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湖水动力条件及水质模型的研究 Ⅰ.水动力条件与水环境质量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耀初 李适宇 +3 位作者 周劲风 贾艳双 杨广杏 谢镜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7,共7页
对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水位、水量平衡、入湖污染源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近2年的实测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星湖水动力特征、水质现状特征和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星湖水源补给主要是北岭山汇集的雨水和湖面降雨;湖水位主要受人工... 对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水位、水量平衡、入湖污染源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近2年的实测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星湖水动力特征、水质现状特征和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星湖水源补给主要是北岭山汇集的雨水和湖面降雨;湖水位主要受人工调节及降雨的影响,常年变幅不大;湖泊交换系数为1.17;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是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最近几年来,总体水质状况变化不大。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几条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污染源 水环境质量 肇庆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红刚 李耀初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1,共4页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 珠海市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刘红刚李耀初1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有旅游客源市场、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状况、旅游区生态环境、旅游区产业布局等。旅游生态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旅游生态环境是指一切有旅游价值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旅游生态环境 环境建设 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生态示范区建设 景观资源 旅游业 自然保护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晖 陈新庚 +2 位作者 汪晋三 覃有钧 朱冠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对汕头市环境部门主要职能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进而研究系统总体结构和主要模块建立。
关键词 环境管理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 汕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海生 周永章 +1 位作者 王树功 赵宇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43,50,共4页
论文选取1992~2002年中国29个省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和环境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描述的角度探讨了FDI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FDI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 论文选取1992~2002年中国29个省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和环境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定量描述的角度探讨了FDI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FDI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加之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在某些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学 外商直接投资(FDf)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计量模型 外商直接投资(FDI) 2002年中国 正相关关系 经济全球化 环境管理体系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Cd和Cu污染对监测生物河蚬积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1 位作者 余日清 卢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4-967,共4页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和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10、20、30、40、50μg·L-1的Cd与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Cd与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 以河蚬作为指示生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和Cu的单独及联合作用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水体中浓度为10、20、30、40、50μg·L-1的Cd与Cu单独作用下,河蚬体内Cd与Cu的含量分别与其在该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和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在同样浓度的Cd与Cu共同存在的环境中,河蚬体内的Cd与Cu的含量仍与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均表现出对污染物质积累的增加。初步建议:河蚬可作为淡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CD CU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罗琳 舒廷飞 温琰茂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生态环境 二次污染 水产养殖 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海生 陈桂珠 施苏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海南岛的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4个种群共3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条引物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142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 54%。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1...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海南岛的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4个种群共33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11条引物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142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5 54%。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14 46%~80 12%,平均为46 24%。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 2329和0 3619;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 1538和0 2317。依据Gst值,海南海桑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75 89%,24 11%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UPGMA聚类结果为来自文昌的2个天然种群聚为一类,东寨港引种栽培的2个人工种群聚为另一类。Mantel检验表明海南海桑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 05)。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南海桑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土壤总氮量、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海桑 SONNERATIA hainanensis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濒危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重金属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程皓 陈桂珠 叶志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93-3900,共8页
