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测试中心开展社会服务达到共赢——以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发展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堃 郭汝丽 +1 位作者 梁琼英 鲁统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重点高校利用"211工程"、"985工程"专项资金建设了现代化的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测试中心。文章以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发展为例,从高校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这一侧面来阐述重点高校测试中心对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 测试中心 持续发展 建设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郭汝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3期142-144,150,共4页
目前全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重点高校理科院、系、所、中心的仪器设备已得到很大改善。该文通过回顾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的创建和发展历程,旨在说明,测试中心要发展,就必须明确测试中心的定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 目前全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重点高校理科院、系、所、中心的仪器设备已得到很大改善。该文通过回顾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的创建和发展历程,旨在说明,测试中心要发展,就必须明确测试中心的定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以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高校 测试中心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广东阳春沙姜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3
3
作者 樊亚鸣 任三香 +4 位作者 陈永亨 李丽敏 何翠云 李惠萍 彭锦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6-198,共3页
沙姜精油是沙姜中的主要呈味成分。本文选用广东阳春所产鲜沙姜用酶解法配合水汽蒸镏提取其中精油,并对此精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广东阳春沙姜精油的成分及含量。实验表明;沙姜精油中含30种主要成分,其中反式—对甲氧基肉桂... 沙姜精油是沙姜中的主要呈味成分。本文选用广东阳春所产鲜沙姜用酶解法配合水汽蒸镏提取其中精油,并对此精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确定广东阳春沙姜精油的成分及含量。实验表明;沙姜精油中含30种主要成分,其中反式—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含量最高(59.24%),其它肉桂酸系列物质如顺式—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6.14%)、肉桂酸乙酯(5.27%)的含量也较高。这些数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沙姜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白云山雀形目鸟体内汞、砷与硒残留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邹发生 杨琼芳 崔昆燕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320-322,372,共4页
测定了广州市白云山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大山雀(Parus major)和白眉鵐(Emberiza tristrami )飞羽、胸肌和肝脏中的汞、砷和硒残留量。汞和砷在鸟体内残留量的分布模式都是,羽毛>肝脏>... 测定了广州市白云山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大山雀(Parus major)和白眉鵐(Emberiza tristrami )飞羽、胸肌和肝脏中的汞、砷和硒残留量。汞和砷在鸟体内残留量的分布模式都是,羽毛>肝脏>肌肉;而硒在鸟体内残留量的分布模式是肝脏>肌肉>羽毛,与汞和砷的分布模式不同。鸟组织中的汞质量分数存在种间差异,但不同组织间差异程度不同,白眉鵐肝脏、肌肉中的汞质量分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暗绿绣眼鸟肝脏、肌肉中的汞质量分数,而2种鸟羽毛中的汞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鸟组织中砷和硒质量分数的种间差异不明显。羽毛对汞有高的富集作用,用羽毛监测环境中的汞污染比用肝脏和肌肉监测环境中的汞污染更灵敏。在鸟组织中,汞质量分数、砷质量分数和硒质量分数间的相关性较差,只有白眉鵐羽毛中的汞质量分数与硒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其回归方程为Y汞=0.657X硒-0.237(p=0.025)。几个地区鸟组织中汞、砷和硒的质量分数的比较表明,广州市白云山受重金属和硒污染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白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级测试平台建设与大型仪器开放共享 被引量:9
5
作者 郭汝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116,120,共4页
建设校级测试中心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好校级检测平台与促进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践证明,要想做大做强高校测试平台,除了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还应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做好测试服务工作。结... 建设校级测试中心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好校级检测平台与促进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践证明,要想做大做强高校测试平台,除了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还应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做好测试服务工作。结合中山大学测试中心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在新形式下做好开放共享是促进测试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高校 测试中心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地表水体中合成麝香分布及去除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祖发 张泳华 +3 位作者 陈记臣 查悉妮 卓文珊 刘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90-2299,共10页
