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单路口交通信号两级模糊优化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文臣 张轮 何兆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7,共7页
该文提出交通信号两级模糊控制的两种优化方法。首先,针对两级模糊控制器在低流量下考虑多维交通状态变量致使路口交通状态弱化,提出一种两级组合模糊控制器,其采用0-1组合思想,立足路口交通状态特征选取模糊控制器的交通状态变量的组... 该文提出交通信号两级模糊控制的两种优化方法。首先,针对两级模糊控制器在低流量下考虑多维交通状态变量致使路口交通状态弱化,提出一种两级组合模糊控制器,其采用0-1组合思想,立足路口交通状态特征选取模糊控制器的交通状态变量的组合及结构。接着,针对模糊控制器参数经验设置及不具备学习能力,提出一种两级模糊在线优化控制器,其引入滑动时间窗思想,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在线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和控制规则的参数;最后,开发两级模糊在线优化控制的Paramics仿真平台,对两种模型进行效用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分别从模糊控制器结构和参数优化的角度改进了两级模糊控制器的不足,控制效果符合交通管理者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信号 模糊逻辑 组合模糊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数据反推下PM_(2.5)扩散模型及突发情况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波 余志 +2 位作者 谢林华 张宏涌 蔡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28,共7页
建立了PM2.5扩散模型和应急污染扩散评估方法。模型考虑了风向、风速、温度等影响,根据监测点位置和PM2.5浓度信息反推虚拟污染源位置及浓度信息;采用高斯扩散模型,得到稳定风向、风速、温度下的任意时间、接收点的PM2.5扩散衰减模型;... 建立了PM2.5扩散模型和应急污染扩散评估方法。模型考虑了风向、风速、温度等影响,根据监测点位置和PM2.5浓度信息反推虚拟污染源位置及浓度信息;采用高斯扩散模型,得到稳定风向、风速、温度下的任意时间、接收点的PM2.5扩散衰减模型;突发情况下,用时间变量替换速度项,得到该地区时态变化的PM2.5变化规律。根据西北某城市PM2.5监测数据,建立了其四季PM2.5扩散衰减模型,并对其空气质量进行分级表征,同时对某监测点突发情况下PM2.5时空变化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源反推 时空分布规律 应急处理 污染物扩散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绕射理论下楔形障碍物衍射
3
作者 王海波 余志 蔡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6期140-143,147,共5页
应用几何绕射理论,研究不同角度和不同频率情况下楔形障碍物衍射衰减规律,并结合90°楔形障碍物现实应用,模拟楔形建筑物下声音传播衰减。得出了楔形障碍物插入损失与楔形角度和声波频率的关系,结果与Maekawa实测值比较并进行精度... 应用几何绕射理论,研究不同角度和不同频率情况下楔形障碍物衍射衰减规律,并结合90°楔形障碍物现实应用,模拟楔形建筑物下声音传播衰减。得出了楔形障碍物插入损失与楔形角度和声波频率的关系,结果与Maekawa实测值比较并进行精度分析。针对现实场景下楔形建筑物的遮挡,应用空间剖分和声线束追踪生成声音路径,模拟楔形建筑物区域的声音衰减。结果显示声音衰减随楔形角度减小和频率增加而增大,几何绕射理论可应用于大区域建筑物群声传播衰减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几何绕射理论 衍射 90°楔角 斜顶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的声线束追踪法声衰减计算
4
作者 王海波 余志 蔡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3期67-7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剖分的声线束追踪算法,对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算法进行比较。算法采用三棱柱和四面体两种空间剖分方式对声源点、障碍物所在空间结构进行剖分;利用得到的剖分结构快速追踪声线束并生成树形结构体;反向追踪声线束生成路径...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剖分的声线束追踪算法,对两种不同剖分方式算法进行比较。算法采用三棱柱和四面体两种空间剖分方式对声源点、障碍物所在空间结构进行剖分;利用得到的剖分结构快速追踪声线束并生成树形结构体;反向追踪声线束生成路径并结合声音排放传播模型得到三维空间声场;对两种剖分方式在计算精度、效率上进行比较,并对其误差和局限性进行讨论。完成该算法模型建立和比较,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检验。实验数据显示算法有较高的运算速度和精确度,两种剖分方式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三维空间声传播 空间剖分 声线束追踪法 算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