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间的法律效力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民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6-103,共8页
20世纪60年代以后,非婚姻家庭已逐渐取得法律上的地位,这就是法律认可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之间产生财产法上的效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婚同居在中国一些地方有流行趋势,如何对此关系予以调整,是中国婚姻家庭法所必须面对... 20世纪60年代以后,非婚姻家庭已逐渐取得法律上的地位,这就是法律认可非婚同居在同居配偶之间产生财产法上的效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婚同居在中国一些地方有流行趋势,如何对此关系予以调整,是中国婚姻家庭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有关非婚同居方面的法律,加强对非婚同居关系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婚同居 同居配偶 共同财产权 遗产继承权 扶养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忠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9-117,共9页
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视野出发,对于清官信仰的民间意识、清官司法的理性认识能力。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法律文化 民间意识 清官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法律传统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韦伯法律思想述评 被引量:8
3
作者 任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3-98,共6页
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有什么关系?不同学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同一学科的不同流派也难得有相同见解。
关键词 西方法律传统 类型研究 局限 韦伯法律思想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亦论民族自决权 被引量:14
4
作者 慕亚平 郑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2-98,共7页
本文围绕民族自决权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应简单地从民族学和国内法角度对民族的概念加以解释,而应从国际法的角度用“大民族”或“国族”的含义理解,防止和避免民族分裂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发生;还从民族自决权在新老形势下... 本文围绕民族自决权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应简单地从民族学和国内法角度对民族的概念加以解释,而应从国际法的角度用“大民族”或“国族”的含义理解,防止和避免民族分裂和狭隘民族主义的发生;还从民族自决权在新老形势下的作用探讨了“自决”的内容:民族自决权不单包括国家独立的含义,它已从政治上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扩展到国家有权维护主权、统一和自由、谋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权利。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自决 民族自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挚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9-105,共7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的目的是通过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环境与发展和谐共进。目前,该战略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众多国家指导国家未来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它的目的是通过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环境与发展和谐共进。目前,该战略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众多国家指导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思想、新要求又极大地推动着法制建设的发展,两者的互相促动关系在环境法领域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 发展 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的目的性条款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民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8-125,共8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公司的目的性条款经历了四次大的革新,并最终确立了它在公司章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司目的性条款的变更和订定均应符合一定的原则。
关键词 目的性条款 历史型态 保护作用 变更原则 订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晓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作者认为,授权立法在性质上是一种特别法,并对如何遵循“宪法的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如何把握“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立法范围。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授权立法 性质 依据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列知识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圣思想 方法论 生命智慧 经验知识 个性体验 心灵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