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低肌肉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对躯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贾霈雯 杨迎 +5 位作者 邹耀威 欧阳志明 林建子 马剑达 杨葵敏 戴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低肌肉量综合征的特征及其对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活动、躯体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低肌肉量综合征的特征及其对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活动、躯体功能及放射学评估,同时进行身体成分、握力和步行速度的测量,评估有无低肌肉量综合征以及营养不良、肌少症、肌少症性肥胖和恶病质,采用斯坦福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disability index,HAQ-DI)评估躯体功能,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躯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RA患者1016例,女性占82.5%,平均年龄(52.4±12.5)岁。557例(54.8%)为低肌肉量综合征且均合并营养不良,在此基础上,326例(32.1%)合并肌少症,124例(12.2%)合并肌少症性肥胖,33例(3.2%)合并恶病质。共584例(57.4%)RA患者有躯体功能障碍,轻度、中度和重度躯体功能障碍分别有421例(41.4%)、124例(12.2%)和39例(3.8%)。与无低肌肉量综合征(n=459)或仅营养不良(n=231)的患者相比,同时合并营养不良+肌少症(n=326)的RA患者病情活动性高,躯体功能障碍比例较高(69.6%vs.42.0%vs.56.6%),但仅营养不良的RA患者HAQ-DI评分(中位数0.0 vs.0.1)和躯体功能障碍比例(42.0%vs.56.6%)则较无低肌肉量综合征者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不良+肌少症与躯体功能障碍呈独立正相关(OR=2.021,95%CI:1.067~3.828),而仅营养不良则与躯体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结论:同时合并营养不良和肌少症会加重RA患者病情活动性和躯体功能障碍,临床应重视RA患者低肌肉量综合征尤其是肌少症的筛查与评估,并予以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低肌肉量综合征 营养不良 肌少症 躯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孔素D介导的滑膜血管内皮细胞焦亡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破坏
2
作者 吴滔 张学培 +4 位作者 卢烨 邹耀威 欧阳志明 马剑达 戴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8,共10页
【目的】了解焦孔素D(GSDMD)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内皮细胞(VE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对VEC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RA及对照组18例非炎性关节病(Orth.A)患者膝关节滑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性GSDMD-NT段蛋白... 【目的】了解焦孔素D(GSDMD)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血管内皮细胞(VE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介导的细胞焦亡对VEC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2例RA及对照组18例非炎性关节病(Orth.A)患者膝关节滑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活性GSDMD-NT段蛋白水平并分组比较RA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免疫荧光双染检测RA滑膜GSDMD的细胞定位。体外RA滑液干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模拟炎症环境,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及焦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siRNA转染敲减GSDMD,检测HUVEC细胞焦亡、分泌细胞因子、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结果】RA滑膜组织表达GSDMD-NT显著升高,GSDMD-NT高表达组RA患者关节破坏更严重,滑膜微血管计数更高;RA滑膜VEC表达GSDMD;RA滑液可诱导HUVEC发生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多,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增强;下调GSDMD表达可逆转上述效应。【结论】GSDMD介导的少部分滑膜VEC焦亡可能通过分泌VEGF诱导其余VEC增殖、迁移以及血管新生参与RA关节破坏进程,可能是抑制RA关节破坏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类风湿关节炎 焦孔素D 血管内皮细胞 关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唐飞英 黄珊 +7 位作者 吴杏珍 马晓燕 杨莉娟 李嘉哲 杨雯静 李莹欣 杨迎 林建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的认识。方法总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道的16例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64(30,68)岁,中位病程16(7,51)d。所...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的认识。方法总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及文献报道的16例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64(30,68)岁,中位病程16(7,51)d。所有患者均形成脓肿病灶,64.7%(11/17)患者出现发热症状,94.1%(16/17)患者伴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或手术史。感染部位分别为4例乳腺、4例腹腔、2例皮肤、2例肝脏、1例背部、1例血管移植区、1例腹股沟区修补区、1例硬膜下及1例胸部。58.8%(10/17)发生于术区部位。12例提供血常规白细胞数据患者中,所有患者白细胞均升高;13例提供革兰氏染色结果,69.2%(9/13)患者为革兰氏阳性杆菌阳性,15.4%(2/13)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及15.4%(2/13)革兰氏染色阴性。92.3%(12/13)抗酸染色阳性,仅1例抗酸染色阴性。细菌培养中64.7%(11/17)阴性,23.5%(4/17)厌氧菌阳性,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及1例革兰氏阳性杆菌阳性。所有确诊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的手段均为基因测序检测到16S rRNA。