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r-AFS分期在IVF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方庭枫 李瑞岐 +4 位作者 黄丽丽 陈静华 欧阳能勇 张宁峰 王文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与r-AFS分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累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09例143个周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到本生殖中心行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与r-AFS分期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累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09例143个周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到本生殖中心行IVF-ET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因素不孕患者的病史、手术资料及妊娠结局。按照r-AFS的分期标准对EMs患者进分期,按照EFI的评分标准计算EFI,利用ROC曲线与多水平模型分别比较EFI评分和r-AFS分期对IVF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EFI评分预测IVF累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诊断界值点为6分,特异性为0.62,敏感性为0.61;AFS分期预测IVF累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15(P>0.05),不具有诊断意义。(2)根据ROC曲线诊断界值点为6分,将患者以6分为界,分别比较4分与5分、≤5分与≥6分、6分与≥7分的累积妊娠率的差异。EFI评分为4分(n=6)、5分(n=28)的患者,累积妊娠率为40.0%,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为≤5分(n=71),≥6分(n=72)的患者,总累积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38.2%vs.60.6%,P=0.005);EFI评分6分(n=36),≥7分(n=37)的患者,累积妊娠率为61.8%,5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的患者,有17个IVF周期,累积妊娠率为25.0%。r-AFS分期为Ⅰ期(n=28)、Ⅱ期(n=12)、Ⅲ期(n=39)、IV期(n=64)的患者,累积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3)。【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可以有效的预测EMs患者腹腔镜术后IVF累积妊娠结局,≥6分的患者累积妊娠率有明显升高,为EMs患者腹腔术后IVF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未发现r-AFS分期对EMs患者IVF-ET后的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体外受精 累积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指标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红妹 欧阳能勇 +4 位作者 袁萍 李瑞岐 赵海静 麦美琪 王文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2-920,共9页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指标(AMH、AFC、b FSH、b E2及年龄)在各种不孕因素女性中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959个IVF或ICSI周期,包括输卵管因素不孕3 366个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315个周期、女方排卵障碍1... 【目的】探讨卵巢储备指标(AMH、AFC、b FSH、b E2及年龄)在各种不孕因素女性中对卵巢低反应及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 959个IVF或ICSI周期,包括输卵管因素不孕3 366个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315个周期、女方排卵障碍1 359个周期、男方因素1 160个周期、双方因素1 497个周期及不明原因不孕262个周期。以卵巢低反应(获卵数≤3个)及临床妊娠为结局变量,对各不孕因素患者行ROC曲线分析。【结果】1卵巢储备指标预测卵巢低反应的ROC曲线分析:7 959个周期中,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MH 0.90,AFC 0.84,年龄0.75,b FSH 0.71,b E2为0.58。AMH的AUC大于联合各指标的AUC(0.90 vs 0.89)。除外不明原因不孕,在其他各种不孕因素患者中:AMH的AUC范围在0.84~0.92,均大于其他指标。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年龄的AUC为0.9,AMH无意义(AUC 0.98,95%CI 0.93-1.02)。2卵巢储备指标预测临床妊娠的ROC曲线分析:所有周期中,年龄的AUC大于AFC及AMH(0.62 vs 0.60 vs 0.58)。联合年龄+AFC的AUC(0.63)大于其他联合指标。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年龄可预测临床妊娠(AUC 0.65,95%CI 0.58-0.72);排卵障碍患者的AFC、AMH的AUC大于年龄(0.65 vs 0.64 vs 0.59);不明原因不孕者各指标均无意义。【结论】对于预测卵巢低反应:除外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AMH与AFC预测卵巢低反应的价值高于其他指标;且使用AMH优于联合使用各指标。对于预测临床妊娠:年龄的预测价值最高,且年龄+AFC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联合指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仅年龄能预测临床妊娠。排卵障碍患者用AFC、AMH预测临床妊娠优于其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卵巢低反应 临床妊娠 体外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速冷冻胚胎TET周期当天与解冻后培养1d移植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岐 王文军 +4 位作者 麦美琪 欧阳能勇 马芸 陈静华 张宁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第3天(D3)慢速冷冻胚胎解冻后当天行胚胎移植(ET)和体外培养1 d后ET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解冻胚胎数≥1,且≤3的552个卵裂期冷冻胚胎TET周期的临... 