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姑鱼日粮脂肪水平和脂肪酸比例与脂肪肝病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健 刘永坚 +2 位作者 刘栋辉 田丽霞 王明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9种不同水平蛋白质与脂肪日粮饲养初始体质量约为2.73g的红姑鱼 (Sciaenopso 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脂肪与脂肪酸比例与营养性脂肪肝病的关系。结果表明 :(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 ,且不同脂肪... 采用9种不同水平蛋白质与脂肪日粮饲养初始体质量约为2.73g的红姑鱼 (Sciaenopso 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脂肪与脂肪酸比例与营养性脂肪肝病的关系。结果表明 :(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 ,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2)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比 ,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肝胰脏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即n-3PUFA)的比例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肝体比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上升 ;(3)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8 %,12%的5组日粮的红姑鱼从实验第21天起开始发病 ,死亡 ,病变程度与日粮脂肪水平成正相关。另外 ,研究还发现 ,饲喂9种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和脂肪日粮的红姑鱼均引起营养性脂肪肝病 ,且病变程度与死亡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升高和肝胰脏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减少而增加。红姑鱼日粮中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20∶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 脂肪肝 脂肪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健 李程琼 +1 位作者 梁桂英 陈志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9,共4页
初始质量约为240g的太平洋鲑鱼Oncorhynchusspp.于0 25m3的水族箱中养殖64d,水温为(15 5±3 7)℃,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实验分6组,分别为对照组(每日投喂),实验1组(隔日投喂),实验2组(隔2d投喂2d),实验3组(... 初始质量约为240g的太平洋鲑鱼Oncorhynchusspp.于0 25m3的水族箱中养殖64d,水温为(15 5±3 7)℃,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饥饿后补偿性生长效果。实验分6组,分别为对照组(每日投喂),实验1组(隔日投喂),实验2组(隔2d投喂2d),实验3组(隔4d投喂4d),实验4组(隔8d投喂8d),实验5组(隔16d投喂16d)。实验结果表明:饥饿1~4d再循环投饲组太平洋鲑鱼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而饥饿8~16d组太平洋鲑鱼不能补偿生长,补偿生长效果是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同时提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鲑鱼Oncorhynchus spp. 饥饿 补偿生长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实验性镉中毒的肝、肾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健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王勇 刘栋辉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26-230,共5页
用200尾(10 8±1 2)g的草鱼作实验性镉中毒实验。实验分为4组,每组50条。实验各组水中镉含量分别为:1 10LC50组80μg L-1,1 50LC50组16μg·L-1,1 100LC50组8μg·L-1,对照组为<1μg·L-1,实验期120d。研究内容为草... 用200尾(10 8±1 2)g的草鱼作实验性镉中毒实验。实验分为4组,每组50条。实验各组水中镉含量分别为:1 10LC50组80μg L-1,1 50LC50组16μg·L-1,1 100LC50组8μg·L-1,对照组为<1μg·L-1,实验期120d。研究内容为草鱼镉中毒时肝、肾生化指标与病理变化。结果表明:①草鱼镉中毒的24h_LC50为800μg·kg-1;②各组草鱼的死亡率分别是64%,24%,20%,4%;③实验各组草鱼肝胰脏、肾脏镉含量(湿质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 01);④实验各组草鱼血浆中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均较对照组明显地升高,而总蛋白则下降明显(P<0 05);⑤实验各组草鱼血清中钙、磷、镁含量显著减少(P<0 05);⑥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肝胰脏和肾脏严重受损,发生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与溶解坏死。透射电镜下,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肾小球基底膜节段性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镉中毒 肝胰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付永忠 赵会宏 +4 位作者 刘晓春 林浩然 黄国光 张海发 王云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叙述了4批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结果。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畸形率与雌鱼的卵质有关;杂交组与对照组的斜带石斑鱼相比,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差异,但发育速度较快... 叙述了4批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结果。