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感染治疗,1例因被误诊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予抗结核治疗,52.9%(9/1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效;88.2%(15/17)手术清创及引流,88.2%(15/17)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临床遇到抗酸染色阳性时,除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外,还需警惕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可能,行16S rRNA基因测序是诊断克利夫兰劳森菌感染的关键,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酸染色 克利夫兰劳森菌 厌氧菌 革兰氏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抑制RANKL及p-ERK活化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韦秀宁 郑东辉 +2 位作者 莫颖倩 马剑达 戴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16,共6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介导的破骨细胞(Oc)分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活动期RA患者滑膜体外分离培养FLS,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NC)共培养,不同浓度RSG(0、5、10和15μmol/L)干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介导的破骨细胞(Oc)分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活动期RA患者滑膜体外分离培养FLS,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MNC)共培养,不同浓度RSG(0、5、10和15μmol/L)干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Oc并计数;甲苯胺蓝染色和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Real-time PCR检测共培养体系RANKL和OPG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NKL、OPG、p-ERK、p-p38和p-JN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不加RSG组比较,15μmol/L RSG干预后Oc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骨吸收陷窝面积也减少(P<0.05);共培养体系RANKL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OPG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ERK的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p-p38及p-JNK的蛋白含量则不受影响。结论:RSG通过抑制RANKL及p-ERK活化影响RA关节微环境中组织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破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滑液富集的CC趋化因子配体18通过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迁移参与关节破坏
5
作者 陈乐锋 荆俊 +2 位作者 杨莉娟 马剑达 莫颖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55-64,共10页
目的 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滑液富集的CC趋化因子配体18(CC chemokine ligand 18,CCL18)与关节破坏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处于疾病... 目的 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关节滑液富集的CC趋化因子配体18(CC chemokine ligand 18,CCL18)与关节破坏的相关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处于疾病活动期的RA患者并随访1年,比较有或无放射学进展者基线关节滑液CCL18水平的差异。体外细胞实验明确关节滑液富集的CCL18或重组CCL18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或健康FLS(healthy FLS,HFLS)迁移的影响。结果 RA滑液CCL18显著高于配对的血清[差值为(806±609)ng/ml,P<0.001],有1年放射学进展者基线关节滑液CCL18水平显著高于无放射学进展者[(914±166)ng/ml比(264±72)ng/ml,P<0.001]。RA患者滑膜组织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及公开的单细胞测序平台示滑膜CCL18主要由滑膜巨噬细胞产生。使用RA患者滑液预处理24h可激活RA-FLS的迁移活性,而CCL18中和抗体可使RA-FLS迁移率降低40%(P<0.001)。重组CCL18既直接激活RA-FLS或HFLS的迁移活性,又可在Transwell下室发挥趋化作用,两种作用可叠加。采用Oris动态迁移实验连续观察60h,CCL18激活RA-FLS迁移活性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行高通量测序示重组CCL18诱导HFLS产生与RA-FLS相似的基因转录谱。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CCL18干预的HFLS中ANXA2、THBS1、TAGLN、NNMT、CDH11、HSPB1、TRIM8、SUMO1等8个与迁移相关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RA滑液富集的CCL18主要由滑膜巨噬细胞产生并通过促进RA-FLS迁移参与关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趋化因子配体18 关节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脊柱关节炎的结核性骶髂关节炎2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欧阳志明 苏淋望 +6 位作者 张波 刘远芳 潘婕 邹耀威 李谦华 莫颖倩 戴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性骶髂关节炎的认识。方法 总结2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及13例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截至2023年7月)中报道的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炎的结核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女...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性骶髂关节炎的认识。方法 总结2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及13例在中英文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截至2023年7月)中报道的被误诊为脊柱关节炎的结核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女性8例,男性7例,中位年龄27 (23~36)岁,自发病到确诊为结核性骶髂关节炎的中位时间为11 (6~24)个月。