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玉希 卢世新 +5 位作者 梁育玮 李明 程子颖 黄浚燊 黄家俊 黄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3-930,共8页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入选本研究进行后续分...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诊治的156例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3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入选本研究进行后续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n=26)和保守治疗组(n=10),分别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卡氏日常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及Frankel分级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和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对影响疾病预后的多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特征齐,具有可比性。手术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从术前的8.00(3.00~9.00)分下降至术后的2.00(0.75~2.00)分,KPS评分从术前的50.00(40.00~60.00)分上升至术后的60.00(50.00~70.00)分,Frankel分级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守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KPS评分及Frankel等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6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95%CI为(6.3,37.7)个月,1年生存率68.7%,2年生存率48.0%,3年生存率33.6%。单变量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对患者生存期有显著影响。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和放化疗是影响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外科手段治疗肺癌脊柱转移瘤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神经功能,靶向治疗和放化疗是影响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脊柱转移 外科治疗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32
2
作者 黄霖 赵敏 +6 位作者 王鹏 陈铿 蔡兆鹏 唐勇 叶记超 胡旭民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4-601,共8页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 目的:分析脊柱手术中影响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因素,总结提高术中神经监测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脊柱手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Free-run 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患者的资料,对术中神经监测出现异常改变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76例术中电生理监测发生异常,其中21例患者因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8例因手术操作引起神经损伤,7例因肌松药使用不合理,8例因不合理使用吸入麻醉药,3例因患者发生肌颤导致下肢SEP监测异常,4例因电磁场干扰,7例因患者体位摆放不当,7例因电极线连接故障,11例原因不明。其中28例经采取合理干预措施使得神经监测异常得以纠正。结论:对诱发异常的病例应从操作技术、麻醉、电磁场环境、患者因素等多方面逐一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监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体感诱发电位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自由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0-171,共2页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 随着对脊柱侧凸治疗理念和矫形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其治疗效果有了长足进步。但对早发性脊柱侧凸目前不仅存在不同认识,其治疗也仍然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期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就什么是早发性脊柱侧凸、早发性脊柱侧凸有何特点、为何会对患儿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应采用何种方式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及其适应证是什么等问题,根据目前国际动态及专家们的个人经验进行了讨论,供同道们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早发性 治疗 生长 单侧 神经肌肉性 婴儿型 E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复性及骨融合性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36,共2页
寰枢椎脱位在国内及国际上有很多分类方法,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寰枢椎不稳定、可复性脱位、难复性脱位和骨性脱位的分型,但无论哪种分类或分型,其主要目的均是用于指导临床外科治疗方案的制订。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临床外科 难复性 骨融合 可复性 寰枢椎不稳定 分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5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2 位作者 梁安靖 彭焰 孔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 目的 :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Ⅱ型改变 椎体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高信号区的发生情况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贺宪 彭焰 +2 位作者 梁安靖 张新亮 黄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对511例腰痛患者(男263例,女248例;年龄20~70岁,平均48岁)腰椎MRI上L4,5和L5/S1节段的Modic改变和H1Z... 目的:探讨腰痛患者下腰椎MRI上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的发生情况及意义。方法:对511例腰痛患者(男263例,女248例;年龄20~70岁,平均48岁)腰椎MRI上L4,5和L5/S1节段的Modic改变和H1Z进行评估,统计两者及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的发生率。将有Modic改变和,或HIZ的椎间盘分为Modie组、Modie—HIZ组、HIZ组,比较3组的年龄、椎间盘高度、椎间盘退变程度、腰痛VAS和ODI评分。结果:511例患者中,190例(37.18%)209个节段有Modie改变,127例(24.85%)142个椎间盘有HIZ.18例(3.52%)18个节段出现Modie改变和HIZ共存的现象。