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花背蟾蜍冬眠期几项生理常数间的关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化民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本文揭示了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前、后雌性和雄性之体长、胴体重、肝重、脂肪体重以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雌雄间差异显著,且冬眠期间雌性主要消耗物来自躯体和脂...
本文揭示了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前、后雌性和雄性之体长、胴体重、肝重、脂肪体重以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雌雄间差异显著,且冬眠期间雌性主要消耗物来自躯体和脂肪体,雄性来自躯体、肝脏和脂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冬眠
生理常数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恒河猴外周血液中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自然消长的观察
2
作者
吴军
胡黎娅
+3 位作者
赛白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对15只自然感染叶猴肝囊原虫的恒河猴进行连续90天的血检观察。结果表明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密度在猴外周血液中呈不规则、间歇性变化。在15只猴中,依感染程度的不同,其原上配子体密度的变化呈4种不同的趋势。在成熟配子体中雄配...
通过对15只自然感染叶猴肝囊原虫的恒河猴进行连续90天的血检观察。结果表明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密度在猴外周血液中呈不规则、间歇性变化。在15只猴中,依感染程度的不同,其原上配子体密度的变化呈4种不同的趋势。在成熟配子体中雄配子体所占的百分比明显小于雌配子体,其变化也呈无规则,间歇性,并与配子体总密度的变化无相关性。部分感染猴出现“自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叶猴肝囊原虫
配子体
自然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疟药物试验中的初步应用
3
作者
吴军
洪佳冬
+2 位作者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方法 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动物体内的溶血反应 ,采用多次部分换血的方法。结果 在此模型中 ,恶性疟原虫分别在猕猴体内存活 2 1天以上 ;最高感染率分别为 8 6 %、10 6 %和 6 4%...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方法 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动物体内的溶血反应 ,采用多次部分换血的方法。结果 在此模型中 ,恶性疟原虫分别在猕猴体内存活 2 1天以上 ;最高感染率分别为 8 6 %、10 6 %和 6 4%。在应用此模型进行的抗疟药杀虫试验中 ,猴服用蒿甲醚 4h后 ,原虫感染率由 4 6 %迅速下降到 0 5 % ;2 4h后 ,原虫消失。结论 恶性疟原虫可以在免疫抑制的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中较好地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动物模型
换血
抗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背蟾蜍冬眠期几项生理常数间的关系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化民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寄生虫研究室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文摘
本文揭示了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前、后雌性和雄性之体长、胴体重、肝重、脂肪体重以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雌雄间差异显著,且冬眠期间雌性主要消耗物来自躯体和脂肪体,雄性来自躯体、肝脏和脂肪体。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冬眠
生理常数
相关
Keywords
Bufo raddei hibernation Physiologic constant cerrelation regression
分类号
Q959.530.5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河猴外周血液中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自然消长的观察
2
作者
吴军
胡黎娅
赛白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机构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寄生虫研究室
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6,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委研究经费资助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文摘
通过对15只自然感染叶猴肝囊原虫的恒河猴进行连续90天的血检观察。结果表明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密度在猴外周血液中呈不规则、间歇性变化。在15只猴中,依感染程度的不同,其原上配子体密度的变化呈4种不同的趋势。在成熟配子体中雄配子体所占的百分比明显小于雌配子体,其变化也呈无规则,间歇性,并与配子体总密度的变化无相关性。部分感染猴出现“自愈”现象。
关键词
恒河猴
叶猴肝囊原虫
配子体
自然消长
Keywords
Macaca mulatta, Hepatocystis semnopitheci, Gametocyte, Growing
分类号
R53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疟药物试验中的初步应用
3
作者
吴军
洪佳冬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机构
中山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寄生虫
学
研究室
广东药
学院
寄生虫
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基金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96055806)
文摘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方法 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动物体内的溶血反应 ,采用多次部分换血的方法。结果 在此模型中 ,恶性疟原虫分别在猕猴体内存活 2 1天以上 ;最高感染率分别为 8 6 %、10 6 %和 6 4%。在应用此模型进行的抗疟药杀虫试验中 ,猴服用蒿甲醚 4h后 ,原虫感染率由 4 6 %迅速下降到 0 5 % ;2 4h后 ,原虫消失。结论 恶性疟原虫可以在免疫抑制的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中较好地生长发育。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动物模型
换血
抗疟药
Keywords
Plasmodium falciparum
Macaca mulatta
Animal model
Replacement transfusion
Antimalarial
分类号
R531.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978.6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花背蟾蜍冬眠期几项生理常数间的关系
周化民
《四川动物》
CSCD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恒河猴外周血液中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自然消长的观察
吴军
胡黎娅
赛白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疟药物试验中的初步应用
吴军
洪佳冬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