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希浦系统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成之卉 周淑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心脏起搏是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及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传统右心室起搏可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率,双心室起搏具有相对较高的无应答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希浦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新技术,起搏参数稳定,心脏同步... 心脏起搏是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及严重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传统右心室起搏可增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发生率,双心室起搏具有相对较高的无应答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希浦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新技术,起搏参数稳定,心脏同步性好。本文就目前希浦系统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促进希浦系统起搏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左室同步性 右心室起搏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载脂蛋白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嘉 徐岩 +3 位作者 张建华 黄颖 陈旭华 伍梦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B)联合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4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8例)和对照组(240例)。所有患者检测空腹血脂和血糖,血清non-HDL—C水平通过总胆固醇(TC)减去HDL—C获得。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poB、non-HDL—C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清apoB、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apoB、non—HDL-C以及apoB联合non—HDL—C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apoB及non—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OR=5.920,95%CI:2.737~12.804)大于non—HDL—C(OR=1.340,95%CI:1.123~1.600)。校正相关影响因素,血清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r=0.244,P〈0.001)大于non-HDL—C(r=0.216,P〈0.001)。合并高apoB、高non—HDL—C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最高(n=144,81.81%)。血清apoB、non—HDL—C、apoB联合non—HDL-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577、0.691,提示血清apoB联合BOIl-HDL—C较血清apoB、non—HDL—C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更大(P〈0.05)。结论与non-HDL—C相比,血清apoB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更为密切,且血清apoB联合non-HDL—C能提高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观察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莉 吴灵敏 邱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不同方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3例,其中52例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31例造影未见异常(对照组)。超声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长轴切...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缺血心肌在不同方向上收缩运动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83例,其中52例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冠心病组),31例造影未见异常(对照组)。超声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长轴切面的高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和旋转角度(RA)。结果二维应变技术对冠心病组缺血心肌的测量成功率为95.26%(402/422);缺血心肌的LS、RS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心肌(P<0.05);除乳头肌水平前壁及后壁RA外,两组心肌CS、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应变技术所测LS、RS可敏感反映缺血所致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而CS、RA对于观察缺血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不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应变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h对COCl2化学缺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涛 耿登峰 +2 位作者 符宇 高佳佳 谈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1-648,共8页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抗氯化钴(CoCl_2)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600μmol/L 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以建立缺氧损伤细胞模型,应用ACh 10^(-3) mol/L预处理8 h建立心肌细胞保护模型,实验分...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Ach)对抗氯化钴(CoCl_2)诱导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600μmol/L CoCl_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 h以建立缺氧损伤细胞模型,应用ACh 10^(-3) mol/L预处理8 h建立心肌细胞保护模型,实验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2损伤模型组(CoCl_2600μmol/L);3 ACh预处理组(ACh 10^(-3) mol/L+CoCl_2600μmol/L);4ɑ7胆碱能受体(ɑ7n ACh R)拮抗剂组:ACh+甲基牛扁碱柠檬酸盐(MLA)+CoCl_2组(ACh 10^(-3) mol/L+CoCl_2600μmol/L+MLA 10-6mol/L)。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改变。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变化。Fluo4-AM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胞质内钙离子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Drp1、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600μmol/L CoCl_2处理显著损伤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丢失,ROS生成、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显著增加(P<0.001),明显上调Drp1、caspase-3表达水平(P<0.001);应用ACh预处理可明显提高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P<0.001),ROS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丢失减少(P<0.001),细胞凋亡率、胞内钙离子明显下降(P<0.001),显著抑制CoCl_2对Drp1、caspase-3表达的上调作用(P<0.01);ACh+MLA预处理可对抗ACh上述作用过程。【结论】ACh具有保护缺氧H9C2心肌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动ɑ7nAChR抑制钙离子-Drp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H9C2心肌细胞 心肌缺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包金兰 孙润陆 +2 位作者 黄灿霞 蒋捷羽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冠脉狭窄情况。