临床表现以臀部痛(10例)和腰痛(9例)最常见,其他临床表现包括发热8例、消瘦3例、盗汗2例、咳嗽2例、髋痛2例和腹泻1例。85.7%(12/14)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升高,77.8%(7/9)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23.1%(3/13)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80.0%(8/10)患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阳性,83.3%(5/6)患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80.0%(4/5)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检查阳性,60.0%(6/10)患者病变部位组织或关节积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显示单侧受累13例,双侧受累2例。10例确诊后予抗结核药物治疗,4例在骨外科行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1例仅进行病灶清除术。13例提供随访结果的患者均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临床上遇到青壮年起病的腰臀部痛患者,应注意脊柱关节炎与骶髂关节感染尤其是结核的鉴别,及时行相关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骶髂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理循证医学证据,规范与展望我国干燥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实践
7
作者 莫颖倩 杨雯静 戴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7,共6页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风湿免疫领域三大常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风湿病学专家,联合药学、眼科病学、口腔病学、产科学及指南方法学专家,制定了《干燥综合征超药... 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是风湿免疫领域三大常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之一。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风湿病学专家,联合药学、眼科病学、口腔病学、产科学及指南方法学专家,制定了《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中国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包括2条强推荐、14条弱推荐和5条基于共识的推荐。本文解读该指南制定的背景、难点、主要内容及特色,解析指南采用最新的SS疗效反应综合指标的单项分解条目作为疗效结局指标进行临床研究证据再评估,梳理出SS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分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同时结合操作要点,便于临床具体实施。该指南不仅有助于规范临床实践SS治疗用药,同时也揭示了SS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超说明书用药 实践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饮食控制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朝霞 李谦华 +3 位作者 莫颖倩 刘海俊 郑东辉 戴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12,共7页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对饮食控制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175名原发性痛风患者连续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情评估指标及关于饮食控制的12道选择题。【结果】共收集150份有效问卷,... 【目的】了解痛风患者对饮食控制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现场问卷调查175名原发性痛风患者连续病例,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情评估指标及关于饮食控制的12道选择题。【结果】共收集150份有效问卷,所有患者正确作答的题数为4.3±1.5。将正确作答的题数≥6定义为知晓,所有患者的知晓率为22.0%。3/4的患者了解海鲜、内脏及饮酒不利于痛风病情控制,66.0%的患者了解红肉会升高血尿酸,仅8.7%的患者了解低脂奶制品可降低血尿酸,40.7%的患者仍认为嘌呤含量高的蔬菜对痛风不利,76.0%的患者仍认为豆制品会升高血尿酸,仅14.7%、12.7%及40.0%的患者分别了解富含果糖的水果、含糖饮料及果汁不利于痛风病情控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痛风急性发作的频率是知晓的预测因素。【结论】相当部分的痛风患者所掌握的饮食控制知识过于陈旧,尤其是不了解一些新的危险及保护因素,今后应加强针对更新知识的患者教育,尤其是痛风反复发作的男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患者 问卷调查 饮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婷 戴冽 +4 位作者 杨斌 郑东辉 朱浪静 莫颖倩 张白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方法。【方法】滑膜组织来自接受盲式细针滑膜活检术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消化酶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和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FLS。采用台盼蓝染色...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方法。【方法】滑膜组织来自接受盲式细针滑膜活检术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消化酶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和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FLS。采用台盼蓝染色进行细胞计数及活性鉴定,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对第3~4代FLS进行鉴定。【结果】3种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均可成功培养出FLS。台盼蓝染色示FLS细胞计数约(8.30±1.65)×105/瓶,活细胞百分率>95%。传代可使FLS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均符合FLS的形态结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Vimentin阳性、CD68阴性、CK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示CD55+细胞占(95.34±2.47)%。改良组织块法培养FLS成功率较高,细胞游出时间较早,所需传代时间较短。