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IgG4相关性疾病的Rosai-Dorfman病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袁杭 丁林 +4 位作者 韩静静 柳叶青 陈灵姣 倪恩德 李海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伴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伴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的RDD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CD68、IgG、IgG4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低倍镜... 目的探讨伴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的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伴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的RDD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CD68、IgG、IgG4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低倍镜下4例RDD均由淡染区和深染区组成,高倍镜下淡染区组织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伴伸入现象,深染区由淋巴细胞、浆细胞构成,并见纤维化。免疫表型:组织细胞S-100和CD68(^(+)),其中仅1例伴大量IgG4^(+)浆细胞浸润,IgG4^(+)浆细胞>50个/1 HPF且IgG4^(+)/IgG^(+)浆细胞>40%。结论RDD中部分病例IgG4^(+)浆细胞数量增多且比值增大,并具有IgG4相关性疾病的部分组织学特征,IgG4^(+)浆细胞的表达量及血清IgG4水平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IGG4相关性疾病 组织细胞 浆细胞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骨性脂肪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2
作者 张龙 黄文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4-617,62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HE染色法镜下观察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组织学形态,分析该病的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 目的探讨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采用HE染色法镜下观察甲状腺骨性脂肪瘤的组织学形态,分析该病的病理学改变及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甲状腺骨性脂肪瘤中,男性2例,女性5例,男女比为1∶2.5,年龄30~77岁,平均54.3岁。临床症状以颈前肿物为主。实验室检查示甲状腺功能正常(5/7),1例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稍减低(1/7),1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增高、TSH减低(1/7)。术前超声检查(7/7)示甲状腺内实性结节,边缘光滑,实性成分以低回声为主,结节内部可见粗大钙化灶;CT检查(2/7)示甲状腺混杂密度结节,边界清。组织学显示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与比例不等的骨组织构成,细胞无异型、坏死,核分裂象罕见。2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1~4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甲状腺骨性脂肪瘤临床罕见,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病理学特征和影像学改变,旨在提高对骨性脂肪瘤的病理及影像表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脂肪瘤 骨化 病理特征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肾源性腺瘤27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曾文蓉 卞丽娟 +2 位作者 许霭薇 余雨 李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83,共7页
目的探讨尿路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尿路肾源性腺瘤27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7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24~84岁。临床症状为尿路刺激征8例,血尿7例,无明显... 目的探讨尿路肾源性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尿路肾源性腺瘤27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7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24~84岁。临床症状为尿路刺激征8例,血尿7例,无明显症状或合并其他症状12例。合并其他疾病:17例尿路上皮肿瘤,4例膀胱炎,2例结核,2例尿道憩室,2例输尿管结石或狭窄。眼观:19例发生于膀胱,5例发生于输尿管,3例发生于尿道。病变平均大小为4.3 mm,18例表现为黏膜的局部粗糙水肿或增厚,5例为乳头状或息肉状肿物,4例为水草样或滤泡样赘生物。组织学特点:病变主要由乳头状、息肉样、管状或囊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中可见嗜酸性胶样分泌物,上皮为矮柱状或立方状,部分呈“靴钉样”改变或印戒样,间质伴水肿及慢性炎改变。免疫表型:上皮细胞表达CK7、PAX8,部分表达P504S和GATA3,不表达p63和PSA,p53均为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低(1%~8%)。分子检测:14例行术前尿液FISH检测未见异常,2例标本行二代测序均未检测到融合突变。治疗及随访:27例均获得随访资料,24例行经尿道膀胱病变黏膜电切术,其余进行肾输尿管切除或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平均随访时间26.6(1~59)个月,2例出现复发。结论尿路肾源性腺瘤相对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小活检或形态不典型时常需与尿路上皮肿瘤、前列腺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等相鉴别。掌握其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有利于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源性腺瘤 尿路病变 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4