【方法】搜集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9例,年龄60-80岁,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均行冠脉造影,按照HDL-C水...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冠脉狭窄情况。【方法】搜集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29例,年龄60-80岁,无他汀类药物使用史,均行冠脉造影,按照HDL-C水平分为3组,低水平HDL-C组(〈1.04 mmol/L),正常水平HDL-C组(1.04~1.54 mmol/L),高水平HDL-C组(〉1.55 mmol/L),对3组资料一般情况、血脂生化、冠脉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统计采用SPSS18.0。【结果 】1高水平HDL-C组中,女性百分比、年龄、TC、HDL-C、HDL/LDL、Apo A1、Apo A1/Apo 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水平HDL-C组和(或)低水平HDL-C组(P〈0.05);而BMI、心梗史、吸烟史、TG、C-反应蛋白(CRP)显著低于正常水平HDL-C组和(或)低水平HDL-C组(P〈0.05);2高水平HDL-C组,单支冠脉病变显著高于低水平HDL-C组;而三支病变显著低于低水平HDLC组(P〈0.05)。【结论 】老年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患者主为年龄偏大女性为主,单支冠脉病变显著高于低水平HDL-C组;三支冠脉病变显著低于低水平HDL-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邱琼 杨莉 方思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应变(S)、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n=37)和左心室...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应变(S)、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n=37)和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27);对照组为25名健康体检者。超声采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VV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间隔的基底段和中间段S、SR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εsys)、应变率(SRs)及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H组SRe降低、SRa增高(P均<0.05),LVN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VN组比较,LVH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VI技术所测左心房心肌S/SR参数可以反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管道功能降低、辅泵功能增强,但对左心室构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改变的敏感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 高血压 心房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电极穿孔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照 张翔 +5 位作者 刘品明 黄图城 王东烨 段小慧 王景峰 沈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2-608,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穿孔患者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等证实的10例导线穿孔患者的心脏CT表现,判断导线穿孔与否、穿孔位置、有否...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穿孔患者心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多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探查等证实的10例导线穿孔患者的心脏CT表现,判断导线穿孔与否、穿孔位置、有否合并心包积液、有无对比剂漏出至心包腔内、导线及其头端伪影。【结果】10例患者中仅1例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6例超声心动图结合新发心包积液及起搏器程控参数诊断导线穿孔。心脏CT检查含常规CT增强扫描5例,序贯式心电门控CT增强扫描及随后的延迟增强扫描5例,CT诊断明确导线穿孔5例,可疑导线穿孔5例。穿孔位于右心尖7例,右室膈面2例,右心房后上壁1例。少至大量心包积液8例,无心包积液2例。5例行延迟增强扫描,均未发现对比剂延迟外漏至心包腔。10例行常规CT增强扫描患者(含5例心电门控扫描后的延迟增强扫描),所有患者导线及导线头端均产生运动伪影;9例患者导线产生中、重度金属伪影,1例患者导线未产生金属伪影;8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中、重度金属伪影,2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轻度金属伪影。5例行心电门控CT增强扫描患者,导线及导线头端均未产生运动伪影;2例患者导线产生轻度金属伪影,3例患者导线未产生金属伪影;4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轻度金属伪影,1例患者导线头端产生中度金属伪影。【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导线穿孔,尤其是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因减轻导线及其头端的运动伪影和金属伪影,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电门控CT 心脏起搏器 导线穿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CP-1与HDL2、HDL3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舒媚 包金兰 +4 位作者 孙润陆 黄灿霞 陈清群 周淑娴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HDL2、HDL3水平并分析MCP-1与HDL2、HDL3的相关性,探讨炎症因子与HDL颗粒大小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HDL2、HDL3水平并分析MCP-1与HDL2、HDL3的相关性,探讨炎症因子与HDL颗粒大小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36例,其中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患者共108例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患者共128例为晚发冠心病组。另外搜集同期男性≤55岁,女性≤65岁健康体检者96例为年轻冠脉正常组。所有患者均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HDL2和HDL3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MCP-1水平。【结果】1早发冠心病组HDL2显著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及年轻冠脉正常组,早发冠心病组MCP-1水平显著高于年轻冠脉正常组(P均<0.05)。2以MCP-1为因变量,以HDL、HDL2、HDL3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早发冠心病组MCP-1与HDL2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HDL、HDL3无关。3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与早发冠心病呈正相关,而HDL、HDL2与早发冠心病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大颗粒的HDL2水平下降,MCP-1水平升高,MCP-1与HDL2呈负相关,提示早发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增加,大颗粒的HDL2抗炎功能下降,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这可能为早发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MCP-1 HDL2 HDL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HDL-C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瑞挺 张博 +4 位作者 黄灿霞 孙润陆 卢卫锋 包金兰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HDL-C在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07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 【目的】研究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HDL-C在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07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51例,另外收集同期我院博济医疗中心健康体检者21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180例及稳定性冠心病组71例。