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畸形率与雌鱼的卵质有关;杂交组与对照组的斜带石斑鱼相比,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差异,但发育速度较快;杂交组仔鱼与对照组仔鱼在孵化后11 d内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但12 d后杂交组仔鱼增长显著;杂交组仔鱼的不投饵活力系数SAI和育苗成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高,初步表现出杂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LHRHa、17-P及其它药物组合诱导赤点石斑鱼排精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舒琥 刘晓春 +1 位作者 赵会宏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在繁殖后期,给精子排放量少的雄性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或生理盐水(对照组),6d后再次注射LHRHa,17α_羟基孕酮(17P),LHRHa+17P,LHRHa+DOM和生理盐水,第7天重复注射,24h后采集精液、血液。结... 在繁殖后期,给精子排放量少的雄性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或生理盐水(对照组),6d后再次注射LHRHa,17α_羟基孕酮(17P),LHRHa+17P,LHRHa+DOM和生理盐水,第7天重复注射,24h后采集精液、血液。结果表明:所有的实验组均能提高精液量,其中LHRHa+17P、LHRHa+DOM和17P处理组精液量增加显著(约为对照组的3~5倍),但精子密度没有减少、精子活力没有降低。所有的实验组的血清11-KT含量降低,而血清T的含量增加,血清E2含量变化不大。精液量同11_KT含量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同T的含量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17α—羟基孕酮 注射 精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震宇 刘永坚 +4 位作者 田丽霞 王骥腾 王勇 郭冉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7-79,共3页
借鉴人类营养学中的FTT试验方法,以无脂纯化饲料为对照,采用脂肪含量为12%的高脂纯化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以摄食前血脂相关指... 借鉴人类营养学中的FTT试验方法,以无脂纯化饲料为对照,采用脂肪含量为12%的高脂纯化饲料,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以摄食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为基础水平,每隔1 5h取样一次,连续观察9h。结果表明,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升高,出现两个吸收高峰,分别出现在摄食后1 5h和6h,同时在摄食后4h和9h达到或接近基础水平。提示草鱼摄食高脂饲料后血脂变化情况与人类等哺乳动物不同,鱼类FTT试验的相关参数尚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 血脂 高脂饲料 FT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饲料中铜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阳会军 王安利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1-466,共6页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存活率、形态学指标和红细胞比容没有显著性影响。随饲料铜水平的上升,斜带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当饲料铜添加量达到或超过3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趋于平稳。折线模型表明,饲料中铜总含量为5—5.5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能够达到饱和。当饲料中铜总含量≥6.00mg/kg时,全鱼的铁、锰、锌含量显著下降。因此,根据全鱼和肝脏铜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考虑到饲料铜对全鱼铁、锰、锌含量的影响,作者认为当基础饲料铜含量为1.50mg/kg时,饲料中的最适铜添加量为3mg/kg,饲料中铜总量为5—5.5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含雄烯二酮的微囊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成熟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岳松 林浩然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制了含雄烯二酮 (4 - androstene- 3,17- dione,ADSD)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微囊 (4 - an-drostene- 3,17- dione- cellulose acetate phthalate- microcapsule,ACM) ,并对对日本鳗鲡进行注射催熟实验 ,间隔 2 5 d注射 ACM3次可诱导 ... 研制了含雄烯二酮 (4 - androstene- 3,17- dione,ADSD)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微囊 (4 - an-drostene- 3,17- dione- cellulose acetate phthalate- microcapsule,ACM) ,并对对日本鳗鲡进行注射催熟实验 ,间隔 2 5 d注射 ACM3次可诱导 75 %的雄鳗达到性成熟 .间隔 2 5 d注射 ACM4次可诱导雌鳗平均GSI达到 33.5 4% .注射 ACM微囊制剂后 ,可明显促进鳗鲡血清及脑垂体 Gt H含量的升高 .其中雄鳗注射微囊制剂 1次后 ,血清 Gt H含量即显著高于对照组 ;雌鳗在第 2次注射微囊制剂后 ,血清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微囊 雄烯二酮 性腺 发育成熟 类固醇激素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对饲料中糖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谭肖英 罗智 刘永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23,共5页
糖类是鱼类饲料中廉价的能量源,然而,与陆生动物相比,鱼类对饲料中糖的利用能力较低。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鱼类对饲料糖的利用能力与鱼饲料中糖的适宜含量、影响因素及鱼类的糖代谢机制。
