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基因转化早期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霞 黄学林 +2 位作者 李哲 陈云凤 李筱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2,共5页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 30 1的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inoculation)转化“6 4 1”香蕉 (MusaAAACavendishsubgroupcv.6 4 - 1)的薄片外植体 ,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 ,对转化早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EHA10 5较适合于介导转化。将薄片置于固体高渗培养基上培养 4h后 ,通过真空减压法使农杆菌接种于其上 ,获得了较高的瞬时表达率 (41 6 7% ) ,是对照 (8 33% )的 5倍 ,农杆菌悬液稀释 5倍用于转化较好 ,共培养 3d为宜。薄片外植体越靠近根部 ,瞬时表达率越高。而外植体预培养会降低瞬时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香蕉 基因转化 瞬时表达 转基因植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基因aroAM12及抗虫基因Bts1m的转基因棉株 被引量:40
2
作者 赵福永 谢龙旭 +1 位作者 田颖川 徐培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构建了一种新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AM12 s1m ,其上携带有通过基因优化 (geneshuffling)技术获得的抗草甘膦突变基因 (aroAM12 )和抗虫人工合成重组Bt基因 (Bts1m)。aroAM12基因表达由CaMV35S启动子控制 ,Bts1m基因表达由2E 35S启动子和... 构建了一种新的植物高效表达载体pAM12 s1m ,其上携带有通过基因优化 (geneshuffling)技术获得的抗草甘膦突变基因 (aroAM12 )和抗虫人工合成重组Bt基因 (Bts1m)。aroAM12基因表达由CaMV35S启动子控制 ,Bts1m基因表达由2E 35S启动子和Ω因子控制。以棉花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roAM12和Bts1m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2 1中 ,以aroAM12基因作为选择标记 ,草甘膦为选择剂直接筛选获得 5 2棵再生植株。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再生植株均整合有aroAM12基因 ,其中 38棵植株同时整合有aroAM12和Bts1m基因。Northernblot、Westernblot分析进一步证明整合到植株中的两个基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进行了有效表达。离体叶片草甘膦抗性和虫试实验证明 ,获得的转基因棉花对草甘膦和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草甘膦 aroAM12基因 Bts1m基因 选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番木瓜的抗病性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9
3
作者 叶长明 魏祥东 +2 位作者 陈东红 蓝崇钰 朱利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 对T1代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RP)突变体基因的两个番木瓜株系,进行了抗病性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番木瓜对PRV抗性达到高抗或免疫,目的基因RP遗传至转基因后代并在RNA水平表达,PCR可检测到CaMV35S启动子序列、标记基因NPT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抗病性 检测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苜蓿体胚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4
作者 黎茵 黄学林 +2 位作者 肖洁凝 黄霞 李筱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1,85,共4页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301(带有受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转化晋南苜蓿MedicagosativaL cv Jinnan的体胚组织,发现负压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可达35%),3批共158个体胚切块的转化...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301(带有受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转化晋南苜蓿MedicagosativaL cv Jinnan的体胚组织,发现负压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可达35%),3批共158个体胚切块的转化实验共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15株,经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证实GUS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在芽、叶片、叶柄和根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土壤栽培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Medicago SALIVA L 转化 农杆菌 体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16S rRNA基因的RFLP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立南 周惠 +3 位作者 陈月琴 罗硕 蓝崇钰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1,共5页
“传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通过不依赖于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将渗滤液中古细菌的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选择性地扩增出来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古细菌16S rDNA的遗传变异性通过RFLP分析(限制性内切... “传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通过不依赖于培养的分析而获得。将渗滤液中古细菌的16S rRNA基因片断(16S rDNA)选择性地扩增出来并用于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文库内古细菌16S rDNA的遗传变异性通过RFLP分析(限制性内切酶Hha Ⅰ和HaeⅢ)而得到。80个随机选出的古细菌rDNA克隆子被划分为29个不同的RFLP型(组),其中最大的5个型共占所有被分析克隆子的53%左右,而其余24个型的丰度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其中16个型更仅含有1个克隆子。有关结果表明,对克隆16S rDNA片断的RFLP分析是评估复杂厌氧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垃圾填埋场 古细菌 16S RRNA基因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和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雅平 陈云凤 +2 位作者 陈启助 黄霞 黄学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1-427,共7页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与大蕉(Musa ABB cv. Dongguandajiao)抗枯萎病的关系,利用 RT-PCR 和 RACE技术克隆了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全长 cDNA。此 cDNA 长 1 300 bp,包含一个长为 1 191 bp,编码 397 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 为了研究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与大蕉(Musa ABB cv. Dongguandajiao)抗枯萎病的关系,利用 RT-PCR 和 RACE技术克隆了大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全长 cDNA。