各指标采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检验的结果。【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组的补体C3、C4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稳定性冠心病组中补体C3、C4与HDL-C无明显相关(P>0.05),在健康体检者组中,补体C3与HDL-C成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补体C3、C4水平升高,HDL水平下降,而炎症活动可能影响补体与HDL-C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补体C3 补体C4 H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LDL-C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瑞挺 蔡诗云 +3 位作者 潘志琼 陈浩然 陈聪 张海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4-559,共6页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LDL-C在早发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 【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人群血清补体C3、C4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补体C3、C4与LDL-C在早发冠心病人群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55例,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08例,晚发冠心病组147例;另收集健康体检者组100例为对照组。各项生化指标采用茂名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验的结果。【结果】早发冠心病组、晚发冠心病组、健康体检者组的补体C3、C4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冠心病组中补体C3、C4与LDL-C呈正相关(P<0.05);晚发冠心病组和健康体检者组中,补体C3、C4与LDL-C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补体C3、C4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补体C3 补体C4 L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纪言 张宇辉 +12 位作者 肖文良 魏琰 郭小梅 齐丽彤 董吁钢 赵水平 周淑娴 丁春华 黄恺 陈晞明 陈晓平 杨新春 霍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8-714,共7页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mg/d治疗12周(治疗评价期)。延伸期持续40周,两组均口服海博麦布20 mg/d。主要疗效终点为第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疗效终点为治疗评价期和延伸期其他血脂指标的变化率,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第12周试验组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为(-10.23±13.58)%,显著优于对照组(4.34±15.88)%,P<0.05。试验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12.28)%、(-7.92±9.88)%和(-12.06±11.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2±15.90)%、(2.18±11.68)%和(0.51±13.37)%(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I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第12周分别为4.55%和8.40%,在延伸期分别为4.43%和7.07%,未发现新的或加重的与海博麦布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海博麦布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non-HDL-C、TC和Apo B水平,降脂效果可长期持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海博麦布 随机对照试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靶基因的预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果 陈倩 +4 位作者 李鸿炜 关畅 陈志腾 张玉玲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435,共12页
【目的】为了研究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与调控信号通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了基因表达汇编(GEO)中的基因芯片和人类基因和遗传疾病的在线目录(OMIM)中扩张型心肌病相关基因。【方法】本研究选择了由德... 【目的】为了研究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基因与调控信号通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了基因表达汇编(GEO)中的基因芯片和人类基因和遗传疾病的在线目录(OMIM)中扩张型心肌病相关基因。【方法】本研究选择了由德国波鸿大学Herz-&Diabeteszentrum NRW实验室利用临床病例心肌活检标本在GPL570平台进行测序并上传至GEO公共数据库的两张芯片基因集:GSE29819和GSE21610。将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和正常心脏功能的心肌活检标本分别作为实验组(分别为14例和21例)和对照组(分别为12例和8例)。利用GEO2R对两张芯片中的候选标本以P<0.05为标准进行表达上调差异基因的筛选,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并通过R语言包中的火山图,Venn图,热图,富集通路气泡图等对结果进行展示,同时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索与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以NOM.P<0.05为标准的KEGG通路及核心基因。以上候选基因分别与OMIM中的已报道过的基因取交集,并结合文献寻找这些候选基因的临床价值。【结果】GEO2R获得共同上调的P<0.05的差异基因173个,主要与炎症信号和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及经典的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相关,与OMIM中754个报道基因相交,得到已报道的表达上调基因3个:用于诊断心力衰竭的NPPA,与细胞因子作用相关的APOA1和调节横向小管重塑的COL6A1。而GSEA分析分别得到来源于NOM.P<0.05的KEGG通路的158个和46个核心基因,再与OMIM中754个报道基因相交,得到核心基因2个:增强心肌收缩力的PRKCA和促进心力衰竭发展的BMP2。【结论】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筛选出的候选基因PRKCA,BMP2,NPPA,COL6A1很可能与合并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为晚期心功能失代偿的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研究线索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基因表达汇编 基因集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7nAChR激动剂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符宇 谈智 +1 位作者 吴涛 耿登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 n Ach R)激动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出生2~3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取传代2~4代细胞,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 【目的】探讨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 n Ach R)激动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出生2~3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取传代2~4代细胞,分为1空白对照组(control);2模型组(AngⅡ10-7 mol/L);3ACh预处理组:ACh+AngⅡ组(ACh 10-4 mol/L+AngⅡ10-7 mol/L);4α7n ACh R激动剂组:α7n ACh R激动剂+AngⅡ组(PNU-282987 5×10-6 mol/L+AngⅡ10-7 mol/L);5α7n ACh R拮抗剂组:ACh+甲基牛扁碱柠檬酸盐(MLA)+AngⅡ组(ACh 10-4 mol/L+AngⅡ10-7 mol/L+MLA 1×10-6 mol/L)。