红树林湿地,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特性,能够大量接受来自潮汐、河水、地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污染物。近30a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别对重金属在红树林湿地中的分布与迁移... 红树林湿地,由于其固有的一些特性,能够大量接受来自潮汐、河水、地表径流所携带的重金属污染物。近30a来,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别对重金属在红树林湿地中的分布与迁移、红树植物对重金属的生长响应及耐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净化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最后,对今后的研究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重金属 耐性 分布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9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2 位作者 余日清 李耀初 卢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综述了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利用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体污染 重金属污染 生物监测 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植被生物量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0
作者 王树功 黎夏 周永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109,F003,共7页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生物量测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样方调查 ,采取收割法等方法 ;遥感估算法是借助遥感影像某些波段对湿地植被的灵敏反应 ,再配合典型的样地调查和GPS定位进行。在这两类方法的基础...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生物量测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样方调查 ,采取收割法等方法 ;遥感估算法是借助遥感影像某些波段对湿地植被的灵敏反应 ,再配合典型的样地调查和GPS定位进行。在这两类方法的基础上 ,均可依据长时间序列的基础资料 (实测资料、影像资料等 ) ,建立生物量的计算公式 ,以便进行类比或预测。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论述了湿地生物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将传统典型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与遥感估算技术 (分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 )不断融合 ,不仅可以及时掌控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而且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提供重要参数 ,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植被 生物量测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系统藻类生态及系统净化功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玉 陈桂珠 缪绅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9-34,共6页
红树林系统被认为具有次级污水处理功能。藻类是污水中的主要有机体。红树林系统如何能有效地包陷将会流入沿岸水体中的污水中的组分,是本项研究的重点,试验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系统中进行。扁圆囊裸藻(Trach-elomomasc... 红树林系统被认为具有次级污水处理功能。藻类是污水中的主要有机体。红树林系统如何能有效地包陷将会流入沿岸水体中的污水中的组分,是本项研究的重点,试验在深圳福田红树林系统中进行。扁圆囊裸藻(Trach-elomomascurta)、裸藻(Euglenaspp.)、线性棒条藻(Rhabdodermalineara)是污水中典型的污染指示种类,藻类密度高达5×10 ̄9个/L,生物量达11.54μg/L。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并未对实验地(SiteA)藻类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近海水体中藻类生物量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污水中的污染指示种类极少被冲出进入近岸水域。因此,红树林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力来包陷(Trap)污水中的有机体,处理污水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系统 藻类生态 污水 净化能力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rtak对湘云鲫肝脏SOD酶CAT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晓春 杨仁斌 +1 位作者 郭正元 陈新庚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测定了暴露在25%ECSportak水溶液中的湘云鲫肝脏中的SOD酶、CA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Sportak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SOD、CAT酶活性变化比较明显,在同一浓度(1.5mg·L-1)不同时间(8、24、48、72、96h)的处理中,SOD酶、CAT酶的... 测定了暴露在25%ECSportak水溶液中的湘云鲫肝脏中的SOD酶、CA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Sportak处理浓度和时间的不同,SOD、CAT酶活性变化比较明显,在同一浓度(1.5mg·L-1)不同时间(8、24、48、72、96h)的处理中,SOD酶、CAT酶的活性是先降低后升高,抑制率是先升高后降低;在同一时间(96h)不同浓度(0、0.6、0.9、1.2、1.5mg·L-1)处理组里,SOD、CAT酶随处理浓度的升高,活性降低,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SOD的IC50=2.0mg·L-1,CAT的IC50=1.7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云鲫 肝脏 SPORTAK SOD CAT 酶活性 IC50 农药 水体污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区藻类群落结构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玉 陈桂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5个分布区的藻类种群、群落结构及生态学进行研究,得出其藻类种类数依次为27,37,53,32和34,藻类密度依次为764800,224000,1062000,374400和2387600个/L.下沙中...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5个分布区的藻类种群、群落结构及生态学进行研究,得出其藻类种类数依次为27,37,53,32和34,藻类密度依次为764800,224000,1062000,374400和2387600个/L.下沙中藻类出现种类最多;保护区藻类密度最高,达超富营养水平。每区均以硅藻门藻类为绝对优势种类.此外尚有裸藻门及蓝藻门、绿藻门、隐藻门、金藻门出现.每个样区藻类的种群、群落构成有其特殊性,和藻类本身特性及浮游动物有较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藻类 种群 群落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牛红义 吴群河 陈新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4-959,共6页
