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内镜外科在基层医院大有可为 被引量:6
1
作者 郑亿庆 张雪媛 杨海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7期343-345,共3页
耳外科的进展始于手术显微镜的使用。1952年Wullstein首次将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奠定了耳显微外科的基础。随后,耳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手术范围逐渐扩大,由中耳进展到内耳和侧颅底区。沿用至今,手术显微镜一直是耳外科最常用的技术手... 耳外科的进展始于手术显微镜的使用。1952年Wullstein首次将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奠定了耳显微外科的基础。随后,耳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手术范围逐渐扩大,由中耳进展到内耳和侧颅底区。沿用至今,手术显微镜一直是耳外科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但耳显微外科手术难度高,能够熟练使用手术显微镜的耳外科医师的成才时间相对较长,在基层医院难以培养,同时,手术显微镜昂贵的价格也让很多基层医院望而却步,这些都限制了耳科手术在省级以下医院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表现及言语可懂度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雪媛 钟志茹 +3 位作者 欧雪雁 梁茂金 李湘辉 郑亿庆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 目的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1、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儿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及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阂(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O.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O.201,P〈O.05)。结论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的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言语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