干预24 h后,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CF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胶原蛋白Ι、α-SMA、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n ACh R)、核中p65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α7n ACh R的m RNA表达。【结果】AngⅡ干预24h,CF增殖显著提高,胶原蛋白Ι、α-SMA、核中p65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α7n ACh R的m 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降低;Ach、α7n ACh R激动剂预处理后抑制CF增殖,胶原蛋白Ι、α-SMA和核中p65蛋白的表达降低,α7n ACh R的m 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升高;Ach+MLA预处理,CF增殖再次提高,胶原蛋白Ι、纤维化因子α-SMA、核中p65蛋白的表达再次明显升高,α7n ACh R的m 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降低。【结论】α7n ACh R激动剂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胆碱能抗炎通路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自动左心定量技术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左心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培伟 吕函璐 +1 位作者 何艳萍 刘英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5-820,共6页
【目的】运用心脏三维全自动左心定量技术(HM)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方法】对5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其二维及三维图像,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HM法及传统三维手动测量(3D-manual)法分... 【目的】运用心脏三维全自动左心定量技术(HM)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方法】对50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其二维及三维图像,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HM法及传统三维手动测量(3D-manual)法分别测出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三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及后处理时间进行比较。同时评价HM方法组内及组间的重复性。【结果】Simpson、HM、3D-manual法测量LVEDV和LVEF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M测量LVEDV、LVESV均大于3D-manual(均P<0.05),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与3D-manual的测值有极高的相关性和更好的一致性。HM法的后处理时间最少,且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高。【结论】HM法自动评价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快速、可行,且具有高度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心动图 容积定量技术 左心室容积 射血分数 心脏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内皮-间质转化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腾 张海峰 王景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7-18,共2页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脏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内皮细胞发生间质转化(Endo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被认为是心肌纤维化的来源之一。已有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参与肝脏纤维化和心脏内皮功能调节。本研究旨在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是否参与心脏内皮细胞发生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化 免疫印迹检测 长链非编码 机制研究 RNA MAL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育彬 陈志腾 +5 位作者 吴茂雄 刘文浩 陈倩 周仕熠 陈样新 夏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IR):eGDR=21.158-[0.09×腰围(WC,cm)]-[3.407×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否)]-[0.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eGDR三分位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由狭窄血管的数量决定:无明显CAD组(所有冠脉狭窄均<50%,n=704),单支血管CAD组(只有一条受累的主要冠脉狭窄≥50%,n=205),多支血管CAD组(两条或两条以上受累的主要冠脉存在狭窄≥50%,n=349);以无明显CAD作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DR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DR和CAD在整个eGDR范围内的线性关联。采用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糖尿病状态下eGDR和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DR对提高CAD筛查模型的价值。【结果】eGDR降低与CAD严重程度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79;95%CI:1.72~4.5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eGDR最低分位(T1)的个体患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是eGDR最高分位(T3)的2.79倍。(OR:2.79;95%CI:1.72~4.55;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eGDR与CAD以及多支血管CAD之间存在负线性关联(P-linearity<0.05)。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参照组(T3)相比,T1组患CAD和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显著增加,OR分别为1.42(95%CI:1.00~2.01;P<0.05)和1.86(95%CI:1.21~2.86;P<0.0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此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eGDR加入到CAD传统筛查模型中时,AUC、IDI、NRI的结果显示,模型对CAD和多支血管CAD的筛查有显著改善。【结论】eGDR与CAD及C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GDR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获取的非胰岛素测量指标,具有筛查大规模人群中CAD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葡萄糖处置率 冠心病严重程度 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HDL-C、LDL-C/HDL-C水平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包金兰 黄灿霞 +3 位作者 蒋捷羽 安妮 孙润陆 张玉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6-91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HDL-C、LDL-C/HDL-C水平及冠脉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05-2015.05住院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并无2型糖尿病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住院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并确...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HDL-C、LDL-C/HDL-C水平及冠脉病变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05-2015.05住院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并无2型糖尿病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住院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并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74例,以及冠脉造影正常无糖尿病患者258例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中任何一支狭窄≥50%为单支病变组;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中任何两支病变≥50%及左主干病变为双支病变组;将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均≥50%或左主干合并右冠脉病变为多支病变组。