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话语·标识·践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1
作者
范君
詹小美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共同体理念作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以共同体“思想的直接现实”和民族成员的“现实生活”投射“话语”“标识”“践行”,链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性活动。其中,“四个与共”的话语逻辑内蕴民族凝...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共同体理念作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以共同体“思想的直接现实”和民族成员的“现实生活”投射“话语”“标识”“践行”,链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性活动。其中,“四个与共”的话语逻辑内蕴民族凝聚的情感、民族团结的规范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回应了中华民族“何以在一起”的深层诘问;“四个与共”对共同体意识的浓缩性诠释内括“标识”和“表意”,在“具象化”缩写与铭刻中呈现共同性与一致性进行价值赋意;明确“四个与共”培育的推进向度、释放“四个与共”培育的一体效能、优化“四个与共”培育的建构路径,则以目标的锚定、共同性的增强、共同体建设的推进搭建起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践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话语逻辑
标识表意
践行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语·标识·践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1
作者
范君
詹小美
机构
暨南
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暨南
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与共’理论研究”(项目号:22CMZ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共同体理念作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以共同体“思想的直接现实”和民族成员的“现实生活”投射“话语”“标识”“践行”,链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象性活动。其中,“四个与共”的话语逻辑内蕴民族凝聚的情感、民族团结的规范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回应了中华民族“何以在一起”的深层诘问;“四个与共”对共同体意识的浓缩性诠释内括“标识”和“表意”,在“具象化”缩写与铭刻中呈现共同性与一致性进行价值赋意;明确“四个与共”培育的推进向度、释放“四个与共”培育的一体效能、优化“四个与共”培育的建构路径,则以目标的锚定、共同性的增强、共同体建设的推进搭建起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践行框架。
关键词
“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话语逻辑
标识表意
践行框架
Keywords
Concept of“Fourfold Shared Community”
Discursive Logic
Semiotic Representation
Practical Framework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话语·标识·践行: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范君
詹小美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