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7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山大学“逸仙试验班”8年回眸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金发 邓少芝 +3 位作者 陈慧 吴晓枫 何素敏 徐小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24,31,共5页
2006年中山大学组建了逸仙试验班,探索优秀本科生培养的新机制。2006—2010年先后招收5届本科生,至2014年6月,5届试验班学生毕业。在试验班的8年教学探索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做法,如本—(硕)博贯通培养、弹性选课、导师—导学制、弹性... 2006年中山大学组建了逸仙试验班,探索优秀本科生培养的新机制。2006—2010年先后招收5届本科生,至2014年6月,5届试验班学生毕业。在试验班的8年教学探索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做法,如本—(硕)博贯通培养、弹性选课、导师—导学制、弹性选专业等,为中山大学相关学科的拔尖学生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仙试验班 拔尖学生 人才培养 导学-导师制 弹性选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2
作者 林浩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由加拿大动物学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水产学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与赞助的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1... 由加拿大动物学会、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水产学会、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与赞助的鱼类生理学、鱼类毒理学和渔业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16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理学 养殖鱼类 渔业管理 资源管理 国际学术会议 毒理学 毒物学 基础医学 中山大学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广州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校园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欣 廖庆玉 徐润林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77-84,共8页
研究报道了中山大学校园内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等,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对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群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做了比较。结果共观察到原生动物7纲,16... 研究报道了中山大学校园内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类群、丰度、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等,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对各种类的功能营养类群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做了比较。结果共观察到原生动物7纲,16目37属78种。统计学结果表明:5种树皮上原生动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表现为从中等不相似到极不相似;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白千层树皮上的原生动物多样性普遍较低,而大王椰树皮上的原生动物多样性似乎是最高的。结合原生动物的食性,结果显示5种树皮上食菌和碎屑者组成第一大功能营养类群,食藻者的种类数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动物 群落特征 树皮 气生藻类 地衣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贺竹梅 李华平 +2 位作者 李宝健 李志芳 黄定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6,共4页
近年来,随着水母Aequoreavictoria来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在各种异源细胞,如细菌、霉菌、线虫、酵母、果蝇、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中的表达,G... 近年来,随着水母Aequoreavictoria来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在各种异源细胞,如细菌、霉菌、线虫、酵母、果蝇、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中的表达,GFP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物在生物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应用 基因表达 基因定位 病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核算——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雪婷 罗丽娟 +2 位作者 曾雪兰 张远 栾天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湛江市的海水养殖面积3.7万hm^(2),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对其进行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核算,为湛江市未来开展渔业碳汇交易,服务国家碳中和需求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实地调查以及实验室分析检测获... 湛江市的海水养殖面积3.7万hm^(2),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对其进行海水贝藻养殖碳汇核算,为湛江市未来开展渔业碳汇交易,服务国家碳中和需求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实地调查以及实验室分析检测获得湛江市本土贝藻碳汇核算的关键性基础数据,并基于贝藻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精准评估湛江市海水贝藻养殖碳汇能力。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湛江市海水养殖贝藻碳汇总量(以CO_(2)计)为155436 t,其中贝类155359 t,藻类77 t。按照我国目前蓝碳交易市场中CO_(2)交易价格,湛江市贝类和藻类碳汇创造的经济价值为1648万元。综合贝藻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方法,湛江市贝类净碳汇为135176 t,藻类为39 t。由此可见,湛江市具有较高的海水贝藻养殖碳汇能力,能带来可观的减排经济效益,为我国实现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完成“双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碳 碳汇 生命周期评价 双壳贝类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ISPR/Cas9技术对五指山猪GHRHR基因的编辑