以广州市的河涌、湖泊、航道以及入海口4类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和酮麝香(MK)3种合成麝香的浓度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合成麝香的去除效果,并分别采用活性炭(PAC)吸附法和F... 以广州市的河涌、湖泊、航道以及入海口4类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和酮麝香(MK)3种合成麝香的浓度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合成麝香的去除效果,并分别采用活性炭(PAC)吸附法和Fenton试剂降解法对2种主要合成麝香(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湖泊、河涌、航道以及入海口4类地表水体溶解相中3种合成麝香的浓度比颗粒相高;无论是溶解相还是颗粒相,HHCB的浓度均远高于AHTN和MK;河涌中3种合成麝香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其他水体,其次是航道和湖泊,而入海口中3种合成麝香平均浓度最低。与国内外河流相比,广州地表水的合成麝香浓度偏高,可能与广州临近入海口,人口密集,城市水体污染严重有关。(2)水厂A和B对HHCB、AHTN和MK的去除率分别约为70%、80%和100%,其中混凝工艺对合成麝香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3)对于200 ng·L^(-1)的HHCB和AHTN溶液,PAC的投入量分别为40 mg·L^(-1)和240 mg·L^(-1)时,HHCB和AHTN的去除率基本达到最优值,分别为85.50%和70.31%;对于80 mg·L^(-1)的PAC投加量,当HHCB和AHTN在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50ng·L^(-1)和200ng·L^(-1)时,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75%左右;PAC对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最佳的pH值范围为2~6。当Fe^(2+)/H2O2摩尔比为1/2时,HHCB和AHTN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9.65%和87.43%;当pH值在2~4范围内时,Fenton试剂对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能达到90%左右;在反应时间为10 min时,Fenton试剂对HHCB和AHTN的去除率便达到89.65%和83.07%的稳定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麝香 空间分布 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河涌水体嗅味物质分布及其去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祖发 陈记臣 +4 位作者 卓文珊 梁廖逢 刘茹 曾珂 包嘉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4-1731,共8页
城市河涌的嗅味问题对城市景观与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河涌中嗅味物质的分布及其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山市为研究区,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中山市内的48条主要河涌水体中的土臭素(GSM)、2-甲基异茨醇(MIB)... 城市河涌的嗅味问题对城市景观与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河涌中嗅味物质的分布及其去除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山市为研究区,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对中山市内的48条主要河涌水体中的土臭素(GSM)、2-甲基异茨醇(MIB)、2,3,6-三氯苯甲醚(TCA)、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IPMP)以及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等5种嗅味物质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神湾镇、三角镇、民众镇和火炬区这7个镇区的河涌水体中嗅味物质总浓度最低,其平均质量浓度为20.22ng·L^(-1);坦洲镇、板芙镇、三乡镇、南朗镇和东凤镇这5个镇区的河涌水体中嗅味物质总浓度次之,其平均质量浓度为29.45ng·L^(-1);而黄圃镇、东升镇、港口镇、阜沙镇、西区街道和南区街道这6个镇区的河涌水体中嗅味物质总质量浓度最高,其平均浓度为39.07 ng·L^(-1)。这可能是由于黄圃镇与东升镇等6个镇区的人口密度较高,而小榄镇和古镇镇等7个镇区靠近磨刀门水道与洪奇沥水道,因而各镇区的河涌水体中嗅味物质浓度有所差异。(2)GSM、MIB和TCA是中山市河涌水体的主要嗅味物质,这3种嗅味物质的浓度占嗅味物质总浓度的82.46%~98.41%。中山市河涌水体中的嗅味物质可能由河涌中的蓝绿藻和硅藻等直接产生。(3)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厌氧/缺氧/好氧,A^2/O)对嗅味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污水处理厂A对MIB、TCA和GSM的去除率分别为65.83%、65.84%和82.56%,污水处理厂B对MIB、TCA和GSM的去除率分别为83.96%、62.55%和80.24%。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厌氧段和好氧段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好。因此,中山市需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避免生活污水直排河涌,同时污水处理厂可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以更好地去除其中的嗅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河涌 嗅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聚硅氧烷中铂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敏思 秦碧殷 曹坚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7-1142,共6页
建立了聚硅氧烷中铂(Pt)元素的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方法。以硝酸-氢氟酸作为消解剂,使用超级微波消解法对聚硅氧烷进行前处理,并采用ICP-OES法测定聚硅氧烷中的Pt元素。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大于0.999... 建立了聚硅氧烷中铂(Pt)元素的超级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方法。以硝酸-氢氟酸作为消解剂,使用超级微波消解法对聚硅氧烷进行前处理,并采用ICP-OES法测定聚硅氧烷中的Pt元素。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大于0.9999,RSD为0.6%~2.1%。最低方法检出限为0.372mg·kg^(-1),加标回收率在90.5%~111%之间。该方法耗酸量少,且准确、快速,适用于聚硅氧烷中Pt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聚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中微量砷和汞的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37
9
作者 谢美琪 崔昆燕 +2 位作者 张卫红 李晓燕 林少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中成药中微量砷 (As)和汞 (Hg)元素的方法———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讨论了仪器的工作参数、实验条件、共存元素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同时 ,通过加标回收试验 ,对该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该...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中成药中微量砷 (As)和汞 (Hg)元素的方法———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讨论了仪器的工作参数、实验条件、共存元素对分析结果的干扰 ;同时 ,通过加标回收试验 ,对该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 ,适用于实验室常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微波消解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等样品中的氟乙酸钠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萍 施文兵 +2 位作者 周海云 刘岚 邓芹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样品中灭鼠剂氟乙酸钠的方法。