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误诊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秋坚 陈玲 邱泽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2期33-34,共2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定结果错误的特点及原因。方法对基层医院转诊的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耳科检查及声导抗测试,对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定的误诊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145耳)中有18耳纯音听阈测定结果错误,其中传导性聋准...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定结果错误的特点及原因。方法对基层医院转诊的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定、耳科检查及声导抗测试,对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定的误诊进行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145耳)中有18耳纯音听阈测定结果错误,其中传导性聋准确率较低,错误掩蔽(包括掩蔽不足和未掩蔽)比有效掩蔽的准确率低。结论基层医院纯音听阈测定存在一定的误诊,需要加强检测人员对于掩蔽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音听阈测定 掩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54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辉良 区永康 杨智学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耳内镜技术开展鼓膜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方法在耳内镜下采用不同材料对鼓膜穿孔的54耳患者进行修补手术,并针对穿孔的大小和部位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3.4个月。鼓膜穿孔总愈合率为88.9%,其中...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应用耳内镜技术开展鼓膜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方法在耳内镜下采用不同材料对鼓膜穿孔的54耳患者进行修补手术,并针对穿孔的大小和部位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3.4个月。鼓膜穿孔总愈合率为88.9%,其中脂肪92.3%、颞肌筋膜90%、软骨膜88.46%、软骨膜-软骨8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46,P〉0.05),54耳的术前听力学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下降,术后平均气导提高〉10 dB者有38耳(70.4%)。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耳内镜下鼓膜穿孔修补手术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结果,适合推广应用,但移植材料要根据鼓膜穿孔大小和类型的不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耳内镜 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儿顺铂化疗前后DPOAE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熊稀霖 彭晓敏 +5 位作者 黎阳 翁文骏 亓凯 刘利婷 郭海霞 蔡跃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应用357Hz~5649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发生DPOAE变化的情况,探讨顺铂的耳毒性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收... 目的应用357Hz~5649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发生DPOAE变化的情况,探讨顺铂的耳毒性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收治住院的25例使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比较顺铂化疗前后DPOAE的变化,分析DPOAE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有3例(12%)出现耳鸣及眩晕症状。DPOAE检查发现有14例(56%)结果异常,DPOAE平均幅值对比化疗前在高频区(2822Hz、3991 Hz、5649 Hz)下降明显。(2)本组患儿累积使用铂类药物剂量为100~800mg/m^2;DPOAE首次出现异常时中位铂类累积量为500mg/m^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可引起DPOAE变化,以高频段损伤最明显。年龄、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的肿瘤患儿化疗时应加强听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顺铂 DPOAE变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椒苯酮胺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汪志伟 杨海弟 +2 位作者 李永贺 吴剑 李威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后凋亡细胞的保护。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I/RI组、PPTA组4组,每组6只。采用TU... 目的:探讨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后凋亡细胞的保护。方法将2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I/RI组、PPTA组4组,每组6只。采用TUNEL法观察耳蜗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组间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和PPTA组耳蜗没有或仅个别部位有凋亡细胞,I/RI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其它3组。结论细胞凋亡是耳蜗I/RI的一种损伤形式,PPTA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对I/RI耳蜗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盐酸椒苯酮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CC1和Na-K-ATPase通道蛋白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及其在老年性耳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秋坚 杨海弟 代天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C57BL/6J小鼠耳蜗中NKCC1和Na-K-ATPase的年龄相关性表达的研究,分析其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分别检测C57BL/6J小鼠在4、24和48周年龄段的... 目的:通过对C57BL/6J小鼠耳蜗中NKCC1和Na-K-ATPase的年龄相关性表达的研究,分析其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分别检测C57BL/6J小鼠在4、24和48周年龄段的听力水平。采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NKCC1和Na-K-ATPase mRNA在各年龄段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57BL/6J鼠龄的增加,其ABR反应阈值逐渐升高(P〈0.05)。RT-PCR显示NKCC1和Na-K-ATPase mRNA在耳蜗的表达水平存在随鼠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 C57BL/6J小鼠的ABR反应阈值随鼠龄增加逐渐增高,具有老年性耳聋的特征;NKCC1和Na-K-ATPase两种通道蛋白随鼠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与C57BL/6J小鼠的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密切相关,可能与老年性耳聋后期发展及恶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老年性耳聋 NKCC1 NA-K-ATPASE 听性脑干反应 实时免疫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映凤 杨海弟 郑亿庆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听力损失的特征,从而探讨其可能的损害部位。方法收集鼻咽癌放疗后患者54例108耳,放疗结束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以放疗结束后生存时间分组,生存时间<10年者37例,≥10年者17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听力损失的特征,从而探讨其可能的损害部位。方法收集鼻咽癌放疗后患者54例108耳,放疗结束后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以放疗结束后生存时间分组,生存时间<10年者37例,≥10年者17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按听力损失类型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及混合性聋。分析其耳聋发生率、听力损失类型、程度等特点。结果 108耳中97耳有不同程度的耳聋,占90%(97/108);轻度聋20耳,占19%(20/108),中度聋27耳,占25%(27/108),重度聋26耳,占24%(26/108),极重度聋24耳,占22%(24/108);传导性聋4耳,占4%(4/108),感音神经性聋36耳,占33%(36/108),混合性聋57耳,占53%(57/108)。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87%(45/52),男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93%(5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放疗后<10年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为86%(64/74),≥10年者听力损失发生率为97%(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存在听力下降,以中耳及内耳同时受损多见,严重影响患者听觉言语交流,内耳损伤以耳蜗底转高频损伤为主。性别与鼻咽癌放疗后听力损失无关。患者听阈随着放射治疗后年限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丹参结合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青山 陈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丹参结合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诊断为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行三联疗法+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丹参结合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诊断为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行三联疗法+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胃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分均明显下降,治疗1周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无明显差异,治疗6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提示实验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明显增高。结论中药制剂丹参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四联疗法 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