6
作者 王文涛 张思佳 +9 位作者 何鑫淼 陈诗怡 吴赛辉 张冬杰 陈瑶生 丛佩清 亓美玉 田明 刘娣 何祖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2,共9页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表达于垂体细胞表面,调节垂体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深入了解GHRHR对五指山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CRISPR-ctRNP体外酶切试验,筛选出切割效率达27.3%的1条gRNA用于构建CRISP...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表达于垂体细胞表面,调节垂体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对动物生长发育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为深入了解GHRHR对五指山猪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CRISPR-ctRNP体外酶切试验,筛选出切割效率达27.3%的1条gRNA用于构建CRISPR/Cas9表达载体。转染五指山猪肾细胞后,经流式分选富集到编辑效率高达100%的细胞群体作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再将250枚克隆胚胎转移至5头代孕母猪输卵管中,最终1头代孕母猪成功妊娠,分娩3头克隆仔猪均为GHRHR双等位基因编辑个体;编辑均导致GHRHR基因产生移码突变,可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丧失生物学功能。最终仅有1头GHRHR编辑五指山猪存活,该个体60日龄时,体质量较野生型个体平均体质量下降23.4%。研究结果在五指山猪中实现GHRHR基因高效编辑,为培养微型宠物猪及解析GHRHR的调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基因编辑猪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电镜负染技术的生物安全评估
7
作者 李红梅 卢溱泓 +4 位作者 李锶铎 李茵茵 张佳敏 张勤奋 何键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0,共8页
负染技术在微生物的透射电镜观察中至关重要,但其伴随的生物安全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负染制样过程中样品泄露的具体环节及其潜在风险,现有研究尚缺乏明确界定。本研究针对细菌与病毒样品,全面系统地评估了负染制样流程中可能... 负染技术在微生物的透射电镜观察中至关重要,但其伴随的生物安全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负染制样过程中样品泄露的具体环节及其潜在风险,现有研究尚缺乏明确界定。本研究针对细菌与病毒样品,全面系统地评估了负染制样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泄露风险点及其对生物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接触样品的器具构成了污染的主要来源,需特别加强防护与管理;透射电镜的真空环境及高能电子束的辐照作用均展现出了显著的样品灭活效果,尤其是当二者协同作用时,效果更为显著,从而有效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微生物样品负染技术生物安全性的认知,还为构建更加科学、严谨且安全的微生物样品负染操作规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染技术 生物安全 细菌 病毒 电子束辐照 真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楚英 孙彩云 +2 位作者 许佳玲 陈笑霞 张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科研视野,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科教融合 生物科学 综合实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LC-QTOF-MS/MS分析噁唑酰草胺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9
作者 罗剑文 钟创光 +6 位作者 刘羿飞 黄欣如 黄昆 彭霏 殷梓宁 何昀泽 张以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技术,以黄粉虫幼虫(Tenebrio molitor)作为模式生物,探索了一种在缺乏全面代谢物标准品的情况下发现和积累噁唑酰草胺(metamifop)代谢物色谱-质谱特征数据的新方法,并构建出噁唑酰草胺在黄粉虫中的代谢途径。研究显示从连续15 d定量摄食含噁唑酰草胺2 mg/g药饵的黄粉虫粪便提取物中发现了21种代谢产物,包括14种Ⅰ相代谢产物和7种Ⅱ相代谢产物。在Ⅰ相代谢产物中除单氧化噁唑酰草胺、精噁唑禾草酸、6-CBO、HPFMPA、HPPA和HFMPA已报道外,其余8种均为首次在生物体内发现。并发现这些I相代谢产物至少通过与氨基酸结合、与葡萄糖硫酸酯结合以及与硫酸酯结合3种途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Ⅱ相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10
作者 贾旭东 李锶铎 +2 位作者 于宏洋 张勤奋 何键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是一种典型的甲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对人类及多种哺乳动物构成潜在的感染威胁。然而当前针对SFV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相对不足,限制了对其在病毒-宿主互作、入侵机制以及病...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是一种典型的甲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对人类及多种哺乳动物构成潜在的感染威胁。然而当前针对SFV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相对不足,限制了对其在病毒-宿主互作、入侵机制以及病毒颗粒组装与成熟过程的认知。本研究采用冷冻电镜技术对SFV成熟颗粒的三维结构进行了高精度解析,并系统分析了囊膜蛋白E1和E2上的N-糖基化位点及二硫键,揭示了这些结构特征在维持病毒蛋白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对于阐明SFV的生物学特性、推动抗病毒药物研发及优化疫苗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 甲病毒 N-糖基化 二硫键 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前处理在流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映霞 孙彩云 +3 位作者 王子骏 童献 朱颖 刘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8,共4页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相关课程往往忽视样本前处理环节的教学。