此 cDNA 长 1 300 bp,包含一个长为 1 191 bp,编码 397 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 PAL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89%,将此基因命名为 M-PAL。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大蕉中存在一个包含 4-5 个 PAL基因的基因家族,将此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ET32(a+)中,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大小与推导的相一致,并且表达的蛋白质表现出 PAL 酶活性。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 4 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 sp. cubense (FOC) race 4 )后大蕉叶片中 M-PAL基因的转录谱进行研究表明,在接种枯萎病菌后,M-PAL基因在叶片中的转录水平提高,因此推测 M-PA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香蕉枯萎病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蕉 苯丙氨酸解氨酶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1-3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陆幸妍 盛节 +1 位作者 张添元 罗进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5,共3页
将人纤溶酶原kringle 1- 3 (K1- 3)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 - 17b ,获得重组质粒pET -K13 ,转化E coliBL2 1(DE3) ,在IPTG诱导下 ,人纤溶酶原K1- 3基因在E coliBL2 1(DE3,pET -K13)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表... 将人纤溶酶原kringle 1- 3 (K1- 3)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 - 17b ,获得重组质粒pET -K13 ,转化E coliBL2 1(DE3) ,在IPTG诱导下 ,人纤溶酶原K1- 3基因在E coliBL2 1(DE3,pET -K13)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2 4%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存在 ,Westernblot证明重组蛋白对人纤溶酶原抗血清有特异免疫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溶酶原K1-3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WESTERN BLOT 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胞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序列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峰 王宏斌 王金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了长度为698bp的编码水稻细胞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Cu/Zn-SOD)。序列分析表明其覆盖基因完整编码框,编码由1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它与玉米(Zea maize)Cu/Zn-SOD基因... 以水稻(Oryza sativa)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通过RT-PCR克隆了长度为698bp的编码水稻细胞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OsCu/Zn-SOD)。序列分析表明其覆盖基因完整编码框,编码由1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它与玉米(Zea maize)Cu/Zn-SOD基因序列的相似率为88%。TargetP和ChloroP预测编码蛋白N端无信号肽序列,且此编码区段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利用Swiss-Model站点预测OsCu/Zn-SOD三维结构,并分析其铜锌离子结合位点的结构。RT-PCR结果表明OsCu/Zn-SOD在水稻不同品种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差异,OsCu/Zn-SOD在Cpslo17的分裂旺盛的幼嫩组织如幼穗、开花期花序和未成熟种子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叶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愈伤组织中表达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序列分析 基因组结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总DNA的制备及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志祥 程度 李宝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1-713,共3页
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为多糖含量较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总DNA,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高质量灰树花总DNA及构建灰树花基因组文库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灰树花总DNA,经Sau3AⅠ酶切后,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可得到2×105个转化子/50... 灰树花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为多糖含量较高,较难获得高质量的总DNA,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备高质量灰树花总DNA及构建灰树花基因组文库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灰树花总DNA,经Sau3AⅠ酶切后,用于构建基因组文库,可得到2×105个转化子/50mg,平均插入片段为14kb。为下一步克隆灰树花中的基因以及进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DNA提取 基因组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医学主要进展的预测——以人类后基因组研究为主要特征的医学革命时代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宝健 刘秋云 +1 位作者 李刚 何康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取得革命性飞跃性进展的时代,同时也是医学上取得伟大进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功能基因组即后基因组时代为主要特征而发展的,作者从21世纪人类功能基因组将取得的进展;治疗着眼于基因水平;诊断学上的革命;基因治疗...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取得革命性飞跃性进展的时代,同时也是医学上取得伟大进展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功能基因组即后基因组时代为主要特征而发展的,作者从21世纪人类功能基因组将取得的进展;治疗着眼于基因水平;诊断学上的革命;基因治疗将取得的成功;未来医学将把保健、预防、治疗、康复视为整体加以安排;新型有效药物将大量涌现;中医药将取得现代化的发展;人体报废的组织及器官的修复和更替置换;老年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寿命的延长以及其它有关问题等十个方面预测了21世纪医药学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未来医药学发展提供了轮廓,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科学发展 功能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矮化突变体G蛋白α亚基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费小雯 邓晓东 +2 位作者 王永胜 刘良式 徐增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利用γ-Co60辐射诱发水稻特光矮-2(Oryza sativa L.cv.TGA-2)产生变异,获得一种稳定遗传的新型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dwarf69和TGA-2及其杂交后代F1、F2、F3成熟期的株高数据表明矮化表型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dwar... 