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观性耳鸣患者静息态脑电地形图功率频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跃新 李佳鸿 +9 位作者 杨海弟 陈玲 孙映凤 黄夏茵 熊浩 陈穗俊 陈宵铤 陈桂生 陈燕洪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7期358-362,共5页
目的研究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中枢静息态脑电振荡功率频谱特征,探索耳鸣的中枢神经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15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为耳鸣组,16名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美国EGI公司128导脑电分析仪,收集大约5分钟静息态脑电,将数据一系... 目的研究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中枢静息态脑电振荡功率频谱特征,探索耳鸣的中枢神经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15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为耳鸣组,16名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美国EGI公司128导脑电分析仪,收集大约5分钟静息态脑电,将数据一系列处理后划分为δ(0.5~3.5 Hz)、θ(4~7.5 Hz)、α1(8~10 Hz)、α2(10~12 Hz)、β1(13~18 Hz)、β2(18.5~21 Hz)、β3(21.5~30 Hz)和γ(30.5~44 Hz)8个频段,计算各个电极的功率值。利用独立样本置换t检验统计方法,得到两组人群具有显著差异的区域。计算各频段不同脑区与耳鸣主观症状相关性。结果在α1、β和γ频段,与对照组比较,耳鸣组在左右颞叶区域的功率显著更高,δ、θ频段则在颞顶联合区比对照组有更高的功率频谱,而在其他频段和脑区没有发现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耳鸣响度与右侧前外侧区(R=0.66,P=0.007)、右前内侧区(R=0.58,P=0.031)γ频段功率频谱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耳鸣患者双侧颞叶区与颞顶联合区的中枢激活程度更高,耳鸣响度与右侧前外侧、前内侧γ频段功率谱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耳鸣患者出现中枢系统的重组变化,γ波可能作为反映耳鸣主观评价的中枢指标,对探索耳鸣中枢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脑电描记术 响度感觉 静息态 振荡功率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介导Bcl-2促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秋红 叶咏怡 郑亿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2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在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C57BL/6乳鼠,定位获得听觉皮层脑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并通过对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过表达miR-34a或干扰下调miR-34... 目的探讨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在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C57BL/6乳鼠,定位获得听觉皮层脑组织,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并通过对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过表达miR-34a或干扰下调miR-34a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靶基因Bcl-2蛋白水平检测,采用Hoechst染色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酶消化法可分离并获得原代皮层神经元,将原代神经元进行转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过表达miRNA-34a后Bcl-2表达情况,转染48 h和72 h后Bcl-2表达均下降,5 nmol/L浓度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7,P<0.05),10 nmol/L与20 nmol/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9,P<0.05)。抑制表达mi RNA-34a,Bcl-2表达均升高,5 nmol/L浓度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6,P<0.05);10 nmol/L与20 nmol/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1,P<0.05),免疫荧光检测Bcl-2表达也显示相似结果。细胞凋亡染色在过表达mi RNA-34a后,神经元核固缩,凋亡程度增加。结论 miR-34a通过下调Bcl-2表达,介导原代听觉皮层神经元凋亡,可能是年龄相关性聋中枢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老年性聋 听觉皮质 神经元 细胞凋亡 B细胞淋巴瘤-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