【目的】探讨第3天(D3)慢速冷冻胚胎解冻后当天行胚胎移植(ET)和体外培养1 d后ET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解冻胚胎数≥1,且≤3的552个卵裂期冷冻胚胎TET周期的临床结果,根据解冻后体外培养时间分为A组(当天ET)和B组(培养1 d后ET),这两个组再分为自然周期组和人工周期组。【结果】D3冷冻胚胎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A、B两组女方年龄、平均移植胚胎数、胚胎评分以及妊娠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中B组种植率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17.9 vs 12.3,P<0.05;17.3%vs 8.7%,P<0.05)。【结论】体外培养时间对D2冷冻胚胎临床结局没有影响,而D3冷冻胚胎TET时,解冻后培养1 d再进行ET有利于胚胎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胚胎移植 移植时间 妊娠率 种植率 自然周期 人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使用地屈孕酮改善阴道微粒化黄体酮时低孕酮水平的不良围产结局 被引量:6
4
作者 谢言信 林海燕 +3 位作者 黄佳 陈晓莉 张清学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7-844,共8页
【目的】探索激素替代疗法(HRT-FET)周期中,单独使用阴道微粒化黄体酮(MVP)作为黄体支持时,血清低孕酮(P 4)水平对活产、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不良影响是否可通过联合口服地屈孕酮(DYG)得到改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单独使用MVP的... 【目的】探索激素替代疗法(HRT-FET)周期中,单独使用阴道微粒化黄体酮(MVP)作为黄体支持时,血清低孕酮(P 4)水平对活产、胎龄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不良影响是否可通过联合口服地屈孕酮(DYG)得到改善。【方法】本研究分析了单独使用MVP的549个HRT-FET周期,并匹配年龄、血清P 4水平的同期联合使用MVP和DYG的495个周期。主要结果指标为活产率(LBR),次要结果为临床妊娠率(CPR)、孕周(GW)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BW)。【结果】验孕日孕酮P 4上升是获得活产的保护因素,单独使用MVP情况下,P 4水平<7.46 ng/mL与高P 4水平(≥7.46 ng/mL)相比,LBR(25.6%vs.40.7%,P<0.001),CPR(34.6%vs.50.1%,P<0.001)、足月分娩率(18.6%vs.32.6%,P=0.003)和新生儿正常出生体质量(normal birth weight,NBW)发生率(17.9%vs.34.4%,P<0.001)显著下降。与仅使用MVP组相比,虽然联合使用MVP和DYG并没有显著改善活产率(38.3%vs.40.6%,P=0.366),但显著延长新生儿分娩平均孕周[(37.28±3.01)周vs.(38.36±1.48)周;P=0.043],并提高新生儿NBW率(18.2%vs.27.6%;P=0.039),降极低出生体质量和低出生体质量儿(LBW+VLBW)的比例(7.7%vs.2.2%;P=0.037)。【结论】在单独使用MVP的HRT-FET周期中,低血清P 4水平(<7.46 ng/mL)时,活产率、足月分娩率、新生儿NBW率显著下降。在血清P 4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联合使用DYG可显著延长新生儿分娩孕周,增加新生儿NBW率、降低新生儿LBW+VLBW比例,改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活产率 解冻胚胎移植 激素替代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卵巢功能患者使用不同降调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谢言信 潘萍 +2 位作者 林海燕 杨冬梓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α)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垂体降调程度及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3名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拟行GnRH-α长方案助孕的不孕患者,按曲普瑞林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激动剂(GnRH-α)对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不孕女性垂体降调程度及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63名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拟行GnRH-α长方案助孕的不孕患者,按曲普瑞林的剂量随机分为三组降调节,0.05 mg/d,0.1 mg/d和1.25 mg单次,达到降调标准后常规予高纯度的尿促性腺激素(HMG-HP)促排卵,比较各组降调节程度及IVF结局。【结果】三组在注射GnRH-α后均达到降调节标准,达到降调节的平均天数,降调节后启动日的LH、E2水平,窦卵泡总数、<4 mm及8~9 mm的窦卵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启动日当天,三组间血FSH水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92±1.12)U vs.(3.03±1.14)U vs.(2.05±1.12)U,P<0.001]。短效0.05 mg组在GnRH-α注射4 h后,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短效0.1 mg组。达到降调标准后,三组Gn启动剂量、使用时间及使用总量相似的情况下,h CG日直径14~18 mm卵泡数[(3.91±2.12)个vs.(5.81±3.55)个vs.(6.43±3.39)个,P<0.001]、≥18 mm/≥10 mm卵泡数比例[(33.1%±13.2%)vs.(24.0%±12.4%)vs.(30.1%±1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mg组h CG日LH水平明显高于0.1 mg组与1.25 mg组[(2.47±1.33)U vs.(1.80±0.69)U vs.(1.43±0.53)U,P<0.05],但三组均未出现早发LH峰和提前排卵。尽管三组获卵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4±4.80)个vs.(11.51±2.42)个vs.(12.79±2.73)个,P<0.05],但三组之间MII卵子数相似,且0.05 mg组的E2水平/获卵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282.33±42.13)U vs.