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 |
温之平
薛晓冰
梁肇宁
吴丽姬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2
|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预报研究 |
周浩
蓝光东
温之平
程炳岩
李永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3
|
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与赤道纬向风关系的诊断研究 |
周浩
温之平
蓝光东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灰霾天气主要污染物的数值研究 |
陈训来
冯业荣
王安宇
李江南
范绍佳
林建恒
冯瑞权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9
|
|
5
|
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和低纬30~60天低频对流活动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
温之平
黄荣辉
贺海晏
蓝光东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0
|
|
6
|
南海盐度对南海夏季风响应的初步分析 |
李秀珍
梁卫
温之平
蔡榕硕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7
|
ERA与NCEP2大气热源的对比分析以及全球大气热源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8
|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海温之演变特征 |
梁卫
温之平
李秀珍
蔡榕硕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9
|
南海强夏季风(1994年)和弱夏季风(1998年)建立的机理分析 |
杨艳
温之平
袁卓建
覃慧玲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0
|
影响1991年和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物理因子探讨 |
梁肇宁
温之平
袁卓建
覃慧玲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1
|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 |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2
|
亚澳季风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演变特征 |
简茂球
罗会邦
乔云亭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3
|
亚洲季风区感热凝结潜热对副高带季节演变的影响 |
舒锋敏
简茂球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4
|
华南地区逆温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樊琦
段献忠
蔡志盛
范绍佳
王安宇
冯瑞权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被动式微波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对汽/液态水物理参数反演的研究进展 |
何卓琪
梁建茵
温之平
廖菲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6
|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副热带高压减弱的诊断分析 |
黄辰洁
蓝光东
徐敏贞
陈训来
王安宇
吴池胜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西太平洋热带涡旋与2001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 |
郑浩阳
温之平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定量诊断华南春旱的形成机理 |
温之平
吴乃庚
冯业荣
林良勋
袁卓建
陈炳洪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5
|
|
19
|
珠三角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
余纬
罗栩羽
范绍佳
刘洁
冯业荣
樊琦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2
|
|
20
|
广东2008年罕见“龙舟水”特点及成因诊断分析 |
林良勋
吴乃庚
黄忠
蔡安安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