在0 2mL血液样品中加入1mL纯水,然后用乙腈沉淀蛋白质,待蛋白沉降后取上清液经0 45μm过滤头过滤,滤液注进离子色谱仪进行氟乙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IonP...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血液样品中灭鼠剂氟乙酸钠的方法。在0 2mL血液样品中加入1mL纯水,然后用乙腈沉淀蛋白质,待蛋白沉降后取上清液经0 45μm过滤头过滤,滤液注进离子色谱仪进行氟乙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IonPacAS11阴离子交换柱(250mm×4mmi.d.)及其相应的AG11保护柱(50mm×4mmi d ),流动相为2 0mmol/LNa2B4O7,微膜自再生阴离子抑制器,电导检测,25μL定量进样环。氟乙酸钠在0 10~10 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8),实测溶液的检测限为0 05mg/L,血样中的检测限为2.5m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5%以上。该法也可用于食物中氟乙酸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鼠剂 血液 食物 氟乙酸钠 离子色谱法 刑事中毒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2
11
作者 袁慧杰 赖志辉 +2 位作者 管艳艳 张源和 黄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1-653,共3页
野菊花是一味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含有黄酮类、挥发油和萜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免疫、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综述了近5年来野菊花主要... 野菊花是一味具有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作用的中草药,含有黄酮类、挥发油和萜类、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野菊花具有抗菌、抗炎免疫、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系统、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综述了近5年来野菊花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挥发油和萜类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为野菊花资源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市售丹参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赖志辉 徐晓铭 +1 位作者 管艳艳 金广庆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7-501,共5页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系统消解样品,用ICP-AES法建立丹参药材中Al、B、Ba、Ca、Cu、Fe、K、Mg、Mn、Na、Si、Ti、Zn等13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7种广州市售丹参药材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从而建立丹参中微量元素稳定可靠的分析...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系统消解样品,用ICP-AES法建立丹参药材中Al、B、Ba、Ca、Cu、Fe、K、Mg、Mn、Na、Si、Ti、Zn等13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7种广州市售丹参药材进行了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从而建立丹参中微量元素稳定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分析方法考察结果为:13种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9,RSD小于3.0%,回收率为94.8%-105.1%。所建立丹参中微量元素检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且可多元素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AES 丹参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线粒体DNA SNPs的快速测定法——引物延伸—飞行时间质谱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传超 蔡贵庆 +4 位作者 伍新尧 邓慧敏 赵方 童大跃 李建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2,共3页
用PCR扩增出人类mtDNAHVⅠ区443bp片段作为模板,以nt16093位点特异的引物进行引物延伸反应。产物经纯化后利用MALDI_TOF质谱技术进行检测,从而建立起引物延伸-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检测SNPs的技术,并用该法对人类mtDNAHVⅠ区SNPs位点nt16... 用PCR扩增出人类mtDNAHVⅠ区443bp片段作为模板,以nt16093位点特异的引物进行引物延伸反应。产物经纯化后利用MALDI_TOF质谱技术进行检测,从而建立起引物延伸-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检测SNPs的技术,并用该法对人类mtDNAHVⅠ区SNPs位点nt16093的T C多态性进行频率调查。结果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的mtDNAHVⅠ区多态位点nt16093T型的频率为89 6%,C型的频率为10 4%。并且发现3例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引物延伸 SNPS 异质性 线粒体DNA 广州地区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岩白菜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光天 黄上志 +1 位作者 黄仲立 傅家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6,共6页
取朱砂根(ArdisiacrenataSims.)幼苗不同部位作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利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朱砂根幼苗的不同部位(胚根、下胚轴、茎及叶)均能诱导出... 取朱砂根(ArdisiacrenataSims.)幼苗不同部位作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利用薄层层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朱砂根幼苗的不同部位(胚根、下胚轴、茎及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最高诱导率都在45%以上,以MS基本培养基添加2,4-D0.5mgL-1和KT0.01mgL-1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最好。这些愈伤组织均有合成岩白菜素的能力,其中以胚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含量最高,为干重的0.076%,相当于原植物根中含量的1/9。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精密度高,专一性好,能准确检测朱砂根愈伤组织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愈伤组织 岩白菜素 薄层层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桂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任三香 王发松 +2 位作者 胡海燕 杨得坡 陆慧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3-85,共3页