(221.62±32.02)U vs.(200.03±37.89)U,P<0.001]。三组新鲜周期活产率分别为61.9%、55.0%和50.0%,每取卵周期累积活产率分别为85.7%、76.2%和75.0%,0.05 mg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较0.1 mg组、1.25 mg组有升高趋势。【结论】对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年轻不孕女性,GnRH-α用量减少,达到降调后,垂体降调程度减轻,h CG日LH水平升高,虽然获卵数减少,但E2水平/获卵数显著升高,新鲜移植周期活产率及取卵周期的累积活产率均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 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 垂体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移植管血染情况对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邱绮 贾佳 +4 位作者 黄佳 林海燕 李予 杨冬梓 张清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管血染情况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黄体期长方案IVF,并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胚胎移植管血染情况对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黄体期长方案IVF,并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患者的资料,按照胚胎移植时移植管是否血染及血染程度分组,比较各组的助孕情况和结局。【结果】一共纳入1 762个IVF周期,其中血染组共有593个周期,无血染组有1 169个周期。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Gn总数、2PN受精率及移植胚胎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染组种植率低于无血染组(31.3%vs.36.5%,P=0.001);血染组临床妊娠率低于无血染组(48.9%vs.55.1%,P=0.014)。血染组按血染程度分为少许血染、中-多量血染两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在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03,P=0.2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管血染是影响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OR=0.75,95%,CI 0.6-0.9)。【结论】移植管血染可降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移植管血染程度对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血染 种植率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激动剂长方案中不同促排卵药物对卵巢慢反应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小饰 温灿鑫 +1 位作者 潘萍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方案中,卵巢储备正常患者发生卵巢慢反应后,添加含黄体生成素(LH)活性的不同药物对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G...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方案中,卵巢储备正常患者发生卵巢慢反应后,添加含黄体生成素(LH)活性的不同药物对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GnRH激动剂方案促排卵并发生卵巢慢反应的不孕患者,共872例。按照添加不同药物分为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人重组黄体生成素(rLH)组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 MG)组,回顾性分析3组的实验室参数和临床结局。[结果]hCG组采用超长方案促排卵比例高于HMG组(14.3%vs.1.1%,P<0.001);hCG组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较HMG组增加[15.0(13.0~16.8)vs.13.0(12.0~15.0)d,P=0.027;2925(2531~3900)vs.2550(2100~3225)U,P=0.046];rLH组的Gn使用天数及使用总量较HMG组减少[13.0(12.0~14.0)vs.13.0(12.0~15.0)d,P=0.009;2400(1950~3075)vs.2550(2100~3225)U,P=0.009]。hCG组中包括了添加HMG或rLH效果不明显者15例,占hCG组53.6%。hCG组、rLH组及HMG组的临床妊娠率(69.2%,58.6%vs.63.8%,P>0.05)和活产率(65.4%,49.6%vs.53.1%,P>0.05)均相当。[结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在GnRH激动剂方案中发生卵巢慢反应时,添加含LH活性的不同药物均可改善卵巢反应,获得相当的妊娠及分娩结局,小剂量hCG在添加HMG或LH后效果不明显者仍可获得相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垂体降调节 卵巢慢反应 黄体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与管理国际循证指南》之第一章(诊断及风险评估)解读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卉 杨冬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评估与管理国际循证指南》[1](简称指南)仍是目前国际最新最全面的PCOS诊疗指南。整本指南涵盖了PCOS的诊断及风险评估、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无生育要... 《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评估与管理国际循证指南》[1](简称指南)仍是目前国际最新最全面的PCOS诊疗指南。整本指南涵盖了PCOS的诊断及风险评估、PCOS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无生育要求的药物治疗及不孕症的评估和治疗),覆盖内容全面,深入理解指南对临床工作极具指导价值。目前关于指南的推荐部分已有相关翻译文章发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循证指南 生活方式干预 风险评估 药物治疗 不孕症 评估与管理 P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