作者 邬慧倩 王声燕 +1 位作者 倪亨吏 李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中耳原发LEL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CK5/6、p63、p40、CK7、CK8/18、INI-1、BRG1、CD... 目的探讨中耳原发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7例中耳原发LEL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CK5/6、p63、p40、CK7、CK8/18、INI-1、BRG1、CD3、CD20的表达,并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7例中耳原发LELC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6~66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相似,瘤细胞呈片巢状或散在分布,周围伴有不同程度的淋巴样间质。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CK、CK5/6、p63、p40、INI-1、BRG1,间质反应性淋巴细胞表达CD3、CD20。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阳性。7例术后随访22~67个月,1例死于胃转移,6例健在。结论中耳原发LELC是罕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与EBV关联密切,整体预后较好,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辅助放疗或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中耳炎 E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范冲竹 魏雪敏 +3 位作者 张振斌 史涛 李智 李海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9例ETMR的临床资料及生存随访数据,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Syn、LIN28A、vimentin、GFAP、Olig2... 目的探讨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r with multilayered rosettes,ETM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9例ETMR的临床资料及生存随访数据,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Syn、LIN28A、vimentin、GFAP、Olig2、S-100、INI1、H3K27me3及Ki67等表达,使用FISH检测C19MC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ETMR中男性6例,女性3例,男女比为2∶1;幕上7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干者影像学表现类似弥漫性内生型桥脑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组织学形态表现为伴广泛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4例,室管膜母细胞瘤3例,髓上皮瘤2例。免疫表型:LIN28A、Syn、vimentin均阳性,GFAP、CK不同程度阳性,BRG1、INI1和H3K27me3均表达保留,Ki67增殖指数为40%~70%。8例FISH检测出C19MC基因扩增。4例全切肿瘤,2例部分切除肿瘤,1例手术活检,2例手术方式不详;7例手术后辅助治疗。4例发生脑脊膜播散,但无颅外转移。随访时间0~36个月,总生存期36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8例死亡。结论ETMR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少数病例可发生于脑干并表现为DIPG的影像学特点,组织学形态多样,基因变异以C19MC基因扩增常见;肿瘤生物学行为高度侵袭性,预后极差,组织学形态联合LIN28A免疫组化检测及C19MC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 LIN28A C19MC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雍娟娟 吴秋良 +5 位作者 宗永生 侯景辉 梁建中 匡亚玲 奚少彦 卢佳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026); 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387); 组织坏死、炎性渗出和间质促纤维增生明显; 畸形瘤巨细胞多见,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更高。5例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1)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有2个复发间歇高峰,即2~5年和9~11年。(2)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p63和CK5/6强阳性表达率、鳞状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3)10.87%(5/46)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眉光 卞丽娟 +2 位作者 刘正豪 邱儒彬 邓跃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学表现,以提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5~68岁。位于颅内16例,椎管内4例。大多数的肿瘤边界清楚,磁共振上T_(1)WI表现为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7/20),T_(2)WI多为信号稍高和高信号混杂的不均匀信号,病灶周围脑组织可见片状稍长T_(1)稍长T_(2)水肿区,T_(1)WI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在16例颅内肿瘤中,存在瘤周脑组织水肿11例,侵犯静脉窦7例,骨质破坏7例,而脑膜尾征仅有3例。组织病理诊断1级11例,2级5例,3级4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STAT6(20/20),Bcl-2(16/16)、CD99(8/8)和Vimentin(13/13)在检测肿瘤中均全部阳性表达,CD34阳性表达率18/19,Ki-67指数3%~55%,而EMA、S-100、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6/17、7/15,GFAP、SOX10和CK均阴性表达。随访10~75个月,大部分控制良好,3例未全切者出现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脑膜尾征少见、瘤周水肿发生率高、静脉窦和颅骨侵袭率高是其影像学特征,STAT6、Bcl-2、CD99、Vimentin和CD34高阳性表达率是其病理学特征,结合影像和免疫组化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硬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RK基因融合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9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付莎 李阳阳 +5 位作者 郑娜芬 万欢 王厥 宋杨 王海云 欧阳能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5-1469,1475,共6页
目的分析NTRK基因融合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分子检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790例PTC,筛选出NTRK融合阳性病例,通过与经典型PTC组织学特点比较,探讨NTRK基因融合PTC的组织学特... 目的分析NTRK基因融合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分子检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790例PTC,筛选出NTRK融合阳性病例,通过与经典型PTC组织学特点比较,探讨NTRK基因融合PTC的组织学特征。结果790例PTC检出9例(1.1%)NTRK融合阳性,其中2例NTRK1和7例NTRK3基因融合。组织学特征主要以滤泡状为主,肿瘤呈多灶性渗透或“跳跃式”浸润,胞质伴透明化改变;核膜轻度不规则。结论NTRK基因融合在PTC中的发生率较低,倾向发生于年轻人。组织学以滤泡亚型为主,形态较温和,但侵袭转移能力强,因此及早识别行高通量测序检测,以便早期干预,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NTRK基因融合 NGS法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胸鳞状细胞癌组织EB病毒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林 张碧颖 蒋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4-929,共6页