采用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确定了其中42种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 ,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14 % ,其中有40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 ;研究结果显示 ,川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素 (11.02 % ) ,1(10),4... 采用GC -MS技术分析了川桂 (Cinnamomumwilsonii)皮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共确定了其中42种化学成分与相对含量 ,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14 % ,其中有40种为萜类或其衍生物 ;研究结果显示 ,川桂皮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素 (11.02 % ) ,1(10),4_杜松二烯 (10.21 % ) ,乙酸异龙脑酯 (6.30 % ) ,杜松醇 (5.53% ) ,桉叶油醇 (5.34% )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桂皮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植物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洋红树林种子内生真菌2508号多糖G-22a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志勇 佘志刚 +3 位作者 陈东淼 林永成 陆慧宁 吴雄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28,共2页
从南海海洋红树林种子内生真菌 2 5 0 8号的菌体中提取到多糖G_2 2a ,通过酸水解及GC/MS研究表明 ,G_2 2a由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及少量的木糖、核糖醇组成。
关键词 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 多糖 三甲基硅醚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得坡 王发松 +1 位作者 张宏达 任三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利用 GC- MS联用技术从竹叶楠 (Phoebe faberi)叶挥发油中鉴定了 2 6个萜类化合物 ,如(Z) - (R) - (+) - 3,7,11-三甲基 - 1,6 ,10 -十二碳三烯 - 3-醇 (相对含量 39.34% )、β-丁香烯 (2 9.18% )、姜烯 (5.16 % )和氧化丁香烯 (4 .2 1... 利用 GC- MS联用技术从竹叶楠 (Phoebe faberi)叶挥发油中鉴定了 2 6个萜类化合物 ,如(Z) - (R) - (+) - 3,7,11-三甲基 - 1,6 ,10 -十二碳三烯 - 3-醇 (相对含量 39.34% )、β-丁香烯 (2 9.18% )、姜烯 (5.16 % )和氧化丁香烯 (4 .2 1% )。该挥发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在培养基油浓度小于2 .0 μL/ m L的情况下 ,能够完全抑制新型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球毛壳霉等皮肤真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楠 挥发油 抗真菌活性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显微结构及纳米矿物的电镜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恩 彭明生 +2 位作者 梁超伦 邹永廖 邢铭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珍珠层及其微结构。发现珍珠质层是由有机质胶结的文石组成片状晶层,文石大量为六边形、不规则多边形和近圆形,并与有机质层交互平行叠置。在棱柱层的柱状晶体... 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HR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珍珠层及其微结构。发现珍珠质层是由有机质胶结的文石组成片状晶层,文石大量为六边形、不规则多边形和近圆形,并与有机质层交互平行叠置。在棱柱层的柱状晶体周围也有纤维状、胶状有机质。同时,在棱柱状和片状文石晶体的截面上,含有大量纳米级的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有机质、气液包裹体或孔洞。其中许多部位的有机基质中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晶格条纹像,均为纳米矿物所致。以上结果均表明珍珠层具有有序、精细、多层次、整体性好等优良的结构特点。这一结论对于探讨珍珠的成因、机械强度及医药保健性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SEM和HRTEM 微结构 纳米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洪华嫦 周海云 蓝崇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5,28,共4页
以斜生栅藻细胞的生长状况、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作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五氯酚(0,0 02,0 05,0 10,0 50,1 00mg L)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的毒性效应。24,48,72,96和120h五氯酚对斜... 以斜生栅藻细胞的生长状况、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作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五氯酚(0,0 02,0 05,0 10,0 50,1 00mg L)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的毒性效应。24,48,72,96和120h五氯酚对斜生栅藻的EC50分别为0 883,0 283,0 225,0 168和0 192mg L。斜生栅藻生长受抑制程度随五氯酚质量浓度增加而加强,当五氯酚的质量浓度超过0 50mg L时,斜生栅藻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染毒96h的斜生栅藻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随着五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色素比例失调,色素对五氯酚的敏感程度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色素含量的减少呈明显线性相关(r=0 793,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斜生栅藻 生长抑制 色素 可溶性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条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发松 任三香 +2 位作者 杨得坡 朱长山 陆慧宁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荆条叶挥发油中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荆条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36种组分,确定了2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68%。其中萜类及其衍生物22种,占89.13%。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荆条叶挥发油中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荆条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36种组分,确定了2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占总组分相对含量的94.68%。其中萜类及其衍生物22种,占89.13%。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β-丁香烯(48.70%),其次是β-金合欢烯(15.5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荆条叶挥发油 药物 水蒸气蒸馏法 β-丁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