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惠文 李燕 +1 位作者 卢玉贞 丘宇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elf-evaluation symptoms checklist-90,SCL-90)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有正规学历的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P...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elf-evaluation symptoms checklist-90,SCL-90)对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有正规学历的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P<0.01)。在各因子得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外科护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眉光 卞丽娟 +2 位作者 刘正豪 邱儒彬 邓跃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5~68岁。位于颅内16例,椎管内4例。大多数的肿瘤边界清楚,磁共振上T_(1)WI表现为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7/20),T_(2)WI多为信号稍高和高信号混杂的不均匀信号,病灶周围脑组织可见片状稍长T_(1)稍长T_(2)水肿区,T_(1)WI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在16例颅内肿瘤中,存在瘤周脑组织水肿11例,侵犯静脉窦7例,骨质破坏7例,而脑膜尾征仅有3例。组织病理诊断1级11例,2级5例,3级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STAT6(20/20),Bcl-2(16/16)、CD99(8/8)和Vimentin(13/13)在检测肿瘤中均全部阳性表达,CD34阳性表达率18/19,Ki-67指数3%~55%,而EMA、S-100、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6/17、7/15,GFAP、SOX10和CK均阴性表达。随访10~75个月,大部分控制良好,3例未全切者出现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脑膜尾征少见、瘤周水肿发生率高、静脉窦和颅骨侵袭率高是其影像学特征,STAT6、Bcl-2、CD99、Vimentin和CD34高阳性表达率是其病理学特征,结合影像和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硬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6b通过下调COX-2表达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政纲 王子珍 +3 位作者 郑传宜 李大圩 杨堃 蔡望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miR-26b和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情况,研究miR-26b对于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 RT-PCR)检测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miR-26b和COX-2的表达情况;使用...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miR-26b和环氧化酶(COX)-2的表达情况,研究miR-26b对于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 RT-PCR)检测不同级别神经胶质瘤中miR-26b和COX-2的表达情况;使用miR-26b mimic转染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上调miR-26b的表达;q RT-PCR检测miR-26b mimic转染后miR-26b和COX-2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26b对COX-2转录活性的影响;使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26b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划痕实验检测miR-26b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miR-26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能力的影响;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过表达miR-26b后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神经胶质瘤肿瘤级别的增加,miR-26b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COX-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iR-26b可以直接靶向调控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miR-26b mimic明显上调miR-26b的表达(P<0.05);上调miR-26b可以显著降低COX-2的表达(P<0.05);上调miR-26b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肿瘤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结论:随着神经胶质瘤肿瘤级别的增加,miR-26b表达逐渐降低,而COX-2表达逐渐增加。miR-26b可通过抑制COX-2表达从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026b 环氧化酶-2 miR-26bmimic 神经胶质瘤 侵袭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转移瘤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正豪 邓跃飞 +2 位作者 郑眉光 李忠军 李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脑转移瘤42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2周神经系统症...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脑转移瘤42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2周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3例(7.1%),明显缓解31例(73.8%);整体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脑转移瘤手术后综合治疗状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χ^2=6.007-13.70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RR=2.302,95%CI:1.151-4.607)及是否采用综合治疗方法(RR=0.262,95%CI:0.118-0.58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合并颅外转移是影响多发性脑转移瘤预后的不利因素,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多发性 手术治疗 预后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高效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4 位作者 李国 蔡望青 李方成 邓跃飞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50-2454,共5页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能表达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的pWPI-hHGF载体,并将含hH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观察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hHGF的表达情况。方法:将携带目的基因hHGF的pUC-SRα/hHGF质粒亚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WPI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WPI-hHGF。基因测序进行HGF的鉴定。用磷酸钙沉淀法,将pWPI-hHGF、pAX2、pMD2G共同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获得携带目的基因hHGF和GF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pWPI-hHGF。将pWPI-hHGF及阳性对照质粒pWPI-GFP分别用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hUC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转染数,从而估计该基因的转染效率。