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N10A rs1263294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孔连广 彭俊玲 +5 位作者 郑祥珍 苏芳 魏宜胜 张啸 洪楚原 翁洁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 目的:探讨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CRC)患者化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OXLI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白云区中医医院319例接受含奥沙利铂(OXL)化疗方案的CRC患者(均为中国中南地区汉族)血液标本,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及分析SCN10A外显子多态位点rs12632942基因型,评估OXLIPN程度。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外显子多态rs12632942基因型与OXLIPN的相关性。结果:319例CRC患者rs12632942基因型:AA134例、AG156例、GG29例,rs12632942基因型频率符合哈温平衡(P>0.05)。rs12632942的AG+GG基因型与Ⅱ~Ⅳ度OXLIPN相关(P<0.01),是发生Ⅱ~Ⅳ度OXLI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4,95%CI=1.231~3.392,P<0.01)。结论:SCN10A基因外显子区rs12632942AG+GG基因型的CRC患者易感Ⅱ~Ⅳ度OXLI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SCN10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外周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周是使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雌性C57/BL6J成年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合适时机 被引量:6
2
作者 傅光涛 刘生 +7 位作者 李长川 伍俊妍 李仕勋 秦岭 刘伟 邱俊雄 彭芃 丁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目的评估成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卵巢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骨密度及松质骨的变化,探讨使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雌性C57/BL6J成年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合适时机。方法将60只成年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8周去势组及12周去势组;前者于8... 目的评估成年C57/BL6J雌性小鼠行卵巢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骨密度及松质骨的变化,探讨使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雌性C57/BL6J成年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合适时机。方法将60只成年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8周去势组及12周去势组;前者于8周,后者于12周行双侧卵巢切除术。两组均于手术当天,术后6周、8周、10周及12周各随机抽取6只小鼠进行检测。使用DEXA测量小鼠全身、脊柱及下肢骨密度,并使用micro-CT重建胫骨近端的三维图像及计算松质骨微结构参数。结果两组小鼠使用DEXA测量的组内各时间点的全身、脊柱及下肢骨密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micro-CT的结果显示:与8周相比,12周小鼠的胫骨近端松质骨骨量有显著的上升(Tb.N:+29.4%,Tb.Sp:-28.9%,均P<0.05)。8周去势组的小鼠在术后8周首次观察到BV/TV(-46.1%,P<0.05),Tb.N(-52.2%,P<0.05)及Tb.Sp(+57.0%,P<0.05)较术前的显著性改变,上述参数的变化在随后的时间点有所减缓。12周去势组小鼠则在去势6周后即可观察到上述参数的显著性变化(BV/TV:-26.6%,Tb.N:-37.1%,Tb.Sp:+59.6%,均P<0.05),并在随后的随访时间中进入平台期。结论与DEXA相比,micro-CT更适合于评估小鼠模型的骨密度及骨微结构变化。本研究认为12周是使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雌性C57/BL6J成年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合适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症 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