HIZ组、Modie—HIZ组和Modic组分别为89例(124个节段)、18例(18个节段)、152例(191个节段),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6.0±11.0岁、49.2±9.2岁和53.5±10.6岁,仅HIZ组和Mo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平均高度分别为9.93±2.46mm、8.73±2.45mm和7.57±2.21mm,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椎间盘退变分级均≥Ⅲ级,其中Ⅳ级+V级退变率分别为48.39%、72.22%和75.92%,仅HIZ组与Modie组、Modie—HI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VAS分别为8.39±0.32分、8.45±0.30分、8.61±0.54分,ODI评分分别为38.22±4.23分、38.45±4.16分、39.18±3.53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痛患者下腰椎Modic改变和HIZ的发生率较高,但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的发生率低,当两者共存于同一节段时腰痛并不会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MRI MODIC改变 高信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勇 沈慧勇 +4 位作者 高梁斌 黄霖 王鹏 叶记超 陈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总结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38.2岁。L1~L22例,L2~L35例,L3-L4 4例,L2-L4 2例,L... 目的:总结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6~62岁,平均38.2岁。L1~L22例,L2~L35例,L3-L4 4例,L2-L4 2例,L3~L5 1例,L3 1例,L4 1例;均有椎旁脓肿,单侧12例,双侧4例。12例合并腰椎后凸畸形,Cobb角5~-20。,平均11.2°±3.6°。神经功能受损2例,ASIA分级C级1例,D级1例。均采用腹膜后入路,其中4例双侧脓肿选择左侧入路,12例单侧脓肿选择脓肿侧入路。5例破坏L1或椎体破坏超过50%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技术操作,行前路单纯病灶清除及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9例病变累及2个椎体(椎体保留50%以上)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2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椎体(椎体保留50%以上)者采用改良单孔腹腔镜技术,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及内固定。术前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抗结核化疗2周,术后抗结核治疗9~12个月。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40~365min,平均28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12ml。无术中并发症。2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ASIA分级均为E级。1例右侧入路患者术后即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侧下肢皮肤温度高于对侧.未行特殊处理,术后1周症状消失。1例L4-L5前路内固定患者术后3个月摔倒后出现L5椎体螺钉松动,予内固定拆除,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2周Cobb角-10°-5°,平均-5.10±2.70,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3~22个月,平均12.1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10°~8°,平均-4.2°±2.1°,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obb角丢失2.6°±1.8°。末次随访植骨融合11例,融合时间6~12个月。11例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者,末次随访均未见结核复发。结论: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安全.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手术 腹腔镜 腹膜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7
8
作者 叶伟 李春海 +3 位作者 丁悦 张硕凌 朱伟荣 刘尚礼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65岁,平均44岁。腰椎前屈后伸侧位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存在腰椎不稳,其中L4/512例,L5/S18例。MRI显示不稳节段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9例,侧方椎间盘突出11例;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15例,其中侧隐窝狭窄11例,中央型椎管狭窄4例。均采用后路小切口下椎间盘切除、神经根管探查减压和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3~2.3h,平均1.8h;术中出血量为70~90ml,平均80.7ml。术中无硬脊膜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伤、伤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19例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3年。患者术前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为38.74±4.70分,术后第3天为12.26±2.18分,术后3个月为9.95±2.39分,末次随访为8.05±2.07分,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P>0.05。术前病变椎间隙高度为9.73±1.49mm,术后第3天为13.53±1.63mm,末次随访为12.32±1.42m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P<0.01,末次随访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10例融合器出现2mm以内沉陷,5例出现较明显沉陷(>2mm),无融合器脱落。18例患者植骨融合,1例未融合但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仍有腿部疼痛,1例予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为骨粒脱落所致未进一步治疗。结论:后路小切口下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近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B—Twin椎间融合器 后路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治疗骶髂关节感染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勇 叶记超 +1 位作者 高梁斌 沈慧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88,共2页