利用γ-Co60辐射诱发水稻特光矮-2(Oryza sativa L.cv.TGA-2)产生变异,获得一种稳定遗传的新型水稻矮化突变体dwarf69。dwarf69和TGA-2及其杂交后代F1、F2、F3成熟期的株高数据表明矮化表型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dwarf69和TGA-2的G蛋白α亚基基因(Rice G protein alpha-subunit,RGA)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只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但RGA在野生型TGA-2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突变体dwarf69中的表达量。对矮化突变体dwarf69和野生型TGA-2的RGA基因5'上游区的序列分析表明,dwarf69 RGA 5'上游区比TGA-2RGA 5'上游区多出1 076 bp。首次报道水稻矮化突变体中的RGA 5'上游区序列与其野生种的RGA 5'上游区序列存在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化突变体 G蛋白α亚基 5’上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抑制素酵母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及产物纯化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江雪 符武钊 +2 位作者 张添元 罗进贤 吴群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用 30升发酵罐研究了内皮细胞抑制素 (EDN)酵母工程菌P .pastorisGS115 (pPIC9K EDN)的高密度发酵工艺 ,摸索出发酵培养基 ,pH ,诱导时间等对菌体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根据所确定的最适条件进行发酵 ,通过补料和甲醇诱导 4 8h后 ,工程... 用 30升发酵罐研究了内皮细胞抑制素 (EDN)酵母工程菌P .pastorisGS115 (pPIC9K EDN)的高密度发酵工艺 ,摸索出发酵培养基 ,pH ,诱导时间等对菌体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根据所确定的最适条件进行发酵 ,通过补料和甲醇诱导 4 8h后 ,工程菌GS115 (pPIC9K EDN)生物量的A60 0 值达到 2 5 0 ,分泌量为 15 0mg L .发酵液经StreamlineSP ,SepharoseSPFF离子交换柱和Sepharose HeparinHiTrap亲和柱纯化 ,产物纯度达 97%以上 ,回收率为 6 0 % .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 ,酵母工程菌GS115 (pPIC9K EDN)表达的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具有天然EDN的免疫原性 .MTT法和抑癌实验结果显示 :纯化产物能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并能抑制移植于小鼠的黑色素瘤的生长 ,其平均抑瘤率是 94 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抑制素 酵母工程菌 发酵 产物 纯化 毕赤酵母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4转基因番木瓜遗传性和果实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祥东 蓝崇钰 +1 位作者 卢志菁 叶长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301-3306,共6页
对T4代转基因番木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番木瓜均为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突变体基因(RP),且对PRV抗性达到了高抗或免疫,RP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能稳定遗传至后代并在RNA水平上表达.在田间种... 对T4代转基因番木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转基因番木瓜均为转番木瓜环斑病毒(PRV)复制酶突变体基因(RP),且对PRV抗性达到了高抗或免疫,RP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能稳定遗传至后代并在RNA水平上表达.在田间种植时,转基因木瓜的生长状况普遍好于普通番木瓜,尤其在生长后期(10月以后),普通番木瓜100%发病(大规模种植时),而大部分(约91.8%)转基因植株生长良好,果实较多且表面光洁、基本上无环斑.与非转基因亲本相比,T4代转基因番木瓜的果实长度增加2.6%~5%,果实直径变小0.6%~1.5%,果肉厚度增加了12%~15%,因而果实形状与亲本相近或更好,且信用价值更高.转基因番木瓜果实中水分、蛋白质、氮、脂肪、还原性糖、维生素A、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对照都无显著性差异,即转基因番木瓜与亲本具有实质等同性,这表明转入的外源基因对番木瓜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分子检测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定位序列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烟草中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竹梅 李华平 +4 位作者 陈谷 黄定华 李志芳 刘荣维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活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检出 ,因而近年已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用作报告基因 ,这样可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活体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定位序列对改良 gf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将...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可在活组织或细胞中直接检出 ,因而近年已在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用作报告基因 ,这样可在植物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活体筛选和鉴定。本研究利用线粒体定位序列对改良 gfp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将GFP直接在细胞质中大量表达会对植物细胞产生毒性 ,从而影响植物细胞的分化 ,而将其定位在线粒体中 ,则从转化细胞产生植株的频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定位序列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植物 烟草 基因表达 荧光强度 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RT-PCR克隆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15
作者 王峰 黄璐圆 +2 位作者 王宏斌 刘兵 王金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9,共7页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用一步法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了一个长度为1118bp的编码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OsMP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编码由36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它与玉米、...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用一步法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了一个长度为1118bp的编码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OsMP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编码由36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它与玉米、大豆、Lotusjaponicus、Betulapendula、拟南芥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为93.5%,85.6%,83.8%,83.7%,81.1%。氨基酸疏水谱分析显示它有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6个跨膜结构域。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N端富含精氨酸(Arginine)、丙氨酸(Alanine)和丝氨酸(Serine)。iPSORT预测其蛋白N端具有定位于线粒体的信号肽序列,进一步分析表明此编码区段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RT-PCR结果表明,OsMPT基因在水稻两个亚种粳稻和籼稻的叶片中均有表达,在Cpslo17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都有高水平表达。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将为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磷转运蛋白 序列分析 基因组结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umstatin基因的克隆、表达和抗体制备
