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气耦合对热带夏季风降水季节内尺度可预报性的潜在影响
1
作者
蒙泽
李保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目的】改进季节内尺度可预报信号的模拟空间,明确夏季风降水在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上限。【方法】基于卫星降水数据、CMIP6海气耦合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式产品,采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系统分析南亚夏季风、南海夏季风和西...
【目的】改进季节内尺度可预报信号的模拟空间,明确夏季风降水在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上限。【方法】基于卫星降水数据、CMIP6海气耦合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式产品,采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系统分析南亚夏季风、南海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季节内降水的可预报期限。【结果与结论】3个夏季风季节内降水的实际可预报期限约为31~32 d,其中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因显著的海气耦合作用而非线性误差演化更长;CMIP6模式模拟的可预报期限普遍低于实际可预报期限,海气耦合模式在南亚、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可预报期限分别为16.0、17.7和19.7 d,而大气环流模式则更低,可预报期限分别为14.0、15.4和17.0 d,表明当前模式的可预报期限存在显著提升空间;进一步的信噪比分析表明,CMIP6的气候模式对季节内降水强度的模拟能力与其可预报性呈正相关。海气耦合过程通过增强降水变率强度,显著提高模式在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性。本研究为理解亚洲季风季节内可预报性提供了新视角,指出深化海气耦合机制研究是改进模式预报技巧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季节内降水
可预报期限
海气耦合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亚锋
侯敏驰
+4 位作者
陈容
王适
雷越
王旭涛
殷克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50,共9页
为探究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枯水期珠江口上游河水、下游海水及其等比例混合水进行培养实验,跟踪监测水体中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稀释实验估算藻类生长速率(μ)和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m),以...
为探究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枯水期珠江口上游河水、下游海水及其等比例混合水进行培养实验,跟踪监测水体中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稀释实验估算藻类生长速率(μ)和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m),以阐明上行控制(营养盐刺激)和下行控制(摄食影响)对藻类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养加富能增加藻类的生物量,藻类群落的优势粒级由超微型和微型转换为小型;加富河水中μ维持2~3 d高值后下降,速率为(1.13±0.37)d^(-1),加富海水中μ逐步增加,速率为(1.06±0.16)d^(-1),加富混合水中μ轻微波动,速率为(0.58±0.14)d^(-1),总体上小型藻类μ最大。3组加富水体中m总体均先增大后下降,粒级差异不明显。藻类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m/μ)随粒级增大而减小,说明富营养刺激大粒级的生长,大粒级面临的被摄食压力较小。m/μ随藻类每日的比生长速率(μChl a)降低而增加,说明藻华前期由上行控制主导,后期下行控制作用相对加强。本研究表明,富营养化不仅能够改变藻华的生物量,而且能影响其粒级结构,初步阐明了富营养河口水体中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
粒级结构
上行控制
下行控制
富营养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气耦合对热带夏季风降水季节内尺度可预报性的潜在影响
1
作者
蒙泽
李保生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南方
海洋
科学与
工程
广东省
实验室
(
珠海
)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3,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5A1515011394)。
文摘
【目的】改进季节内尺度可预报信号的模拟空间,明确夏季风降水在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上限。【方法】基于卫星降水数据、CMIP6海气耦合模式和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式产品,采用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方法,系统分析南亚夏季风、南海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季节内降水的可预报期限。【结果与结论】3个夏季风季节内降水的实际可预报期限约为31~32 d,其中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因显著的海气耦合作用而非线性误差演化更长;CMIP6模式模拟的可预报期限普遍低于实际可预报期限,海气耦合模式在南亚、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可预报期限分别为16.0、17.7和19.7 d,而大气环流模式则更低,可预报期限分别为14.0、15.4和17.0 d,表明当前模式的可预报期限存在显著提升空间;进一步的信噪比分析表明,CMIP6的气候模式对季节内降水强度的模拟能力与其可预报性呈正相关。海气耦合过程通过增强降水变率强度,显著提高模式在季节内尺度的可预报性。本研究为理解亚洲季风季节内可预报性提供了新视角,指出深化海气耦合机制研究是改进模式预报技巧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亚洲夏季风
季节内降水
可预报期限
海气耦合
非线性局部Lyapunov指数
Keywords
Asian summer monsoon
intraseasonal rainfall
predictability limit
air-sea coupling
nonlinear local Lyapunov exponent
分类号
P73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亚锋
侯敏驰
陈容
王适
雷越
王旭涛
殷克东
机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南方
海洋
科学与
工程
广东省
实验室
(
珠海
)
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
科学
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50,共9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海洋经济项目(GDNRC[2021]62)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计划(2020B1111350001)
+2 种基金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项目(2018-42000-4109006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自主科研项目(SML2021SP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U1701247)。
文摘
为探究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枯水期珠江口上游河水、下游海水及其等比例混合水进行培养实验,跟踪监测水体中叶绿素a和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并利用稀释实验估算藻类生长速率(μ)和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速率(m),以阐明上行控制(营养盐刺激)和下行控制(摄食影响)对藻类粒级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养加富能增加藻类的生物量,藻类群落的优势粒级由超微型和微型转换为小型;加富河水中μ维持2~3 d高值后下降,速率为(1.13±0.37)d^(-1),加富海水中μ逐步增加,速率为(1.06±0.16)d^(-1),加富混合水中μ轻微波动,速率为(0.58±0.14)d^(-1),总体上小型藻类μ最大。3组加富水体中m总体均先增大后下降,粒级差异不明显。藻类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m/μ)随粒级增大而减小,说明富营养刺激大粒级的生长,大粒级面临的被摄食压力较小。m/μ随藻类每日的比生长速率(μChl a)降低而增加,说明藻华前期由上行控制主导,后期下行控制作用相对加强。本研究表明,富营养化不仅能够改变藻华的生物量,而且能影响其粒级结构,初步阐明了富营养河口水体中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
关键词
藻华
粒级结构
上行控制
下行控制
富营养河口
Keywords
algal blooms
size structure
bottom-up control
top-down control
eutrophic estuary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气耦合对热带夏季风降水季节内尺度可预报性的潜在影响
蒙泽
李保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营养河口水体藻华粒级结构的调控机制研究
张亚锋
侯敏驰
陈容
王适
雷越
王旭涛
殷克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