【目的】分析发生在头颈和胸部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头颈胸鳞状细胞癌组织123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BV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性别、年龄、组... 【目的】分析发生在头颈和胸部的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头颈胸鳞状细胞癌组织123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BV及Ki67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部位及肿瘤直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V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上皮组织(P=0.007)。女性患者EBV感染率19.2%高于男性患者3.1%(χ^2=8.781,P=0.011);50岁以下组EBV感染率18.8%高于50岁以上组2.2%(χ^2=10.666,P=0.004);有5~10个淋巴结转移组EBV感染率24.2%高于其他组0%(Z=-3.548,P=0.000);无远处器官转移组EBV感染率22.2%高于有远处转移组3.8%(χ^2=8.567,P=0.016);Ki67增殖指数在70%以下组较70%以上组的EBV阳性率更高(8/76 vs.0/47,Z=-2.291,P=0.022)。EBV感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组织学分化、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50岁、Ki67指数低于70%和高淋巴结转移为鳞癌患者伴EB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EBV感染与头颈胸鳞癌的发生有关。EB病毒相关的头颈胸鳞癌多发生于女性、50岁以下且淋巴结转移率高,但远处器官转移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 鳞癌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和美沙拉嗪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与组织损伤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新环 黄花荣 +2 位作者 钟英强 叶小研 王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与组织损伤指数(TDL)的影响。方法:MSCs应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TNBS/乙醇灌肠诱导SD大鼠结肠炎模型。81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15,A组)、结肠炎组(n=15,B组)、MSCs治疗1组(3×106MSCs,n=15,C组)、MSCs治疗2组(5×106MSCs,n=15,D组)、TNFRⅡ-IgG治疗组(n=6,E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n=15,F组)。采用DAI描述大鼠的表现,大体CMDI描述肠道的肉眼下表现,TDI评价肠道组织学改变。结果:MSCs经过3次传代后可纯化。B组大鼠各时点DAI、CMDI和TDI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第6天除A组外各组大鼠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C组、D组和F组各评分均低于B组(P<0.05),C组评分与D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14天C、D、E和F组评分均低于B组(P<0.05),其中F组评分最高(P<0.05),E组次之(P<0.05),D组评分最低(P<0.05)。结论:MSCs、TNFRⅡ-IgG和美沙拉嗪灌肠液可显著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第14天的DAI、CMDI和TDI指标,其中效果最好的是MSCs,其次是TNFRⅡ-IgG,美沙拉嗪灌肠液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抗体融合蛋白 美沙拉嗪 炎症性肠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第二胞外环的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蓉蓉 李雯静 +2 位作者 刘娟 沈溪明 黄花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602,共7页
目的:研究与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第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最适宜的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浓度,构建OVA诱导的BALB/c小鼠哮喘模型。... 目的:研究与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第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筛选最适宜的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浓度,构建OVA诱导的BALB/c小鼠哮喘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拮抗短肽干预模型小鼠,HE染色对肺组织进行病理细胞学分析及炎症分级,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的OVA最佳致敏浓度为500 mg/L(0.1 mL)。尾静脉注射0.2m L不同浓度(1.5 g/L、2.5 g/L和3.5 g/L)拮抗短肽干预哮喘小鼠,能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抑制TNF-α的表达,以2.5 g/L浓度效果最佳,较模型组炎症程度减轻2级,炎症细胞数明显减少,TNF-α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下降近90%,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约70%。同时该短肽(2.5 g/L)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炎症程度改善1级,TNF-α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模型组下降约50%左右。结论:CCR5第二胞外环的拮抗短肽能有效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程度,抑制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5 拮抗短肽 哮喘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表达水平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曾韵洁 曲少华 +3 位作者 沈溪明 罗铭 聂燕 龚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5-659,共5页