16
作者 顾取良 罗进贤 +1 位作者 张添元 官文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189-192,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肺cDNA文库中扩增tumstatin基因编码序列,克隆至pET_3c载体构建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_3c_tum,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经SDS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分离、切胶回收后免疫新西...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肺cDNA文库中扩增tumstatin基因编码序列,克隆至pET_3c载体构建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pET_3c_tum,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经SDS_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分离、切胶回收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ELISA效价高达1∶1000的特异性兔抗人tumstatin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抑素 基因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表达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17
作者 陆幸妍 张添元 罗进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35-837,841,共4页
目的:研究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K1-3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构建含K1-3基因的表达载体pBV-K13;转化E.coliDH5α;热诱导表达菌株E.coliDH5α(pBV-K13)的K1-3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溶解、复性和纯化后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C... 目的:研究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K1-3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构建含K1-3基因的表达载体pBV-K13;转化E.coliDH5α;热诱导表达菌株E.coliDH5α(pBV-K13)的K1-3基因表达;表达产物经溶解、复性和纯化后进行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活性分析和小鼠B16黑色素瘤抑制实验。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K1-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对人纤溶酶原抗血清具有特异免疫活性,并抑制CAM毛细血管生成及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结论:原核表达的K1-3蛋白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溶酶原K1-3基因 基因克隆和表达 血管生成抑制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无气室孵育法 被引量:37
18
作者 贺国安 罗进贤 +2 位作者 张添元 陈宏 孙慈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对传统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方法进行改进。将孵育6d的鸡胚去掉气室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到CAM上,用无菌透明胶封口,继续孵育2~3d,去掉封口暴露CAM,用甲醇/丙酮等体积混合液室温固定10min后进行观察,结果鸡胚血管网完好无损,样品作用效... 对传统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方法进行改进。将孵育6d的鸡胚去掉气室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到CAM上,用无菌透明胶封口,继续孵育2~3d,去掉封口暴露CAM,用甲醇/丙酮等体积混合液室温固定10min后进行观察,结果鸡胚血管网完好无损,样品作用效果显示明显,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具有操作简单,鸡胚存活率高,样品效果显示更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 肿瘤防治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 无气室孵育法 血管能抑素 CAM法 血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特有细菌类群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19
作者 戴欣 周惠 +2 位作者 蔡创华 周世宁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4,共4页
通过构建 16SrRNA基因文库对中国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将获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结果发现来自海洋沉积物的未能培养的微生物往往组成一簇 ,并与现已获培养并鉴... 通过构建 16SrRNA基因文库对中国南海南沙海区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将获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进行相似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结果发现来自海洋沉积物的未能培养的微生物往往组成一簇 ,并与现已获培养并鉴定的微生物自然分开 ,这一现象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沙 海洋沉积物 特有细菌类群 16S RRNA基因 细菌多样性 聚类分析 海洋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抗冻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党权 刘兵 +2 位作者 范云 何炎明 王金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pET - 11a为载体构建了胡萝卜抗冻蛋白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菌株BL2 1(DE3,pLysS)中成功地进行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 80 0。经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包涵体经... 以pET - 11a为载体构建了胡萝卜抗冻蛋白非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菌株BL2 1(DE3,pLysS)中成功地进行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 80 0。经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包涵体经各种缓冲液洗涤纯化、溶解、复性和超滤浓缩后 ,经SDS -PAGE电泳检测 ,纯度达单一带水平。生物学活性研究表明 ,重组表达的胡萝卜抗冻蛋白具有很强的热滞活性和提高细菌耐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 抗冻蛋白 表达 包涵体 诱导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