【结论】改良组织块法特别适合于细针滑膜活检标本FLS的培养,第3~4代细胞的数目、活性及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细胞培养 细针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痛风患者尿酸排泄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锦坚 李谦华 +5 位作者 杨莉娟 韦秀宁 莫颖倩 林建子 郑东辉 戴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探索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临床特征及尿酸排泄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患者228例,收集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生化指标,测定24h尿尿酸和尿肌酐并计算肾尿酸排泄指标。【结... 【目的】探索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临床特征及尿酸排泄特点。【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痛风患者228例,收集临床资料及空腹血生化指标,测定24h尿尿酸和尿肌酐并计算肾尿酸排泄指标。【结果】根据体质量指数(BMI)把患者分为肥胖组(n=44)、超重组(n=88)及非超重组(n=96),肥胖组年龄小于超重组及非超重组[43(32,57)岁比55(45,65)岁、58(45,67)岁],起病年龄小于非超重组[37(26,48)岁比48(38,59)岁],血尿酸水平高于非超重组[594(522,697)μmol/L比511(372,653)μmol/L],肥胖组高胆固醇血症[25例(56.8%)比30例(31.3%)]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6例(59.1%)比46例(47.9%)]比例高于非超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高甘油三酯血症比例[19例(43.5%),33例(37.5%)比17例(17.7%)]及代谢综合征比例[22例(50.0%),32例(36.4%)比12例(12.5%)]均高于非超重组,肥胖组尿酸排泄分数低于非超重组[5.5(3.6,7.4)%比7.0(5.2,9.8)%],肾小球尿酸负荷高于非超重组[5.3(4.2,7.5)mg·min^-1·1.73m^-2比3.5(2.2,5.2)mg·min^-1·1.73m^-2](P均<0.016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与尿酸排泄分数负相关(P均<0.05)。【结论】合并肥胖的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高、肾小球尿酸负荷高可能与其肾脏尿酸排泄相对减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肥胖 尿酸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到慢性关节型成人斯蒂尔病合并左膝关节多发滑膜囊肿1例
11
作者 欧阳志明 马剑达 +3 位作者 韦秀宁 梁锦坚 郑东辉 戴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8期54-58,I0001,共6页
本文报道1例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展到成人斯蒂尔病,在糖皮质激素、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治疗下仍出现双腕、髋及膝关节滑膜炎及骨质破坏,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并且反复左膝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最后诊断... 本文报道1例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发展到成人斯蒂尔病,在糖皮质激素、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治疗下仍出现双腕、髋及膝关节滑膜炎及骨质破坏,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并且反复左膝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最后诊断腘窝多发滑膜囊肿。经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及甲泼尼龙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关节腔抽液及倍他米松注射等治疗后病情控制,左膝肿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成人斯蒂尔病 滑膜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合并粪类圆线虫感染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康霞 刘海俊 +1 位作者 周健儿 韦秀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8期59-64,共6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继发细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于2018年12月5日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继发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Pubmed数...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继发细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于2018年12月5日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因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继发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Pubmed数据库以“Strongyloidiasis”或“Strongyloides”和“bacterial meningitis”或“meningitis”检索,对1980年1月至2022年3月相关英文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59岁,因“恶心、呕吐1d”入院。既往因类风湿关节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入院检查提示低钠、低氯,皮质醇节律低下,予激素替代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意识不清,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抗感染等治疗效果欠佳。后大便检查找到粪类圆线虫卵,明确诊断为粪类圆线虫感染继发细菌性脑膜炎,抗感染同时加用抗寄生虫治疗,好转出院。检索文献,共1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合并粪类圆线虫感染继发细菌性脑膜炎病例,通过找到虫卵或虫体确诊,8例脑脊液培养阳性,以肠科杆菌为主,5例合并机会致病菌感染,其中8例死亡。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感染粪类圆线虫易继发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以肠科杆菌为主,易合并机会致病菌感染,死亡率高,需要抗感染同时抗寄生虫治疗,并适当延长抗寄生虫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糖皮质激素 细菌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