【目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接受新辅助化疗前的乳腺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含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92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 【目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接受新辅助化疗前的乳腺癌组织中snail的表达水平,探讨其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接受含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92名,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snail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snail高表达(阳性率≥80%)比低表达(阳性率<80%)患者的原发肿瘤大(P=0.02),淋巴结转移多(P=0.002),对新辅助化疗临床反应差(P=0.002),无瘤生存率低(P=0.037),总生存率低(P=0.022)。【结论】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snail的表达水平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snail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的表达及其与β-arrestin2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小研 刘思雪 +3 位作者 胡梅 沈溪明 黄花荣 钟英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3-71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CCR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活检肠黏膜的表达及其与β-arrestin 2表达的相关性,探讨CCR5与β-arrestin 2在I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IBD活动期组53例、IBD缓解期组26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纳入研究,用En Vision二步免疫组化方... 目的:通过分析CCR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活检肠黏膜的表达及其与β-arrestin 2表达的相关性,探讨CCR5与β-arrestin 2在I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IBD活动期组53例、IBD缓解期组26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纳入研究,用En Vision二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肠黏膜CCR5和β-arrestin 2的表达。结果:IBD活动期组CCR5阳性表达率及免疫组化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IBD缓解期组(P<0.05),CCR5表达与IBD活动期组的临床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及内镜下分级无明显关联性;β-arrestin 2在IBD活动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IBD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在IBD活动期β-arrestin 2表达与CCR5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在IBD活动期组肠黏膜CCR5呈高表达,β-arrestin 2呈明显低表达,CCR5与β-arrestin 2表达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CR5 Β-ARRESTIN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琼兰 陈瑞 +3 位作者 刘卫平 李海刚 林敏玲 何欣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情况,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用SPSS 13.0软件分析HIF-1α与VEGF、VEGFR2及肿瘤MVD的相关性。结果:(1)50例中有39例(78%)肿瘤细胞HIF-1α阳性,27例(54%)VEGFR2阳性,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组VEGF和VEGF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64%,明显高于HIF-1α蛋白阴性表达组(P<0.05);(3)HIF-1α、VEGFR和VEGFR2蛋白表达与肿瘤MVD相关(P<0.01);(4)15例伴有血管中心性浸润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均表达HIF-1α。结论:HIF-1α可促进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VEGFR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然杀伤/T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肿瘤及急性白血病中ICAM-1(CD54)的表达及在CI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熊稀霖 黎阳 +3 位作者 王林 魏菁 马磊 沈溪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在初诊儿童肿瘤及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阳性表达率,以了解其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儿童实体瘤的病理组织切片ICAM-1的阳性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儿童急性白...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在初诊儿童肿瘤及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阳性表达率,以了解其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儿童实体瘤的病理组织切片ICAM-1的阳性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上ICAM-1的阳性率。儿童实体瘤包括淋巴瘤10例,肝母细胞瘤3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6例,纤维肉瘤2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5例,肾母细胞瘤11例,骨肉瘤1例;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0例(M1 6例、M2 7例、M3 7例、M4 15例、M5 5例)。结果表明,儿童肿瘤组中3例肝母细胞瘤ICAM-1全部阳性,而在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及尤文氏肉瘤阳性率不高,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中未见ICAM-1表达。急性白血病组中ALL的ICAM-1阳性率为55%,ANLL的M1、M2、M3型ICAM-1的阳性率为65%,M4、M5型为50%。结论:ICAM-1在儿童肿瘤、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呈一定变异性,其在肝母细胞瘤及ANLL(M1、M2和M3)上阳性率高,而在纤维肉瘤、肾母细胞瘤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等中不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儿童肿瘤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甲胎蛋白胃癌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先焕 李海刚 +2 位作者 胡俊庭 王捷 刘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6,共1页
