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r-AFS分期在IVF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方庭枫 李瑞岐 +4 位作者 黄丽丽 陈静华 欧阳能勇 张宁峰 王文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与r-AFS分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累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09例143个周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到本生殖中心行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与r-AFS分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累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09例143个周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到本生殖中心行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因素不孕患者的病史、手术资料及妊娠结局。按照r-AFS的分期标准对EMs患者进分期,按照EFI的评分标准计算EFI,利用ROC曲线与多水平模型分别比较EFI评分和r-AFS分期对IVF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EFI评分预测IVF累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诊断界值点为6分,特异性为0.62,敏感性为0.61;AFS分期预测IVF累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15(P>0.05),不具有诊断意义。(2)根据ROC曲线诊断界值点为6分,将患者以6分为界,分别比较4分与5分、≤5分与≥6分、6分与≥7分的累积妊娠率的差异。EFI评分为4分(n=6)、5分(n=28)的患者,累积妊娠率为40.0%,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为≤5分(n=71),≥6分(n=72)的患者,总累积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38.2%vs.60.6%,P=0.005);EFI评分6分(n=36),≥7分(n=37)的患者,累积妊娠率为61.8%,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的患者,有17个IVF周期,累积妊娠率为25.0%。r-AFS分期为Ⅰ期(n=28)、Ⅱ期(n=12)、Ⅲ期(n=39)、IV期(n=64)的患者,累积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可以有效的预测EMs患者腹腔镜术后IVF累积妊娠结局,≥6分的患者累积妊娠率有明显升高,为EMs患者腹腔术后IVF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未发现r-AFS分期对EMs患者IVF-ET后的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体外受精 累积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指标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红妹 欧阳能勇 +4 位作者 袁萍 李瑞岐 赵海静 麦美琪 王文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2-920,共9页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指标(AMH、AFC、b FSH、b E2及年龄)在各种不孕因素女性中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959个IVF或ICSI周期,包括输卵管因素不孕3 366个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315个周期、女方排卵障碍1...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指标(AMH、AFC、b FSH、b E2及年龄)在各种不孕因素女性中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959个IVF或ICSI周期,包括输卵管因素不孕3 366个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315个周期、女方排卵障碍1 359个周期、男方因素1 160个周期、双方因素1 497个周期及不明原因不孕262个周期。以卵巢低反应(获卵数≤3个)及临床妊娠为结局变量,对各不孕因素患者行ROC曲线分析。【结果】1卵巢储备指标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分析:7 959个周期中,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MH 0.90,AFC 0.84,年龄0.75,b FSH 0.71,b E2为0.58。AMH的AUC大于联合各指标的AUC(0.90 vs 0.89)。除外不明原因不孕,在其他各种不孕因素患者中:AMH的AUC范围在0.84~0.92,均大于其他指标。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年龄的AUC为0.9,AMH无意义(AUC 0.98,95%CI 0.93-1.02)。2卵巢储备指标预测临床妊娠的ROC曲线分析:所有周期中,年龄的AUC大于AFC及AMH(0.62 vs 0.60 vs 0.58)。联合年龄+AFC的AUC(0.63)大于其他联合指标。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年龄可预测临床妊娠(AUC 0.65,95%CI 0.58-0.72);排卵障碍患者的AFC、AMH的AUC大于年龄(0.65 vs 0.64 vs 0.59);不明原因不孕者各指标均无意义。【结论】对于预测卵巢低反应:除外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AMH与AFC预测卵巢低反应的价值高于其他指标;且使用AMH优于联合使用各指标。对于预测临床妊娠:年龄的预测价值最高,且年龄+AFC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联合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年龄能预测临床妊娠。排卵障碍患者用AFC、AMH预测临床妊娠优于其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卵巢低反应 临床妊娠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冷冻胚胎TET周期当天与解冻后培养1d移植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岐 王文军 +4 位作者 麦美琪 欧阳能勇 马芸 陈静华 张宁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第3天(D3)慢速冷冻胚胎解冻后当天行胚胎移植(ET)和体外培养1 d后ET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解冻胚胎数≥1,且≤3的552个卵裂期冷冻胚胎TET周期的临... 【目的】探讨第3天(D3)慢速冷冻胚胎解冻后当天行胚胎移植(ET)和体外培养1 d后ET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解冻胚胎数≥1,且≤3的552个卵裂期冷冻胚胎TET周期的临床结果,根据解冻后体外培养时间分为A组(当天ET)和B组(培养1 d后ET),这两个组再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人工周期组。【结果】D3冷冻胚胎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A、B两组女方年龄、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评分以及妊娠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B组种植率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17.9 vs 12.3,P<0.05;17.3%vs 8.7%,P<0.05)。【结论】体外培养时间对D2冷冻胚胎临床结局没有影响,而D3冷冻胚胎TET时,解冻后培养1 d再进行ET有利于胚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移植时间 妊娠率 种植率 自然周期 人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