蛋白印迹法检测HGF和GFP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hHGF含量。结果:DNA测序显示hHGF基因成功地插入到pWPI载体中。包装细胞293T转导pWPI-HGF质粒后,转染阳性率达100%。阳性对照质粒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达80%以上。蛋白印迹法检测靶细胞中hHGF表达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表达量极低,两者差异显著(P<0.01)。检测收集转染hHGF后的人间质干细胞上清液中hHGF的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在真核细胞内表达hHGF的重组质粒pWPI-hHGF转染人脐带间质干细胞,能获得hHGF基因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中大量、稳定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慢病毒载体 载体构建 脐带间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APACHE Ⅱ评分配置ICU护理人力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丘宇茹 吴惠文 王吉文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在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的2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APACHE Ⅱ作为人力分配依据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在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的2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APACHE Ⅱ作为人力分配依据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尤其在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方面有明显提高(P<0.05);患者、家属、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特别是患者、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APACHE Ⅱ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APACHE Ⅱ评分系统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丘宇茹 王吉文 吴惠文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身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90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6个月内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遭受组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 目的:分析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心身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90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6个月内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的遭受组护士SCL-90各因子得分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组进行比较。结果:有效问卷264份,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者107名(40.5%),在年龄、工作时间上均小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组(P<0.01),施暴者多数为病人家属(54.2%);遭受的暴力大多数为言语的辱骂、污辱、折磨和骚扰(67.6%),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组护士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因子分高于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护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其心身健康严重受到影响,因此管理者在处理各种工作场所暴力的同时,应注意护士的心理反应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工作场所暴力 心身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MAG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MAG基因表达的沉默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舒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李方成 何志威 刘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设计以MAG基因为靶点的短发夹状RNA(shRNA),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并鉴定此RNA干扰体系对MA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条靶向大鼠MAG基因的shRNA片段插入至慢病毒载体pWPI,与pCDNA3-MAG-FLAG质粒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W... 目的:设计以MAG基因为靶点的短发夹状RNA(shRNA),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并鉴定此RNA干扰体系对MA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条靶向大鼠MAG基因的shRNA片段插入至慢病毒载体pWPI,与pCDNA3-MAG-FLAG质粒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出最有效的shRNA。此重组质粒与pAX2和pMD2G经293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后测序鉴定,构建了MAG shRNA慢病毒载体pWPI-MAG,鉴定出shRNA-2为最为有效的shRNA。重组慢病毒能明显抑制少突胶质细胞中MAG的表达。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可特异性阻断MAG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MAG特异性shRNA治疗神经系统髓鞘损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发夹状RNA 髓鞘相关糖蛋白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颅内动脉血管壁TNF-α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安民 刘军 +2 位作者 蔡望青 胡震 郑眉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31-1735,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血管重塑的可能作用。方法: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4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卵巢切除去势组、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和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每组8只。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静...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颅内动脉血管壁炎症反应和血管重塑的可能作用。方法: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4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卵巢切除去势组、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和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每组8只。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静脉血的雌激素水平,获取标本后光镜下观察血管壁的病理变化,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颅内动脉Willis环血管壁组织TNF-α和MMP-9蛋白的含量。