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杨建广 苏顺开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网络课程》 设计 法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标混淆的科学测度--调查实验方法在司法中的运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晓尧 陈贤凯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171,共13页
商标混淆的主观认知状态可以借助消费者调查进行测度。法院通过调查总体的界定、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素来控制调查证据的质量,通过混淆率的解读来确定侵权是否成立。调查实验旨在将分散的消费者不确定的心理状态转化成... 商标混淆的主观认知状态可以借助消费者调查进行测度。法院通过调查总体的界定、抽样方法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等因素来控制调查证据的质量,通过混淆率的解读来确定侵权是否成立。调查实验旨在将分散的消费者不确定的心理状态转化成一种可计算的形式进行科学界定,尽可能真实地对消费者主观认知进行模拟,为法官判案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混淆 调查实验 科学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忠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8,共34页
本文尝试以传统中国"情感本体"的文化类型为基础,来考察明清时期的司法实践及其话语表达的基本特征。首先,本文简要地讨论了传统中国"情感本体"的文化类型和秩序原理;接着,本文从民间百姓"申冤"以及司法... 本文尝试以传统中国"情感本体"的文化类型为基础,来考察明清时期的司法实践及其话语表达的基本特征。首先,本文简要地讨论了传统中国"情感本体"的文化类型和秩序原理;接着,本文从民间百姓"申冤"以及司法官员"哀矜"的角度,来具体阐释情感因素在"申诉冤情"与"哀矜折狱"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这一阐释,本文意欲揭示明清中国的司法模式,乃是"诉诸情感"的心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本体 明清中国 司法实践 司法话语 心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管制与行政执法的变革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恒 黄泽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8,共3页
一、政府管制与行政执法的关系 行政执法如何更好地达到管制目标?政府管制又如何促进行政执法变革?这两者关系可概括如下: 首先,行政执法是实现政府管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政府管制 变革 管制目标 两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信和 呼书秀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79,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状 ,特别是法律制度、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和内部走向一体化、外部更趋开放性的特点 ;继而在评述其成就和优缺点的基础上 ,结合正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 ,提出了若干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法 东盟自由贸易区 发展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议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刑法定与法律解释之矛盾及其消解--基于符号学的进路 被引量:5
6
作者 庄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186,共15页
当代法解释学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存在尖锐矛盾,根本在于学理对两个"法律"概念———"法律文本"与"法律意义"的混淆。前者是立法者制定的符号,属于客观范畴;后者是解释者对前者阐发的规范观念,属于主观范... 当代法解释学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存在尖锐矛盾,根本在于学理对两个"法律"概念———"法律文本"与"法律意义"的混淆。前者是立法者制定的符号,属于客观范畴;后者是解释者对前者阐发的规范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法律解释正是使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罪刑法定之"法",是指法律文本,而非法律意义。据此,法律解释与罪刑法定的矛盾可得到消解:其一,即便是事后创造性的法律解释,因未变更法律文本,仍符合禁止司法造法和禁止事后法原则;其二,以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只是新、旧法律意义的更迭,与成文法原则不悖;其三,具有语义模糊性的法律文本,只要公众对其法律意义可达成理性共识,仍符合明确性原则;其四,凡在语义向度上能与公众达成理性共识的扩张解释,均非禁止的类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文本 法律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法的完善:修正与创新
7
作者 程信和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7-29,共3页
本文对我国银行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要通过修改现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制定《政策性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以完善银行法的体系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银行法体系 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 《政策性银行法》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