关键词 鱼类 糖利用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酮(MT)和加氢甲基睾酮(MDHT)浸泡法诱导尼罗罗非鱼仔鱼雄性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兴汉 李波 +1 位作者 叶卫 张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通过雄激素"浸泡法"诱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雄性化的研究,探索一种雄激素浸泡诱导尼罗罗非鱼仔鱼雄性化的技术方法。选用了可芳化的MT(17α-methyltesosterone)和不可芳化的MDHT(17α-methyldihydrotestoste... 通过雄激素"浸泡法"诱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雄性化的研究,探索一种雄激素浸泡诱导尼罗罗非鱼仔鱼雄性化的技术方法。选用了可芳化的MT(17α-methyltesosterone)和不可芳化的MDHT(17α-methyldihydrotestosterone)两种雄激素进行对比试验。进行了处理时期(1,7,13 DPH,Days Post Hactching),激素剂量(200,600,1 800,5 400μg·L-1),持续时间(2,4,8 h)3个因素的简单比较法正交试验。结果如下:当诱导7 DPH仔鱼、持续时间为4 h时,MT剂量为600μg·L-1时雄性率最高,为98.81%,而剂量1 800,5 400μg·L-1时雄性率明显下降(P<0.05);MDHT剂量为600,1 800μg·L-1时,雄性率最高,分别为98.34%和98.39%,剂量为200,5 400μg·L-1时雄性率没有明显下降(P>0.05)。当用MT诱导7 DPH仔鱼,剂量为600μg·L-1时,持续时间为4 h的雄性率最高、而8 h的雄性率明显下降(P<0.05);当用MDHT时,3种持续时间(2,4,8 h)的雄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总体来看,应用MT和MDHT的雄性率都能达到生产应用需求,但MDHT效果更稳定、表现出更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雄性化 浸泡法 甲基睾酮 加氢甲基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诱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雄性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文 杨宪宽 +6 位作者 徐新 肖玲 李水生 赵会宏 张海发 张勇 林浩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1323,共7页
石斑鱼属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鱼类,低龄鱼卵巢先成熟,表现为雌性,高龄鱼才性转变为雄性。本实验通过持续跟踪取样,分析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在36月龄内的性腺发育过程,发现其性分化完成后,雌性卵巢在9月龄... 石斑鱼属雌雄同体雌性先成熟鱼类,低龄鱼卵巢先成熟,表现为雌性,高龄鱼才性转变为雄性。本实验通过持续跟踪取样,分析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在36月龄内的性腺发育过程,发现其性分化完成后,雌性卵巢在9月龄后开始发育。因此,采取投喂含有雄激素甲基睾酮(MT)饲料的方法,可以在石斑鱼卵巢发育之前,成功诱导8月龄的斜带石斑鱼幼鱼向雄性方向发育。结果表明,以MT 10mg/kg饲料的剂量投喂3个月能够有效诱导卵巢未发育的幼鱼往雄性方向发育;但停止投喂MT后,幼鱼精巢又开始出现退化,不会继续往雄性方向发展,而转变为雌性。以上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性别决定和分化除了受遗传因子和内分泌调控外,还受到年龄、体型和群体、环境等因子的影响,人工投喂MT激素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石斑鱼幼鱼的性腺发育的方向,只有在持续剂量的MT激素诱导下,石斑鱼幼鱼才能发育为成熟的雄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甲基睾酮 性别分化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肽素、鱿鱼内脏粉、墨鱼浸膏、鱼露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栋辉 冯健 +1 位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5期39-39,35,共2页
关键词 富肽素 鱿鱼内脏粉 墨鱼浸膏 鱼露 南美白对虾 诱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卫星技术研究珠江流域三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慧荣 欧阳徘徊 +6 位作者 李桂峰 孙际佳 赵会宏 张勇 夏雨 王紫钰 刘丽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探讨了广西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三江段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自主开发了4对大眼鳜微卫星 DNA 引物,此外,还从28对鳜属微卫星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5对,19对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对32...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探讨了广西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三江段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自主开发了4对大眼鳜微卫星 DNA 引物,此外,还从28对鳜属微卫星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5对,19对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对32尾右江(YJ)、35尾左江(ZJ)及36尾红水河(HSH)三地理群体野生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总群体的固定指数 Fix 范围为0.0014~1.000,表明19个位点在总群体内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其对环境的应对能力有所下降。遗传参数统计结果表明,总群体观测等位基因数(Na =19.4737)、香农指数(I =2.3998)、平均杂合度(Ave Het =0.7206)、多态信息含量(0.447<PIC <0.947)均显示:在哈温平衡下,大眼鳜3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3群体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红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左江群体、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左江和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接近。