随着广州市截污工程的实施,珠江(广州河段)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内源污染将成为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在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监测的基础上,对该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分布特征和横向分布特征进... 随着广州市截污工程的实施,珠江(广州河段)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内源污染将成为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因素。在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质量分数监测的基础上,对该河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分布特征和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所测8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沿程分布来看,这8种污染元素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元素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大致吻合。从横向分布来看,绝大多数污染物在一个断面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点位基本上是重合的,各种污染物质量分数的最高值绝大部分出现在靠近岸边的点位,并且大部分集中于左岸。而最低值出现在河道中间的比例较高。在所测定的8种元素中,除了Hg和As之外,其它各种元素之间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Cr和Cd、Cu和Cd、Cr和Cu、Cr和Ni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沉积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桂珠 缪绅裕 章金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98-304,共7页
在全面调查整个福田红树林带的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植物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外貌、种群分布、群落类型、生态系列、群落演替、生物量和红树林生态变化及其原因.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东江底泥中挥发酚的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树功 谢镜明 +3 位作者 吴群河 麦志勤 吴家众 罗振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19,共3页
将沿小东江流域布点采集到的底泥样 ,根据其理化性质 ,从上到下分为A( 0~ 10cm)、B( 10~ 2 0cm)、C( 2 0~ 35cm)、D( 35~ 65cm)层 ,分析发现 :挥发酚含量B >A >C >D层 ;A~D层挥发酚含量最高点分别对应的是细砂土、面砂土... 将沿小东江流域布点采集到的底泥样 ,根据其理化性质 ,从上到下分为A( 0~ 10cm)、B( 10~ 2 0cm)、C( 2 0~ 35cm)、D( 35~ 65cm)层 ,分析发现 :挥发酚含量B >A >C >D层 ;A~D层挥发酚含量最高点分别对应的是细砂土、面砂土、砂粘土和面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挥发酚 垂向分布 小东江 河流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吴宏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5-178,共4页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3种处理浓度中,除100!g·L-1处理组外,200、400!g·L-1的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产生抑制。结果显示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可以作为河蚬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卵叶海桑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海生 陈桂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是海桑科濒危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天然居群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共 3个居群 3 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 卵叶海桑 (Sonneratiaovata)是海桑科濒危红树植物 ,在我国仅分布于海南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该天然居群和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共 3个居群 3 9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 1 1个引物共扩增出 1 85条带 ,其中 1 2 7条具多态性 ,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68.65 %。在居群水平上相对较低 ,多态位点百分率 3 6.76%~ 5 4.5 9% ,平均值为 47.2 1 %。Nei的基因多样性、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 0 .1 41 1和 0 .2 2 92 ;在居群水平上平均值分别为 0 .1 2 0 9和0 .1 91 0。Nei的遗传分化系数Gst表明 :87.5 8%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内 ,1 2 .42 %的遗传变异分布在居群间。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达 0 .970 7。东寨港迁地保护的人工居群有效地保护了卵叶海桑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卵叶海桑 遗传多样性 ISSR 海桑科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下鸟类群落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邹发生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0-516,共7页
从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 )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 3 992 .7网· h,捕到林下鸟 3 12只 40种 ,隶属于 6个目 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 2 5g重的雀形目... 从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 )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 3 992 .7网· h,捕到林下鸟 3 12只 40种 ,隶属于 6个目 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 2 5g重的雀形目鸟类占优势 ,但许多个体较大的非雀形目鸟类也到林下活动 ,最大个体重达 3 70 g,大于 10 0 g重的个体占整个林下鸟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占整个林下鸟种数的 70 .0 %、鸟数量的 77.56% ;食果鸟虽然占第 2位 ,但其所占比例较小。林下鸟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存在季节变化。留鸟是林下鸟最重要的成分 ,留鸟占鸟类种类的比例超过 85% ,留鸟的捕获数量占整个捕获鸟类数量的比例超过 90 % ;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 ,对林下鸟群落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原始林与演替 40 a后的次生林林下鸟平均网捕率相近但林下鸟群落种类组成不同 ,其种的相似性仅为 0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林下鸟 鸟类群落 留鸟 迁徙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香蒲对铅锌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桂珠 郑瑛 蓝崇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7-93,共7页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香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地下茎>叶.铅在根的积聚量是表皮>皮层>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皮层>维管组织&...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香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地下茎>叶.铅在根的积聚量是表皮>皮层>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皮层>维管组织>表皮;老茎>嫩茎:叶的铅积累量是表皮>维管组织>叶肉;老叶>成熟叶>嫩叶.污染点香蒲积累铅量>对照点.铅以颗粒状、核状、结晶状沉积在地下茎皮层薄细胞内,甚至充填整个细胞以致细胞破裂.锌的分布积累规律与铅相似.铅、锌由香蒲根表皮吸收,一部分积累在根;一部分通过根的通道细胞和共质体迁移至地下茎,主要积存在茎皮层薄壁细胞内,小部分通过维管组织输送至叶.铅、锌在通气腔和根内皮层凯氏带周围受阻是香蒲对铅锌有较强耐性的原因以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蒲 吸收 积累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