结果: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对照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卵巢切除去势组(P<0.01);卵巢切除去势后雌二醇替代组的雌激素水平较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所有大鼠均未见进展期动脉瘤。在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对照组中未见动脉瘤样改变,在卵巢切除去势组、卵巢切除去势对照组和卵巢去势后雌激素替代组中分别发现2个、3个和1个早期动脉瘤样改变。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对照组颅内动脉血管壁TNF-α和MMP-9的含量明显低于卵巢切除去势组,雌二醇替代治疗组颅内动脉血管壁的TNF-α和MMP-9表达明显低于卵巢去势对照组(P<0.01)。结论:雌激素能通过抑制颅内动脉的炎性反应,降低血管壁MMP-9的表达,影响颅内动脉的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雌激素类 血管重塑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谷氨酸降低胶质瘤细胞存活率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舒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何明亮 陈美惠 刘安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胶质瘤细胞NMDAR-1表达和联合谷氨酸降低细胞存活率。方法使用法舒地尔干预原代人脑胶质瘤细胞48h后再加入谷氨酸共同培养细胞24h。相差显微镜观察法舒地尔对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胶质瘤细胞NMDAR-1表达和联合谷氨酸降低细胞存活率。方法使用法舒地尔干预原代人脑胶质瘤细胞48h后再加入谷氨酸共同培养细胞24h。相差显微镜观察法舒地尔对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检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经过法舒地尔干预48h后,免疫荧光(NMDAR-1阳性细胞百分比计数:空白对照组18.9%±3.7%,Fas100μmol/L组79.4%±6.4%,P<0.05)和蛋白质印迹表明谷氨酸受体的表达明显升高(Fas50μmol/L组相对密度:Blank组4.07±1.04倍,P<0.05,Fas100μmol/L组为4.89±0.96倍,P<0.05),谷氨酸能明显降低经法舒地尔处理后的细胞的存活率(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谷氨酸组吸光度分别为1.47±0.11和1.34±0.20,P>0.05;Fas50μmol/L组和Fas50μmol/L+谷氨酸组为0.98±0.16和0.66±0.15,P<0.05;Fas100μmol/L组和Fas100μmol/L+谷氨酸组为0.89±0.13和0.49±0.17,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增高,从而可以联合谷氨酸发挥谷氨酸兴奋性毒性达到更好的抗胶质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胶质瘤 谷氨酸 NMDA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AP1上调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 HLA-Ⅰ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乐平 张善义 +5 位作者 李军亮 许新科 翁胤仑 郑眉光 王圣文 李方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AP1)过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251细胞,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25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TAP1的细胞株并设立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分别收集U251细胞组、空... 目的:探讨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TAP1)过表达对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人类白细胞抗原Ⅰ(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251细胞,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U251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TAP1的细胞株并设立转染空载体对照组,分别收集U251细胞组、空载体对照组和TAP1基因转染细胞组细胞的蛋白和RNA,行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过表达的TAP1对U251细胞HLA-Ⅰ表达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251细胞HLA-Ⅰ表面呈现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TAP1高表达U251细胞株,TAP1 mRNA和蛋白分别升高(8.73±1.07)倍和(11.71±0.83)倍。高表达的TAP1促进U251细胞HLA-A、HLA-B、HLA-C(重链)和β2微球蛋白(轻链)mRNA表达上调,分别升高(3.51±0.36)倍、(4.78±0.85)倍、(2.94±0.28)倍和(3.23±0.24)倍,HLA-Ⅰ蛋白表达升高(3.14±0.53)倍,同时U251细胞HLA-Ⅰ的表面呈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TAP1能促进U251细胞HLA-Ⅰ表达及其在细胞表面呈现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U251细胞 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1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MAG促进脑出血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
12
作者 刘安民 罗铭 +3 位作者 蔡望青 陈舒 何明亮 潘伟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siRNA组、模型+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模型术后1 d立...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对脑出血后脱髓鞘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siRNA组、模型+PBS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模型,据不同组别于模型术后1 d立体定向下进行侧脑室注射携带MAG基因siRNA的慢病毒和PBS。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7、14、21 d用Rotarod运功功能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应用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检测脑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恢复情况,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AG的表达变化。结果:Rotarod评分检测脑出血模型大鼠术后的运动功能,模型+siRNA组的神经功能改善和神经纤维修复较模型+PBS组明显提高(P<0.05),劳克坚牢蓝染色示siRNA组较PBS组的神经纤维损害范围缩小,siRNA组的MAG蛋白的表达较PBS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siRNA沉默MAG后明显提高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能力,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相关糖蛋白 RNA干扰 髓鞘再生 脑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醋酸钠提高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13