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大(0.15>群体间近交系数 Fst =0.1539<0.25),15.3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4.6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内近交系数 Fis 为0.5761,各座位的基因流 Nm 分布范围较广(0.1474~8.9091),平均 Nm 值为1.3745,表明3群体间属于中等遗传分化水平,基因流基本顺畅,群体内的近交系数较高,容易引起遗传结构的变化。基于 Nei&#39;s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左江群体与右江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红水河聚为一支,符合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鳜 珠江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精子发生和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琥 刘晓春 +1 位作者 张勇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kaara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在初级精原...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kaara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阶段。精子细胞再经过精子形成过程成为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阶段,细胞核释放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分布于精原细胞和前期Ⅰ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早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明显可见,并形成联会复合体。精子细胞之间存在细胞联系(桥粒)。赤点石斑鱼成熟精子的特点是细胞核圆形,核内染色质致密,没有核泡(核空隙)。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轴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精子发生 精子形成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实验性镉中毒的骨骼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健 王勇 +2 位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66,共4页
200尾(10 8±1 2)g的草鱼分为4组,每组50条。实验各组水中镉含量分别为:1 10LC50组80μg·L-1,1 50LC50组16μg·L-1,1 100LC50组8μg·L-1,对照组为<1μg·L-1,实验期120d。研究内容为草鱼镉中毒的骨骼病理学... 200尾(10 8±1 2)g的草鱼分为4组,每组50条。实验各组水中镉含量分别为:1 10LC50组80μg·L-1,1 50LC50组16μg·L-1,1 100LC50组8μg·L-1,对照组为<1μg·L-1,实验期120d。研究内容为草鱼镉中毒的骨骼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草鱼镉中毒的24hLC50为800μg L;②各组草鱼的死亡率分别是64%,24%,20%,4%;③实验各组草鱼脊椎骨镉含量(湿质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 01),脊椎骨中钙含量(湿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 05);④实验各组草鱼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地升高、血清中钙、磷、镁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 05);⑤骨骼病理学变化主要为:1 10LC50组、1 50LC50组、1 100LC50组草鱼75%、36%、36%出现脊椎弯曲、鳃丝塌陷且骨化不全。透射电镜下,增生的成骨细胞胞体短而粗,细胞质丰富,其中有清楚的细胞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镉中毒 骨骼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日粮中添加适宜油脂品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健 陈志伟 +2 位作者 李程琼 刘栋辉 梁桂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73-76,共4页
在日粮中添加11 5%的4种不同脂肪源饲养18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110g的太平洋鲑鱼Sciaenopsocellatus于水泥池中56d。实验分4组,每组3个平行池,每池15尾鱼。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日粮中添加适宜油脂品种。4组脂肪源分别为鱼油、大豆油、... 在日粮中添加11 5%的4种不同脂肪源饲养18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110g的太平洋鲑鱼Sciaenopsocellatus于水泥池中56d。实验分4组,每组3个平行池,每池15尾鱼。研究淡水养殖太平洋鲑鱼日粮中添加适宜油脂品种。4组脂肪源分别为鱼油、大豆油、大豆磷脂和玉米油。实验表明:①饲以4种不同脂肪源日粮的太平洋鲑鱼存活率相似,但大豆磷酯组的相对生长率、饲料报酬与蛋白效率比显著好于鱼油组、大豆油组和玉米油组(P<0 05),其相对生长率分别提高了27%,23%和21%。其次为添加大豆油,添加玉米油效果较添加鱼油稍好,但后3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②添加大豆磷脂与玉米油日粮的太平洋鲑鱼肠系膜脂肪与肝脏脂肪含量显著性少于鱼油组,但肥满度和背肌中脂肪含量较添加鱼油与大豆油日粮的太平洋鲑鱼明显提高(P<0 05);③在太平洋鲑鱼日粮中添加大豆油、大豆磷脂与玉米油较添加鱼油对肝脏脂肪中脂肪酸比例的主要影响为:显著性提高了总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了总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P<0 05)。实验结果表明,淡水养殖条件下,日粮中油脂以添加大豆磷脂的太平洋鲑鱼生长性能最好,大豆油、玉米油和鱼油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鲑鱼Sciaenopsocellatus 营养 油脂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贻贝肾CYP4基因表达受多氯联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驰 李纯厚 +1 位作者 张为民 贾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18-9422,共5页