搜集临床资料及生化血脂指标,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2型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DL-C水平均低于冠脉正常组,而LDL-C/HDL-C均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2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冠脉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HDL-C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而多支病变组LDL-C/HDL-C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P<0.05)。3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199,P<0.001),与LDL-C/HDL-C水平呈正相关(r=0.184,P=0.001)。【结论】低HDL-C、高LDL-C/HDL-C可作为冠心病预测指标之一。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HDL-C、LDL-C/HDL-C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HDL-C LDL-C/HD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代谢异常史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新梅 胡允兆 +1 位作者 温主治 王景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的未诊断的糖代谢异常状况并探讨哪些EHT患者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合适检测对象。方法这一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895例EHT住院患者和486例正常血压住院患者。数据收集包括血压、...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的未诊断的糖代谢异常状况并探讨哪些EHT患者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合适检测对象。方法这一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895例EHT住院患者和486例正常血压住院患者。数据收集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冠脉造影、心脏彩超参数以及身体测量等。结果 EHT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在基线水平(P<0.001)和OGTT检测后(P<0.001)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整体上,76.4%糖耐量异常患者和78.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没有执行OGTT情况下会被漏诊。新诊断的糖代谢异常和冠脉狭窄的存在和严重性以及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显著相关。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6 mmol/L、高血压病程超过10年、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大于3 mg/L及高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是预测糖代谢异常存在的经济有效的指标。结论 EHT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异常,且显著高于正常血压患者。利用OGTT检测那些存在糖代谢异常预示指标的EHT患者的血糖状况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下调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婧瑛 周长青 +5 位作者 郑韶欣 郭天柱 龙会宝 伍权华 钟婷婷 王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探讨AngⅡ能否经由TGF-β1/Smad调节Cx43的表达。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结扎建立大...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探讨AngⅡ能否经由TGF-β1/Smad调节Cx43的表达。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20 mg·kg^(-1)·d^(-1))治疗组与MI组,分别于结扎后及治疗2周后检测心功能情况,并检测治疗2周后左室心肌组织不同区域AngⅡ、AngⅡ1型受体(AT1)、Cx43以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氯沙坦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明显缩小(P<0.01),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梗死区和边缘区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梗死区AT1表达显著降低;Cx4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增高,TGF-β1、Smad 2、Smad 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均降低,而Smad 7表达增高。结论:心肌梗死后AngⅡ激活可能通过作用于TGF-β1/Smad通路导致Cx43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缝隙连接蛋白43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小鼠lncRNA-H19与miR-199a-5p的靶向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婧瑛 周长青 +7 位作者 郑韶欣 郭天柱 龙会宝 伍权华 钟婷婷 吴浩 汪蕾 王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56-2260,共5页
目的:构建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小鼠lncRNA-H19与微小RNA-199a-5p(miR-199a-5p)的靶向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RegRNA2.0预测获取小鼠lncRNA-H19与miR-199a-5p潜在的互... 目的:构建长链非编码RNA-H19(lncRNA-H19)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验证小鼠lncRNA-H19与微小RNA-199a-5p(miR-199a-5p)的靶向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RegRNA2.0预测获取小鼠lncRNA-H19与miR-199a-5p潜在的互补结合位点。将H19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萤光素酶载体psi CHECK-2中,构建H19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酶切和测序方法鉴定psi CHECK-2-H19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H19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99a-5p模拟物、miR-199a-5p抑制剂、miR-199a-5p模拟物阴性对照或miR-199a-5p抑制剂阴性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收集细胞后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组别的萤光素酶活性,从而对lncRNA-H19与miR-199a-5p的靶向调节关系进行验证。结果:构建的重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与miR-199a-5p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99a-5p模拟物组H19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萤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下降约49%左右(P<0.01),而miR-199a-5p抑制剂组H19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萤光素酶活性较miR-199a-5p模拟物组明显增高(P<0.01)。miR-199a-5p模拟物、miR-199a-5p抑制剂、miR-199a-5p模拟物阴性对照以及miR-199a-5p抑制剂阴性对照对H19突变型的萤光素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lncRNA-H19能够靶向结合miR-199a-5p,并在转录后水平对其有直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H19 微小RNA-199a-5p 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