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活动的复合云桌面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胡继华 陈薇薇 伍丽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6-249,262,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复合云桌面的设计方案,包括VOI、VDI、虚拟显卡VDI和云桌面申请发布网站。该方案按照不同的实验课程要求和终端特点,部署相应的云桌面服务,并通过网站集成各个云桌面平台,使各个云桌面互为备份,同时将空闲资源发布出来供... 该文提出了一种复合云桌面的设计方案,包括VOI、VDI、虚拟显卡VDI和云桌面申请发布网站。该方案按照不同的实验课程要求和终端特点,部署相应的云桌面服务,并通过网站集成各个云桌面平台,使各个云桌面互为备份,同时将空闲资源发布出来供学生学习使用或开展创新活动。方案实施结果表明,复合云桌面能满足包括新技术教学的所有计算机实验教学环境要求,同时能及时帮助学生构建创新实验环境,有效提高了云桌面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云桌面 复合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34
2
作者 郭东亮 保延翔 +1 位作者 刘树郁 常莉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216,230,共6页
针对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中山大学探索构建基于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机器人技术,并布置课程设计实现对应的功能模块,将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相互贯通,整合成一体化的机... 针对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存在的问题,中山大学探索构建基于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机器人技术,并布置课程设计实现对应的功能模块,将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相互贯通,整合成一体化的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最终有能力实现完整的机器人系统。通过该体系的实施,一方面使大学生能宏观把握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调动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水平。该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自动化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视频中道路交叉口车辆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继华 程智锋 +2 位作者 钟洪桢 靖泽昊 张力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1,10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叉口车辆检测和跟踪方法,以道路交叉口行车区域为检测区域,将车辆检测和跟踪分成独立的两个阶段,并使用背景差法检测车辆,接着使用置信度指标进行车辆跟踪。该方法使用广州大学城两个道路交叉口的视频进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叉口车辆检测和跟踪方法,以道路交叉口行车区域为检测区域,将车辆检测和跟踪分成独立的两个阶段,并使用背景差法检测车辆,接着使用置信度指标进行车辆跟踪。该方法使用广州大学城两个道路交叉口的视频进行了验证,车辆检测和跟踪结果的精度都达到94. 49%以上,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基于无人机视频的车辆检测跟踪方法具有实施方便、快速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为道路交叉口车流量调查提供了新方法,可以用于道路交通的实验教学、科研及生产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辆跟踪 车辆检测 道路交叉口 无人机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矢量平均的干涉仪抗噪声测向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东亮 黄超 +1 位作者 李中华 张铁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5,共7页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干涉仪测向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相位差矢量平均的自适应测向方法。本文方法通过对多次测量的相位差复数矢量求平均来提高相位差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向性能。提出的自适应准则通过估...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干涉仪测向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估计和相位差矢量平均的自适应测向方法。本文方法通过对多次测量的相位差复数矢量求平均来提高相位差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测向性能。提出的自适应准则通过估计来波信噪比,可快速确定不同信噪比下矢量平均所需样本量,使处理后信号达到设定信噪比阈值,获得稳定的测向准确度。分析了信噪比阈值对本方法测向性能的影响。本文方法计算复杂性小,对测向实时性影响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可以达到很高的测向准确度,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测向性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测向 信噪比 矢量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框架下快速公交的站间运行状态推断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继华 梁嘉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站间行程车速是度量快速公交运营服务和乘客体验的重要指标.由于红绿灯、行人过街等影响,快速公交车速分布往往呈现多峰现象,很难利用单一分布描述.本文建立了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多相站间车速的高斯混合模型,利用可逆回跳马尔科夫链蒙特... 站间行程车速是度量快速公交运营服务和乘客体验的重要指标.由于红绿灯、行人过街等影响,快速公交车速分布往往呈现多峰现象,很难利用单一分布描述.本文建立了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多相站间车速的高斯混合模型,利用可逆回跳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推断快速公交站间运行状态,包括状态个数和各状态权重、速度均值和方差.以广州市快速公交为例,展示了该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多相车速数据,合理划分快速公交运行状态.发现广州市快速公交在早晚高峰容易衍生出新的运行状态,对于车速低于25 km/h的走廊,其运行状态个数较多,且更容易随时段发生变化,符合实际调查结果.可见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分析快速公交的速度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快速公交运行状态 贝叶斯估计 高斯混合模型 可逆回跳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快速公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