[目的]了解多氯联苯(PCB)对翡翠贻贝肾中细胞色素P450第4亚族(CY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野生翡翠贻贝cDNA中扩增得到了翡翠贻贝CYP4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并根据所得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以SYBRG... [目的]了解多氯联苯(PCB)对翡翠贻贝肾中细胞色素P450第4亚族(CYP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野生翡翠贻贝cDNA中扩增得到了翡翠贻贝CYP4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并根据所得序列设计定量PCR引物,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以SYBRGreenI为荧光染料,利用荧光定量PCR对经PCB暴露处理后的翡翠贻贝肾中CYP4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PCB暴露处理对翡翠贻贝肾中CYP4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并且这种诱导作用对CYP4表达水平的影响与PCB暴露处理的时间以及浓度有相关性。[结论]该研究为CYP4基因作为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支持,同时为海水双壳类动物体内CYP4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GYP4基因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翡翠贻贝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脑垂体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舒琥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勇 袁桃安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1,共4页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时期的性成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性成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近椭圆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其中神经分泌纤...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时期的性成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性成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近椭圆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其中神经分泌纤维存在A(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腺垂体中外侧部(PPD)腺细胞由嗜酸性的GH细胞和嗜碱性的TSH细胞及GTH细胞3类细胞构成。在不同的时期,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脑垂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鱼类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浩然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3期27-30,43,共5页
积极实施海洋鱼类的增殖与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因此 ,建立和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新技术 ,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海洋鱼类的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免... 积极实施海洋鱼类的增殖与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因此 ,建立和提高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新技术 ,是近年来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海洋鱼类的生殖内分泌生理学、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是海洋鱼类增殖与养殖的理论基础 ;系统深入地开展这些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类资源 可持续利用 增殖 养殖 海洋鱼类科学技术 海洋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鱼类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高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浩然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6期33-36,共4页
发展海洋鱼类的增殖和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措施和策略。因此 ,发展和提高海洋鱼类的增殖养殖技术 ,特别是做为增养殖基础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新技术 ,是海洋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在诱导... 发展海洋鱼类的增殖和养殖是海洋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措施和策略。因此 ,发展和提高海洋鱼类的增殖养殖技术 ,特别是做为增养殖基础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新技术 ,是海洋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在诱导海洋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改善卵子质量、排卵与产卵、提早性成熟和性别转换 ,调控海洋养殖鱼类在全年都能性腺发育成熟和产卵、改善幼苗培育与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以及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各种促进鱼类生殖与生长的激素与神经肽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类 增殖 养殖 人工繁殖 苗种培养 生物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