作者 罗铭 陈舒 +3 位作者 薛卫平 刘宜敏 何明亮 刘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氯醋酸钠(sodium dichloroacetate acid,DCA)预处理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随机分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DCA组、高能X射线照射未经DCA预处理组(IR组)和高能... 目的:探讨二氯醋酸钠(sodium dichloroacetate acid,DCA)预处理对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的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随机分4个实验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DCA组、高能X射线照射未经DCA预处理组(IR组)和高能X射线照射经DCA预处理组(DIR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HE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l-2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DCA组和control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无明显改变,IR组和DIR组较contro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并且DIR组细胞存活率较IR组明显降低(P<0.05);DIR组ROS阳性细胞百分数较IR组明显升高(P<0.05);DIR组细胞内Bcl-2表达水平较IR组明显降低(P<0.05)。DIR组凋亡细胞百分比较IR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DCA预处理提高了U251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取得了更好的抗肿瘤作用,具体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ROS含量从而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醋酸钠 U251细胞 放疗敏感性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GLUT3启动子的克隆及其缺糖调控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广义 郑传宜 +4 位作者 余舰 李军亮 许新科 郑眉光 李方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47-2151,共5页
目的:构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启动子的报告基因,并在正常和缺糖情况下检测其转录活性。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GLUT3的启动子序列,长度1 292 bp,包含第1个外显子,通过PCR及双酶切方法,从大鼠全血基因组DNA中获得GLUT3基因编码... 目的:构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启动子的报告基因,并在正常和缺糖情况下检测其转录活性。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了GLUT3的启动子序列,长度1 292 bp,包含第1个外显子,通过PCR及双酶切方法,从大鼠全血基因组DNA中获得GLUT3基因编码序列,包含GLUT3启动子序列,然后克隆到报告基因pGL3-Basic载体上,构建GLUT3启动子的报告基因;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GL3-GLUT3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pRL-TK)共转染入PC12细胞中,以pRL-TK载体作内参照,分别给予正常和缺糖培养,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评估GLUT3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经PCR方法扩增出GLUT3启动子序列,测序与GenBank序列一致;转染后检测显示,该pGL3-GLUT3明显具有转录活性,而且在缺糖24 h情况下其双萤光素酶活性有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出GLUT3启动子报告基因,pGL3-GLUT3表现出很好的缺糖诱导活性,缺糖24 h是研究pGL3-GLUT3在缺糖情况下转录调控很有意义的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GLUT3 启动子 缺糖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干扰GPx1基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阳 李军亮 +5 位作者 许新科 邝崑琦 翁胤仑 陈伟 陈程 李方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9-844,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上调和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U118MG)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GPx1的siRNA和构建、鉴定pc DNA3.1-GPx1重组质粒,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瞬时转染人胶... 目的:探讨靶向上调和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U118MG)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GPx1的siRNA和构建、鉴定pc DNA3.1-GPx1重组质粒,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瞬时转染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和U118MG。Real-time PCR检测U87MG和U118MG中GP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GPx1蛋白表达,用MTS检测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iRNA干扰U87MG细胞后在24 h、48 h和72 h对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25.9%、35.7%和34.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质粒转染U118MG细胞后在24 h、48 h和72 h对细胞活力的促进率分别为22.7%、45.8%和39.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经siRNA干扰,U87MG细胞迁移抑制率为41.6%±8.2%,细胞侵袭抑制率为40.4%±10.1%,经siRNA干扰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质粒转染后细胞迁移促进率为55.8%±9.8%,细胞侵袭促进率为60.8%±9.2%,经质粒转染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siRNA下调GPx1表达可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的生长、迁移和侵袭;相反,质粒上调GPx1表达可促进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118MG的生长、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 小干扰RNA 重组质粒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启华 钟志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脑膜瘤 术后复发 治疗方式 影响因素 病理类型 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表达增强替莫唑胺诱导的胶质瘤细胞毒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思迪 陈子阳 +6 位作者 王海 何敏毅 陆云涛 雷炳喜 李和珍 刘亚伟 漆松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3-1189,共7页
目的研究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MACF1)在胶质母细胞瘤应对TMZ刺激中的作用。方法替莫唑胺刺激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通过RNA干扰技术干扰MACF1的表达。通过裸... 目的研究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MACF1)在胶质母细胞瘤应对TMZ刺激中的作用。方法替莫唑胺刺激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其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通过RNA干扰技术干扰MACF1的表达。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和免疫组化检测在活体中TMZ刺激后胶质母细胞瘤中MACF1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培养和体内成瘤中均发现替莫唑胺刺激后胶质母细胞瘤MACF1的表达上调(差异约2倍),胞内分布改变(P<0.01)。敲除MACF1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在TMZ刺激后其增殖能力下调约45%(P<0.01)。替莫唑胺诱导胶质母细胞瘤MACF1表达上调的同时,其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结论 MACF1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架 微管微丝交连因子1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