为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流式细胞术,在“鱼类生理与研究技术”和“细胞生物学”课程现有的流式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组织解离制备单细胞悬液的样本前处理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 传统的流式细胞术相关课程往往忽视样本前处理环节的教学。为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流式细胞术,在“鱼类生理与研究技术”和“细胞生物学”课程现有的流式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组织解离制备单细胞悬液的样本前处理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环节。该改进完善了教学内容,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掌握全流程实验技术,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与数据质量,使学生能够独立开展相关实验。这一举措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前处理 流式细胞术 实验教学 组织 单细胞悬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生殖生长调控与良种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士琰 林嘉琪 +5 位作者 李美惠 苏玉芹 李水生 李桂峰 林浩然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鳜鱼分布在东亚国家,是我国主要养殖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鳜鱼生殖生长遗传基础被逐步揭示。研究人员在鳜鱼中开发了性别染色体分子标记,实现了性别控制育种;开展了细胞工程育种,获得多倍体鱼;... 鳜鱼分布在东亚国家,是我国主要养殖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鳜鱼生殖生长遗传基础被逐步揭示。研究人员在鳜鱼中开发了性别染色体分子标记,实现了性别控制育种;开展了细胞工程育种,获得多倍体鱼;进行生长选育和饲料驯化,培育出了多个鳜鱼优良新品种。本文结合自己研究团队的工作,对鳜鱼生殖生长调控机制和良种培育技术进行了总结整理,并讨论了遗传育种方法的应用现状,以期为鳜鱼乃至经济鱼类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性别决定 生殖生长 良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茵茶的植物分类学地位
13
作者 叶创兴 韦中铭 黄寰 《广东茶业》 2025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以采集的野生、野生移植、扦插、嫁接的红茵标本为依据,对红茵进行植物学描述,并以张宏达所著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为依据,比对红茵特征与茶组、茶系的分类特征,以及红茵特征与后生山茶亚属、毛蕊茶组、长尾毛蕊茶的分类特征... 本文以采集的野生、野生移植、扦插、嫁接的红茵标本为依据,对红茵进行植物学描述,并以张宏达所著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为依据,比对红茵特征与茶组、茶系的分类特征,以及红茵特征与后生山茶亚属、毛蕊茶组、长尾毛蕊茶的分类特征,认定红茵属于山茶属、茶组、茶系中可饮用的“茶”。将红茵鉴定为后生山茶亚属、毛蕊茶组的长尾毛蕊茶是不当的,“凤凰水仙是红茵演化而来的”及相关观点缺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茵 茶组 茶系 长尾毛蕊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茶为什么是茶叶植物的一个新种?
14
作者 叶创兴 郑永球 +2 位作者 韦中铭 黄寰 张蕾 《广东茶业》 2025年第3期21-23,共3页
本文以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为指导,详细阐明了新种凤凰茶(Camellia fenghuangshanica Ye et Zheng)命名的过程,合格发表和有效发表的条件,以及命名的优先权问题。
关键词 凤凰茶 新种 命名 发表 优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赤潮有毒甲藻链状-塔马亚历山大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月琴 屈良鹄 +2 位作者 曾陇梅 齐雨藻 郑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catenella和Alexandrium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 以核糖体rDNAITS为分子指标,采用RFLP及序列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Alexandriumcatenella和Alexandriumtamarense进行分析和鉴定,并通过与日本海域不同海区A.tenella和A.tamarense的比较,得出A.catenella或A.tamarense的不同地理株的种内个体间ITS区序列非常相似,而种间序列则有显著差异,表明了ITS区用于不同海区A.catenella和A.tamarense种间鉴定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可看出,ITS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海洋微藻种的界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红潮 有毒甲藻 分子鉴定 微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有毒塔玛亚历山大藻的分子地理标记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月琴 邱小忠 +3 位作者 屈良鹄 曾陇梅 齐雨藻 郑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聚合酶键扩增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对1992年5月和1994年间月采自中国南海大鹏湾、大亚湾、香港海域的赤潮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8个不同地理株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Ss-rDNA)进行分析,并与北... 采用聚合酶键扩增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对1992年5月和1994年间月采自中国南海大鹏湾、大亚湾、香港海域的赤潮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8个不同地理株的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Ss-rDNA)进行分析,并与北美、西欧等地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南海的塔玛亚历山大藻缺少B基因,这与北美等地的塔玛亚历山大藻(包括有毒和无毒株)不同,而与西欧、澳洲等地的有毒和无毒株相似,提示B基因的存在可以作为一种分子地理标记而不是藻种有毒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分子地理标记 南海 有毒藻 红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渣有机肥对大豆结瘤及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李子东 孙琪 +2 位作者 谢致平 王琰 刘可星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为探究烟渣有机肥对大豆结瘤及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对大豆接种4种根瘤菌,发现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是最佳的接种菌株,相较对照组该菌株具有显著的植物促生作用。