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一维纳米材料场发射模拟软件的研制
1
作者 邵俊文 王伟良 +3 位作者 岳成刚 秦锡洲 夏彧 李志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62,共5页
研制了准一维纳米材料场致电子发射模拟软件,该软件基于一个纳米材料场致电子发射的双电流模型,自洽地计算电势、电荷密度、费米能级的分布和发射电流。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计算了单根硼纳米线的场致电子发射,得到的结果与文献一致。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场发射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陶瓷中氧缺位引起的弛豫内耗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进修 陈岚 +1 位作者 孟荟 熊小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1-182,共2页
用弯曲振动法观测到BaTiO3陶瓷中用扭转振动法观测不到的氧缺位导致的弛豫内耗峰及二级相变时的内耗峰和模量极小。这说明振动模式的不同将导致内耗结果的差异,因此,应重新审视以往的内耗研究结果。
关键词 内耗 弯曲振动 BATIO3 氧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真空电弧沉积MgO薄膜的椭偏光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毅 林晓东 +2 位作者 朱道云 陈弟虎 何振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阴极真空电弧离子沉积技术在硅基片上制备出了MgO薄膜。利用椭圆偏振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氧流量下制备的MgO薄膜的厚度,光学常数,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椭圆偏振光谱的光学粗糙度结果和原... 采用阴极真空电弧离子沉积技术在硅基片上制备出了MgO薄膜。利用椭圆偏振光谱、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氧流量下制备的MgO薄膜的厚度,光学常数,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椭圆偏振光谱的光学粗糙度结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均方根粗糙度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氧流量下制备出的MgO薄膜,表面粗糙度及薄膜颗粒随着氧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椭偏光谱与AFM得到的表面粗糙度存在线性一致关系,表明椭偏光谱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无损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真空电弧离子沉积 MgO薄膜 椭圆偏振光谱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Pb_(0.5)Ba_(0.5)TiO_3薄膜的结构及电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如麒 朱贵文 刘为方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1,共4页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Pt/TiO2/SiO2/Si基片上制备钛酸铅钡Pb0.5Ba0.5TiO3(PBT)薄膜。薄膜呈纯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此外,薄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微裂痕.薄膜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约为17 nm。在700℃1 h退火的薄膜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在1...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Pt/TiO2/SiO2/Si基片上制备钛酸铅钡Pb0.5Ba0.5TiO3(PBT)薄膜。薄膜呈纯钙钛矿结构,无杂相生成。此外,薄膜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微裂痕.薄膜得到的晶粒尺寸较小,约为17 nm。在700℃1 h退火的薄膜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在1 kHz频率下测量得到的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分别约为265和5%;此外,在500 kV/cm电场驱动下,薄膜得到的剩余极化(2Pr)约为16μC/cm2,矫顽电场(Ec)约为110 kV/cm。这些结果表明,PBT固溶体薄膜有望成为铁电器件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铅钡 PBT 介电 铁电 化学溶液沉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PLLA/PHB混合薄膜结晶性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葛骏 李志兵 高椅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9,共6页
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法(GIXD)对PLLA和PHB混合制成的薄膜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两者的混合比、分子量、膜厚等参数,观察PHB的加入对混合薄膜中PLLA的结晶性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可以近似视为本体的滴膜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在升温结晶的过程... 利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法(GIXD)对PLLA和PHB混合制成的薄膜进行研究。通过改变两者的混合比、分子量、膜厚等参数,观察PHB的加入对混合薄膜中PLLA的结晶性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可以近似视为本体的滴膜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在升温结晶的过程中,PHB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混合薄膜中PLLA的结晶性,同时还降低了PLLA的结晶温度并提高了熔融温度。但是在本体中却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相对于分子量较大的PLLA,分子量较小的PLLA与PHB混合后结晶性的提升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羟基丁酸酯 高分子混合薄膜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