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头金蝇的生物学及其在法医昆虫学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时燕薇 刘小山 +1 位作者 汪海洋 张润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70-76,共7页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uis)是一种重要法医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综述了大头金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包括大头金蝇在国内外总体分布情况,各虫态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 大头金蝇Chrysomya megacephala(Fabricuis)是一种重要法医昆虫、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综述了大头金蝇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包括大头金蝇在国内外总体分布情况,各虫态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重点综述了大头金蝇在法医昆虫学中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 PMI)的应用,包括种类鉴定,生长发育中日龄指标的选定。另外,简要回顾了其作为媒介昆虫、传粉昆虫和资源昆虫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金蝇 生物学 生态学 法医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AP在水稻害虫白背飞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梅 陈佳林 +3 位作者 周晓穗 梁士可 李广宏 王方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甲基化敏感的扩增多态性分析方法 (MSAP)是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用来检测样品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情况,在高等动物和许多植物上已广泛应用,但... 甲基化敏感的扩增多态性分析方法 (MSAP)是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用来检测样品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CCGG位点的胞嘧啶甲基化情况,在高等动物和许多植物上已广泛应用,但尚未有在昆虫中应用该方法的报道。从DNA提取、酶切基因组DNA用量、酶切和接头连接时间、电泳图谱显影方法等方面对MSAP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在水稻重要害虫白背飞虱上得到成功应用。这为将来在其它昆虫中使用该方法研究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指导价值。且通过比较白背飞虱雌雄性别间和长短翅型间的MSAP图谱,发现雌雄性别间和长短翅型间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式样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性别和翅型分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甲基化 白背飞虱 性别分化 翅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的桔小实蝇成虫饥渴耐受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谢琦 郑小萍 +1 位作者 黎良明 张润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通过不同给食、给水的处理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不同日龄的雌雄成虫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以平均存活时间作为桔小实蝇饥渴耐受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给水缺食的情况下,25℃时,桔小实蝇不同日龄成虫... 通过不同给食、给水的处理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不同日龄的雌雄成虫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以平均存活时间作为桔小实蝇饥渴耐受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给水缺食的情况下,25℃时,桔小实蝇不同日龄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介于2.2~3.9d,15℃时,介于6.2—9.4d;在给食缺水情况下,25℃时,不同日龄成虫平均存活时间介于3.1—5.3d,而15℃时,介于5.8~10.7d;在缺食缺水情况下,25℃和15℃时,其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介于2.0~3.6d和5.3—8.0d。在25℃条件下,各日龄的桔小实蝇雌、雄成虫耐渴的能力要强于耐饥能力,且食物的存在能显著延长桔小实蝇的平均存活时间;在15℃条件下,除了10日龄和15日龄的雄虫外,其他日龄雌(或雄)虫的耐饥能力与耐渴能力间并无差异,而水或食物哪样更能显著延缓桔小实蝇成虫的死亡,还与成虫日龄和性别有关;25℃时,15日龄雌雄成虫间以及15℃时,5日龄及10日龄的雌雄成虫问的平均存活时间均在给食缺水时出现显著差异;在相同的处理方式下,15℃时成虫的饥渴耐受能力比25℃时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平均存活时间 饥渴耐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cyt1 Aa基因在拟步甲亚种菌株中的表达及重组菌株杀虫活性研究
4
作者 袁美妗 汤慕瑾 +2 位作者 师永霞 王莉 庞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将含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cyt1Aa基因的质粒电激转化至对鞘翅目害虫有专一活性的Bt拟步甲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tenebrionis,简称Btt)菌株中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菌株... 将含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cyt1Aa基因的质粒电激转化至对鞘翅目害虫有专一活性的Bt拟步甲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tenebrionis,简称Btt)菌株中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菌株Btt-WF45。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显示Cyt1Aa蛋白获得了大量表达。生物测定结果表明,Btt-WF45对鞘翅目小圆叶甲(Plagiodera Redtenbacher)幼虫没有毒力,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的毒力比对照菌株4Q7-WF45高0.33倍,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毒力比4Q7-WF45高0.63倍。由于在重组菌株Btt-WF45中Cry3A蛋白的表达量太低,所以在该结果中未能显示Cyt1Aa蛋白与Cry3A蛋白是否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cyt1 AA Btt菌株 表达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水稻挥发物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嗅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媛媛 牛媛媛 +2 位作者 郭红霞 李欣 周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是水稻受虫害诱导后产生的重要挥发物性物质。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参与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过程中。通过田间调查和昆虫触角电生理分析,对这3种挥发物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嗅觉行为水平上的作用进行... 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芳樟醇是水稻受虫害诱导后产生的重要挥发物性物质。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参与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过程中。通过田间调查和昆虫触角电生理分析,对这3种挥发物在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嗅觉行为水平上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杨酸甲酯对害虫的虫口密度影响较明显,晚稻田中,水杨酸甲酯组的害虫数量(14.42头/板)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组。赤眼蜂的嗅觉电位随芳樟醇和茉莉酸甲酯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浓度为1/50时赤眼蜂嗅觉电位的变化值显著高于浓度为1/5000时嗅觉电位变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 芳樟醇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 嗅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家蚕丝素重链基因的锌指蛋白结构域的人工构建
6
作者 刘婷婷 梁梓强 +3 位作者 梁安文 郭技星 李广宏 王方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将多个可特异识别并结合DNA的锌指单体串联在一起即可构成锌指蛋白结构域,若将其与不同的功能域因子融合,则会构建出有很多用途的人工蛋白分子,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各种定点修饰或调控。以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Zinc Finge... 将多个可特异识别并结合DNA的锌指单体串联在一起即可构成锌指蛋白结构域,若将其与不同的功能域因子融合,则会构建出有很多用途的人工蛋白分子,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各种定点修饰或调控。以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Zinc Finger Tools软件筛选到了一个合适的靶标位点,再采用模块组装技术,通过酶切、片段回收、连接、转化等步骤成功将多个锌指单体串联在一起,构建出一对靶向家蚕丝素重链基因特定位点的由4个锌指单体组成的锌指蛋白结构域,这为将来定点修饰或改造家蚕丝素基因,进一步提高蚕丝质量和产量,以及大幅度提升家蚕生物反应器对外源蛋白的表达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丝素重链基因 锌指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18S核糖体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
7
作者 梁梓强 梁士可 +2 位作者 刘婷婷 李广宏 王方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长翅雌虫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以已知的半翅目昆虫18S rDNA全序列和白背飞虱18S rDNA部分序列为参考,通过PCR扩增出白背飞虱18S rDNA的未知部分序列,最后通过拼接,首次得到了白背飞虱18S rDNA的全长序... 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长翅雌虫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以已知的半翅目昆虫18S rDNA全序列和白背飞虱18S rDNA部分序列为参考,通过PCR扩增出白背飞虱18S rDNA的未知部分序列,最后通过拼接,首次得到了白背飞虱18S rDNA的全长序列,长度为1 891 bp,碱基组成比例均衡,分别为:24.1%A;23.7%C;27.7%G;24.5%T。将此全长序列与分属6个目(半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翅目)昆虫的18S rDNA序列进行比较,一共发现有4个保守区域,其中第二个区域发生插入或缺失的情况最少。以18S rDNA第二保守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原同翅目昆虫多数均与半翅目昆虫菜蝽亲缘关系较近,但原同翅目飞虱科昆虫,如白背飞虱、褐飞虱则与半翅目昆虫菜蝽的亲缘关系较远,表明近年来将原同翅目昆虫全部划归为半翅目还有待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 18S RDNA 白背飞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