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文根 李星浩 +4 位作者 饶刘瑜 黄洁 余育和 肖凡书 颜庆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与...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MRPP, Anosim, Adonis, P<0.01),且感染组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Inverse Simpson、Pielou evenness)显著低于对照组(t-test, P<0.05)。此外,肠道菌群在感染组个体间差异显著大于对照组(Wilcoxon test, P<0.05),表明患病草鱼肠道菌群失去原有平衡而变得紊乱。尽管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草鱼肠道优势菌门均为Proteobacteria、Firmicutes、Bacteroidetes、Fusobacteria,但在OTU水平仍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如OTU_69(Pasteurellaceae)、OTU_504(Comamonadaceae)和OTU_1898(Cetobacterium)在感染GCRV组丰度显著降低(t-test, P<0.05),也表明GCRV感染可使草鱼肠道微生态发生紊乱。肠道菌群结构稳定对于宿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患病鱼肠道菌群状况为鱼类常见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 肠道菌群 16SRRNA基因 高通量测序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