...外来生物入侵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极大地威胁着生态系统健康,已造成很大的生态损失与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生物入侵的加剧,全球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可以为人们提供对入侵可能性和入侵方式更直接的信息,从而为管理者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最近20年间(1995—2014年)科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SCI-E)中数据,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国际研究现状,以便推动中国的生物入侵相关研究。为了全面掌握全球外来生物入侵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采用Bibexcel与TDA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去重后共获取5492篇文献。结果表明:近20年(1995—2014年)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刊文量呈现前缓后剧增的趋势,2008—2014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献数量急剧增加,2014年达到最高(511篇);美国发文量远超其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刊文量排名第5。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的研究论文影响力较大。刊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排名第10位。研究学科主要为昆虫学、农艺学、植物科学、生态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防治、风险评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控,以及生物入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方面。有关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的研究多集中于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未来要加强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的研究;要加强气候变化对外来生物物种特性的影响研究,更多关注入侵生物的生态控制与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今后长期有效地防控入侵生物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展开更多
在铜尾矿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生物结皮广泛存在并成为尾矿生态系统演替早期的重要阶段。本文采用乙炔原位还原法对藻类结皮、藻藓混合结皮和藓类结皮的生物固氮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显著提高了铜尾矿总氮含量,...在铜尾矿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生物结皮广泛存在并成为尾矿生态系统演替早期的重要阶段。本文采用乙炔原位还原法对藻类结皮、藻藓混合结皮和藓类结皮的生物固氮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显著提高了铜尾矿总氮含量,同时降低了铜的含量。(2)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固氮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藻藓混合结皮的生物固氮量最高,在N 4.36~30.39 kg hm2 a–1之间;藻类结皮和藓类结皮的固氮量分别为N 1.32~8.78、0~16.34 kg hm2 a–1。(3)生物固氮能力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的生物固氮量最高,春季次之,秋冬季节相对较低。(4)铜尾矿基质pH、NH4+-N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与生物固氮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容重、NO3--N和总铜等与生物固氮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展开更多
文摘外来生物入侵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极大地威胁着生态系统健康,已造成很大的生态损失与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生物入侵的加剧,全球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可以为人们提供对入侵可能性和入侵方式更直接的信息,从而为管理者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最近20年间(1995—2014年)科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SCI-E)中数据,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国际研究现状,以便推动中国的生物入侵相关研究。为了全面掌握全球外来生物入侵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采用Bibexcel与TDA文献计量工具,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去重后共获取5492篇文献。结果表明:近20年(1995—2014年)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刊文量呈现前缓后剧增的趋势,2008—2014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献数量急剧增加,2014年达到最高(511篇);美国发文量远超其它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刊文量排名第5。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的研究论文影响力较大。刊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美国农业部(USDA),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排名第10位。研究学科主要为昆虫学、农艺学、植物科学、生态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防治、风险评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控,以及生物入侵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方面。有关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危害与风险评估的研究多集中于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未来要加强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的研究;要加强气候变化对外来生物物种特性的影响研究,更多关注入侵生物的生态控制与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今后长期有效地防控入侵生物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文摘在铜尾矿生态系统自然恢复过程中,生物结皮广泛存在并成为尾矿生态系统演替早期的重要阶段。本文采用乙炔原位还原法对藻类结皮、藻藓混合结皮和藓类结皮的生物固氮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显著提高了铜尾矿总氮含量,同时降低了铜的含量。(2)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固氮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藻藓混合结皮的生物固氮量最高,在N 4.36~30.39 kg hm2 a–1之间;藻类结皮和藓类结皮的固氮量分别为N 1.32~8.78、0~16.34 kg hm2 a–1。(3)生物固氮能力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的生物固氮量最高,春季次之,秋冬季节相对较低。(4)铜尾矿基质pH、NH4+-N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与生物固氮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容重、NO3--N和总铜等与生物固氮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