骶髂关节感染并不常见,其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占全身骨关节感染的1%~2%[1],而骶髂关节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0%[2]。骶髂关节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3]。回顾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2例骶髂关节感染行腹膜... 骶髂关节感染并不常见,其中化脓性骶髂关节炎占全身骨关节感染的1%~2%[1],而骶髂关节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0%[2]。骶髂关节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3]。回顾分析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2例骶髂关节感染行腹膜后腔镜下手术清创治疗的患者,旨在探讨手术入路的建立和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感染 腹膜后腔镜 手术治疗 骶髂关节结核 骶髂关节炎 临床表现 手术清创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c 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核因子-κB、白介素18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3 位作者 彭焰 梁安靖 孔畅 曾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 目的 :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1±13.7岁。根据手术节段终板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同时收集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例年轻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2±3.7岁。对术中取出的软骨终板标本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IL-18和S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指数。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软骨终板无明显退变,A组退变程度重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组NF-κB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5.39±17.74、36.01±14.80、4.42±2.84,IL-18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5.23±12.95、30.22±12.01、5.22±3.46,SP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38.29±19.26、25.83±16.52、0.97±1.32。A、B组NF-κB、IL-18和SP阳性细胞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NF-κB与IL-18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NF-κB、IL-18和S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性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cⅡ型改变 腰痛 核因子-κB 白介素-18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矢状位MRI 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贺宪 黄东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2-465,共4页
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检查中,常可发现椎间盘后缘纤维环上出现圆形或线状的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 .HIZ)。这种变化初始时并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92年Aprill等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进... 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检查中,常可发现椎间盘后缘纤维环上出现圆形或线状的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 .HIZ)。这种变化初始时并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92年Aprill等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笔者就腰椎间盘矢状位MRI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T2加权像 高信号区 腰椎间盘 矢状位 临床意义 腰椎退变性疾病 纤维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源权 莫少东 +3 位作者 徐敬 付索超 张宇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在1~5岁幼儿上颈椎疾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团队2013年5月~2022年3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上颈椎疾患幼儿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5~68个月,平均43.85±17.56个月;体重9~22.5kg,平均16.32±3.23kg。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其中2例患儿伴有四肢乏力,1例患儿颈部偏斜为主要表现;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C级2例,D级1例,E级10例。术前常规行张口位正侧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CT骨三维重建、椎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MRI平扫或增强检查。常规行床边枕颌带或颅骨牵引,麻醉下颅骨牵引,13例患儿皆可获得完全或大部分复位,遂行后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所有椎弓根螺钉直径为3.5mm;除外4例新鲜单纯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患儿,其他病例皆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对3例因颅颈交界畸形或寰枢椎发育异常无法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患儿采用枕颈固定融合方式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硬脊膜、脊髓、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共置入颈椎后路螺钉50枚,枕骨钢板3个;其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1枚,枢椎椎板螺钉3枚,C3、C4侧块螺钉6枚。手术时长100~180min,平均136.92±30.38min;术中出血30~150ml,平均73.33±35.43ml,均未输血。住院时间5~31d,平均15.58±8.37d。所有患儿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9个月,平均47.46±36.26个月。术后寰枢间距减小,椎管最小矢状径增大,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9±0.19cm vs 1.81±0.34cm,1.42±0.30cm vs 1.08±0.43cm,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儿均无颈部疼痛,除枕颈固定融合病例颈部活动受影响明显外,其余患儿仅轻微颈部旋转受限;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0±0.00 vs 16.23±0.48,P>0.05);术前1例脊髓功能ASIA C级,2例ASIA D级患儿末次随访时恢复至E级。所有行融合手术患儿骨性融合时间为2.5~6个月,平均4.15±1.60个月。4例行单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患儿,齿状突骨折愈合后返院拆除内固定,在后续随访中,寰枢椎无不稳并恢复正常功能。结论:直径3.5mm成人椎弓根螺钉能够安全有效应用于大部分上颈椎疾患幼儿,长期随访疗效满意。对于部分寰枢椎发育不良或颅颈交界畸形患儿,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枢椎椎板螺钉或枕颈固定融合是有效的补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1~5岁) 上颈椎疾患 颅颈交界畸形 寰枢椎脱位 颅底凹陷症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