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胎肝及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血清AFP水平升高对肝细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有少数胃癌患者血清AFP也可以升高。我院收治1例产AFP胃癌,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甲胎蛋白(AFP) 胚胎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uPA和PAI-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瑞韵 王李莉 +3 位作者 韩静静 吕志强 李海刚 江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9-74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两指标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NSCLC组织中uPA和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性别、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抑制因子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两指标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NSCLC组织中uPA和PAI-2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癌的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后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08例NSCLC组织uPA和PAI-2的阳性率分别为38.9%和43.5%;uPA的表达在男性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女性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且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升高,uPA的阳性率也明显升高(P<0.05);鳞癌组织中PAI-2的表达明显较腺癌组织中高(P<0.05);uPA和PAI-2的表达均与术后生存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结论】NSCLC组织中uPA和PAI-2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对uPA和PAI-2蛋白表达的干预,可能可以改变NSCL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UPA PAI-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及其配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学风 唐琼兰 +4 位作者 何欣欣 姜静茹 徐建平 王晓玉 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A2(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和30例分泌期组织中E... 目的:探讨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A2(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和30例分泌期组织中EphA2、ephrin-A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增生过长及正常子宫内膜(P<0.05);EphA2和ephrin-A1表达水平及MVD值与子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微血管浸润和孕激素受体表达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EphA2和ephrin-A1表达分别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76,P<0.05;r=0.501,P<0.05)。结论: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和孕激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受体 EPHA2 Ephrin-A1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第一、二胞外环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TNBS诱导SD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梅 宋杨达 +4 位作者 刘思雪 宋铱航 沈溪明 黄花荣 钟英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2-907,共6页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ECL1和ECL2)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100 mg/kg TNBS诱导结肠炎SD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2条拮抗短肽(ECL1:25、3... 目的:研究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膜外第一、二胞外环(ECL1和ECL2)特异性结合的拮抗短肽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100 mg/kg TNBS诱导结肠炎SD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2条拮抗短肽(ECL1:25、35和45 mg/kg;ECL2:15、25和35 mg/kg)分别作用于模型大鼠,观察其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大体损伤指数(CMDI)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组织TNF-α和COX-2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有效剂量的ECL2拮抗短肽HY治疗组大鼠疾病活动程度、肠道溃疡及病理组织学损伤均有明显减轻,各评分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COX-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ECL1拮抗短肽GH作用的大鼠结肠炎症状评分及TNF-α和COX-2炎症因子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ECL2拮抗短肽可能通过下调结肠黏膜TNF-α和COX-2的表达来缓解TNBS诱导的SD大鼠结肠炎,而ECL1拮抗短肽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5 拮抗肽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在宫颈液基细胞学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共发 郑娜芬 +5 位作者 叶梓莹 曾宇婷 黄绮亭 区瑞章 林俊汕 李海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23-382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块在宫颈细胞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细胞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制片诊断,疑难病例制备细胞块并行HE染色及p16INK4A、Ki67染色,将单纯TCT(TCT组)与TCT结合细胞块HE和免疫细胞化学诊断(联合组)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细胞块在宫颈细胞疑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宫颈细胞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制片诊断,疑难病例制备细胞块并行HE染色及p16INK4A、Ki67染色,将单纯TCT(TCT组)与TCT结合细胞块HE和免疫细胞化学诊断(联合组)进行比较。结果:p16INK4A、Ki67在26例反应性不成熟鳞状化生细胞中均无表达,在22例HSIL阳性表达分别为81.8%(18/22)、90.9%(20/22);在30例绝经的萎缩上皮中均不表达,萎缩背景中的19例HSIL/SCC均阳性表达。TCT组和联合组的符合率分别为70.1%和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难宫颈TCT病例行细胞块制作、HE染色及p16INK4A和Ki67染色,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细胞块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