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作用下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表皮纹理变化的数字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源 曾炘 +1 位作者 吴忠道 刘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6,共9页
【目的】通过采集药物作用下广州管圆线虫3/4期幼虫表面纹理变化的超微结构图像,进行数据化特征的研究,探讨可能的药物作用规律。【方法】本文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对体内用药、体外用药和不用药3组共21条的广州管... 【目的】通过采集药物作用下广州管圆线虫3/4期幼虫表面纹理变化的超微结构图像,进行数据化特征的研究,探讨可能的药物作用规律。【方法】本文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对体内用药、体外用药和不用药3组共21条的广州管园线虫幼虫表皮电镜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扫描方向下提取对比度、能量、相关性、同质性和熵5个特征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样本图像在4个方向上的几乎所有特征都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能量和熵在各方向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度和同质性特征值在不同方向角度上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虫体纹理的数字特征可用于识别和评估广州管圆线虫的用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数字特征 灰度共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3年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刊载中国学者论文分析
2
作者 宋兰桂 牛中正 +4 位作者 解辉 罗诗琪 贺平 吴晓瑛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6-891,共6页
目的了解2003—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方法选择17种国际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为调查对象,对2003—2013年期间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研究虫种及种类、研究... 目的了解2003—2013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方法选择17种国际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为调查对象,对2003—2013年期间收录的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分别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研究虫种及种类、研究对象、类型及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文献量从2003年的23篇快速增长,至2013年达到230篇,主要发表在《Parasitology Research》(39.3%)、《Veterinary Parasitology》(16.0%)等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在机构分布中,中山大学为发表文献量最多的机构(145篇),其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吉林大学,文献量分别是76篇和50篇;在研究虫种与种类方面,以原虫和吸虫为主,如血吸虫(185篇)、弓形虫(110篇)和艾美球虫(81篇),居所有研究种类发文量的前3位;研究对象以动物模型为主(80.7%),研究类型以原著为主(82.1%),研究领域则主要是基因或蛋白的功能研究(19.7%)。结论 2003-2013年间,中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其研究领域及特点不完全同于国内寄生虫学相关期刊的特征。因此,分析我国寄生虫学研究现状时应关注我国学者在国际寄生虫学期刊发表的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寄生虫学期刊 中国学者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