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背蟾蜍冬眠期几项生理常数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化民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本文揭示了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前、后雌性和雄性之体长、胴体重、肝重、脂肪体重以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雌雄间差异显著,且冬眠期间雌性主要消耗物来自躯体和脂... 本文揭示了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前、后雌性和雄性之体长、胴体重、肝重、脂肪体重以及生殖腺重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雌雄间差异显著,且冬眠期间雌性主要消耗物来自躯体和脂肪体,雄性来自躯体、肝脏和脂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冬眠 生理常数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外周血液中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自然消长的观察
2
作者 吴军 胡黎娅 +3 位作者 赛白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对15只自然感染叶猴肝囊原虫的恒河猴进行连续90天的血检观察。结果表明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密度在猴外周血液中呈不规则、间歇性变化。在15只猴中,依感染程度的不同,其原上配子体密度的变化呈4种不同的趋势。在成熟配子体中雄配... 通过对15只自然感染叶猴肝囊原虫的恒河猴进行连续90天的血检观察。结果表明叶猴肝囊原虫配子体密度在猴外周血液中呈不规则、间歇性变化。在15只猴中,依感染程度的不同,其原上配子体密度的变化呈4种不同的趋势。在成熟配子体中雄配子体所占的百分比明显小于雌配子体,其变化也呈无规则,间歇性,并与配子体总密度的变化无相关性。部分感染猴出现“自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叶猴肝囊原虫 配子体 自然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疟药物试验中的初步应用
3
作者 吴军 洪佳冬 +2 位作者 黄建成 何建国 江静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方法 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动物体内的溶血反应 ,采用多次部分换血的方法。结果 在此模型中 ,恶性疟原虫分别在猕猴体内存活 2 1天以上 ;最高感染率分别为 8 6 %、10 6 %和 6 4%...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免疫抑制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方法 应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动物体内的溶血反应 ,采用多次部分换血的方法。结果 在此模型中 ,恶性疟原虫分别在猕猴体内存活 2 1天以上 ;最高感染率分别为 8 6 %、10 6 %和 6 4%。在应用此模型进行的抗疟药杀虫试验中 ,猴服用蒿甲醚 4h后 ,原虫感染率由 4 6 %迅速下降到 0 5 % ;2 4h后 ,原虫消失。结论 恶性疟原虫可以在免疫抑制的多次部分换血猕猴模型中较好地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动物模型 换血 抗疟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