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的过度激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阻断RAAS的两类重要药物,它们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大量证据均已证实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近年来的一些试验如VaL-HeFT、CHARM、OFTIMAA和VALIANT确定了ARB在心衰及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目前推荐ARB用于心衰又不能耐受ACEI者,对于轻、中度心衰的患者,可选择ARB替代ACE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2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4 位作者 吴伟康 刘勇 周彬 刘金来 陈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一氧化氮(NO)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伊贝沙坦组3组,每组10只。大鼠腹腔一次注射2g/L链脲佐菌素(50mg/kg)造模,造模后12周终止实...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一氧化氮(NO)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伊贝沙坦组3组,每组10只。大鼠腹腔一次注射2g/L链脲佐菌素(50mg/kg)造模,造模后12周终止实验处死大鼠,取血、尿和心脏标本,测定尿量、体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的比值、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血清和心脏组织NO的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心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RT-PCR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12周终止实验时,糖尿病组和伊贝沙坦组大鼠的尿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血糖、HbA1c、尿液、血清和心脏组织的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伊贝沙坦组大鼠的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尿液、血清和心脏组织的NO水平明低于糖尿病组(P<0.05)。免疫组化发现伊贝沙坦组大鼠心脏组织的iNOS表达明显降低。RT-PCR发现伊贝沙坦组大鼠心脏组织的iNOS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NO和iNOS参加了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伊贝沙坦能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iNO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NO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病 伊贝沙坦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反搏后心肌梗死犬心肌形态学的观察
3
作者 钱孝贤 刘勇 +3 位作者 吴伟康 周彬 陈璘 郑振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和反搏组3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反搏组犬心...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梗死组和反搏组3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梗死区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线粒体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反搏组犬心肌肌小节、肌丝、线粒体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比梗死组明显减轻。定量分析发现反搏组犬心肌线粒体数密度和比表面均明显高于梗死组,而线粒体体积和平均表面积均小于梗死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可减轻心肌梗死犬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微结构 反搏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