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地区沉积物中酚类物质污染及其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董军 李向丽 +2 位作者 栾天罡 邹世春 林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测定并分析了珠江口、横门水道及附近鱼塘沉积物中4种美国EPA优先控制氯酚化合物(CPs)和双酚A(BPA)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4种USEPA优先控制CPs化合物中,五氯酚(PCP)和2,4-二氯酚(2,4-DCP)的检出率为100%,2,4,6-三氯酚(2,4,6-TCP)检出率... 测定并分析了珠江口、横门水道及附近鱼塘沉积物中4种美国EPA优先控制氯酚化合物(CPs)和双酚A(BPA)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4种USEPA优先控制CPs化合物中,五氯酚(PCP)和2,4-二氯酚(2,4-DCP)的检出率为100%,2,4,6-三氯酚(2,4,6-TCP)检出率为30%,2-氯酚(2-CP)的检出率为0,PCP、2,4,6-TCP、2,4-DCP的千重质量比范围分别为0.57~4.30 ng/g、0.25~2.18 ng/g和0.17~7.20ng/g;BPA的检出率为100%,质量比范围为0.58~2.16 ng/g。上述酚类物质在河流沉积物中的质量比均高于它们在鱼塘和珠江口沉积物中的质量比。多元回归分析显示,4种CPs化合物、BPA与pH值和有机质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参照SSB阈值和EC/PNEC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珠江口地区沉积物中CPs和BPA等酚类物质导致生态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氯酚 双酚A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诺卡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9
2
作者 蒋依依 李言伟 +1 位作者 周素明 李安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1,共6页
加州鲈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鱼类养殖品种,但近年病害问题十分突出。诺卡菌已成为危害加州鲈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目前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属类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国内首次从患病加州鲈体内分离得到诺卡菌,并最终确定了其病原种... 加州鲈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鱼类养殖品种,但近年病害问题十分突出。诺卡菌已成为危害加州鲈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目前对该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种属类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国内首次从患病加州鲈体内分离得到诺卡菌,并最终确定了其病原种类是鰤鱼诺卡菌Nocardia seriolea。从患病加州鲈内分离到菌株NH090627,镜检发现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的分支状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诺卡菌属Nocardia细菌的基本特征相符。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菌株NH090627即为引起此次加州鲈结节病的病原菌。对该菌株的16SrDNA进行了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与诺卡菌属细菌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与鰤鱼诺氏菌N.seriolea JCM3360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99.9%。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将加州鲈结节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鰤鱼诺卡菌。为了指导该病的防控,还对该病原菌做了一系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但对磺胺类和氨苄青霉素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鰤鱼诺卡菌 生理生化特征 16S RDNA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腊肠中NO_2^-和NO_3^-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冯顺卿 李明珠 劳锦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215,共3页
研究腊肠中的NO2-和NO3-的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测定方法。样品用超纯水超声波辅助提取,除去脂肪、蛋白质和大量的Cl-干扰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定。采用IonPac AS9-HC(4mm×250mm)分析柱以及相应的保护柱IonPac AG9-HC(4mm×50mm),... 研究腊肠中的NO2-和NO3-的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测定方法。样品用超纯水超声波辅助提取,除去脂肪、蛋白质和大量的Cl-干扰后,用离子色谱进行测定。采用IonPac AS9-HC(4mm×250mm)分析柱以及相应的保护柱IonPac AG9-HC(4mm×50mm),以9.0mmol/LNa2CO3溶液为淋洗液。NO2-和NO3-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具有很好的线性和重复性,其检出限分别为0.5、1.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腊肠 NO2-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塘沉积物氯酚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4
作者 董军 陈若虹 +2 位作者 栾天罡 邹世春 林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6-430,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3种养殖模式鱼塘沉积物中氯酚类(CPs)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般四大家鱼养殖模式(A)沉积物中总CPs质量分数(干质量)为9.91ng·g-1,猪-鱼综合养殖模式(B)与鸭-鱼综合养殖模式...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3种养殖模式鱼塘沉积物中氯酚类(CPs)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一般四大家鱼养殖模式(A)沉积物中总CPs质量分数(干质量)为9.91ng·g-1,猪-鱼综合养殖模式(B)与鸭-鱼综合养殖模式(C)沉积物总CPs质量分数分别为7.79ng·g-1和4.84ng·g-1。总CPs及15种CPs化合物在A、B模式和鸭-鱼综合养殖模式(C)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相似,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模式,B模式,C模式。沉积物中质量分数比较高的一氯酚、二氯酚、三氯酚和四氯酚分别是4-CP、2,4-DCP、2,4,6-TCP和2,3,4,6-TeCP。五氯酚(PCP)质量分数与4-CP、2,5+2,6+3,5-DCP、3,4-DCP、2,4,5-TCP、2,3,6-TCP、2,3,4-TCP、2,3,5,6-TeCP、2,3,4,6-TeCP、2,3,4,5-TeCP等氯酚化合物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显示PCP与它们之间存在降解物与产物的关系。参照美国EPA相关标准,上述鱼塘沉积物中的PCP和Ky氯酚(2,3,4,6-TeCP、2,4,6-TCP和PCP)导致生态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塘 沉积物 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