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设置5个不同的烟渣有机肥水平(0,10.7,21.4,... 为探究烟渣有机肥对大豆结瘤及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对大豆接种4种根瘤菌,发现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是最佳的接种菌株,相较对照组该菌株具有显著的植物促生作用。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设置5个不同的烟渣有机肥水平(0,10.7,21.4,42.9和85.7 g·L^(-1)),使用接种了USDA110的大豆进行结瘤试验,以未接种根瘤菌且不施用烟渣有机肥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两个高施肥水平的处理(42.9和85.7 g·L^(-1))显著增加了结瘤数量,21.4 g·L^(-1)施肥水平下根瘤生物量、茎叶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总干重均为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组的植株有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植株氮含量增加130.00%~155.47%,磷含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钾含量随着烟渣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施用烟渣有机肥可以促进大豆结瘤和植株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量21.4 g·L^(-1)为最佳。因此,烟渣有机肥能以环境友好的方式促进大豆生长,未来的研究仍需在田间条件下测试烟渣有机肥和USDA110联合肥料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有机肥 根瘤菌 共生固氮 植物促生作用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丹霞地貌区生态演替特征及其科学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侯玉平 彭少麟 +3 位作者 李富荣 林真光 陈宝明 彭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84-3389,共6页
论述了丹霞地貌区生态演替的特征及其科学价值。认为植被演替由于时间漫长、过程复杂而对其研究具极大的难度,时空互代成为演替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有完整的空间序列。丹霞地貌区存在着完整的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系列。典型丹霞地貌... 论述了丹霞地貌区生态演替的特征及其科学价值。认为植被演替由于时间漫长、过程复杂而对其研究具极大的难度,时空互代成为演替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有完整的空间序列。丹霞地貌区存在着完整的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系列。典型丹霞地貌的山顶为原生演替的矮灌木林和乔木林,周围斜坡仍然受季节性降水侵蚀、风化、重力崩塌等作用,原生演替不断从裸露的岩石开始,故形成原生演替早期的苔藓、草本群落,随着岩石的进一步风化和苔藓、地衣等植物的作用,土壤层增厚,将原生演替继续往前推进。特殊的地质地貌过程使之不断有新的崩塌,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新的原生演替,如此形成不同时间系列的原生演替阶段。丹霞地貌区也存在着完整的次生演替系列,同时存在演替先锋林、演替过渡林和演替基本稳定林。这两个演替系列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理想场所,使得生态学工作者在一个地点就可以观察到一个完整的植被演替系列。其研究可为该区域植被的经营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作为生态恢复参照系,对区域的植被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演替系列 科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亚历山大藻属种间界定的分子标准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月琴 屈良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计算机联网从Genbank中及实验分析获取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共5种12个株系的rDNAITS序列,并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包对其进行分析及构建树图结果表明,亚历山大藻属不同种,种间序列有显著差异(核... 通过计算机联网从Genbank中及实验分析获取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共5种12个株系的rDNAITS序列,并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包对其进行分析及构建树图结果表明,亚历山大藻属不同种,种间序列有显著差异(核苷酸差异大于020),而种内个体间ITS区序列则非常相似(仅001差异),表明了ITS区用于该属的分类鉴定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根据序列比较结果,得出:①形态非常相似的Acatenela,Atamarense有毒种类,分子水平有明显差异,不同意将这两个种称为“tamarensecomplex”;②根据种间序列核苷酸的差异系数,提出了该属种间界定的分子标准,同时对形态学鉴定的某些株系,如AtamarenseCU15等提出了异议.可以看出,ITS区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海洋微藻种的界定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藻属 分子标准 藻类 海洋 种间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宏斌 王金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 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为提高课程的质量,激发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兴趣,确立课程群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以"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为内涵,以此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铸造人生的价值与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课程 基因 细胞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