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儿顺铂化疗前后DPOAE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熊稀霖 彭晓敏 +5 位作者 黎阳 翁文骏 亓凯 刘利婷 郭海霞 蔡跃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应用357Hz~5649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发生DPOAE变化的情况,探讨顺铂的耳毒性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收... 目的应用357Hz~5649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发生DPOAE变化的情况,探讨顺铂的耳毒性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收治住院的25例使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比较顺铂化疗前后DPOAE的变化,分析DPOAE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5例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后,有3例(12%)出现耳鸣及眩晕症状。DPOAE检查发现有14例(56%)结果异常,DPOAE平均幅值对比化疗前在高频区(2822Hz、3991 Hz、5649 Hz)下降明显。(2)本组患儿累积使用铂类药物剂量为100~800mg/m^2;DPOAE首次出现异常时中位铂类累积量为500mg/m^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可引起DPOAE变化,以高频段损伤最明显。年龄、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是肿瘤患儿使用顺铂化疗发生DPOAE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年龄≤10岁、单疗程顺铂最大用量≥100mg/m^2的肿瘤患儿化疗时应加强听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肿瘤 顺铂 DPOAE变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治疗浅表型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翁文骏 黎阳 +3 位作者 方建培 熊稀霖 彭晓敏 刘利婷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24-126,136,共4页
目的评价4%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治疗浅表型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浅表型血管瘤患儿年龄1~6个月35例,7~12个月13例,分为治疗组(24例,给予4%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涂抹,3次/d)和观察组(24例,不做任何治疗),临床疗效评价分... 目的评价4%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治疗浅表型婴儿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浅表型血管瘤患儿年龄1~6个月35例,7~12个月13例,分为治疗组(24例,给予4%盐酸普萘洛尔乳膏局部涂抹,3次/d)和观察组(24例,不做任何治疗),临床疗效评价分级:Ⅰ:无效(继续生长);Ⅱ:控制生长;Ⅲ:瘤体缩小<25%;Ⅳ: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25%~50%;Ⅴ:瘤体及皮损颜色消退≥51%~75%;Ⅵ:皮损消退>75%,瘤体消失及病损皮肤恢复或接近正常肤色。有效率以Ⅲ级及以上计算。结果治疗组治疗4个月后Ⅰ级1例(4.2%)、Ⅱ级5例(20.8%)、Ⅲ级3例(12.5%),Ⅳ级11例(45.8%)、Ⅴ级3例(12.5%)、Ⅵ级1例(4.2%),仅发现2例患儿用药后出现一过性皮肤微红,短暂停药3d后,继续用药无不良反应,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观察组:Ⅰ级17例(70.8%)、Ⅱ级6例(25.0%)、Ⅲ级1例(4.2%),Ⅳ级0例(0%)、V级0例(0%)、Ⅵ级0例(0%)。治疗4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4%普萘洛尔乳膏局部应用治疗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对浅表小面积的婴儿血管瘤尤其适用,可减少全身应用毒副作用,且使用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乳膏 浅表型血管瘤 婴儿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中Trk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稀霖 黎阳 +4 位作者 亓凯 刘玲 张驰 王林 沈溪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44-247,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分期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中Tr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布,了解Trk家族表型在不同分期的NB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2005年-2013年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确诊的12例NB患儿病理标本,全部病例取其病理标...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分期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中Tr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布,了解Trk家族表型在不同分期的NB中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2005年-2013年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肿瘤专科确诊的12例NB患儿病理标本,全部病例取其病理标本切片4张,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kA、TrkB和Trk C的表达。结果本组NB病例共有Ⅱ期3例,Ⅳ期9例;Ⅱ期NB中有TrkA阳性2例(67%),TrkB阳性2例(67%),TrkC阳性2例(67%);Ⅳ期NB中有TrkA阳性3例(33%),TrkB阳性9例(100%),TrkC阳性2例(22%),分别比较Ⅱ期及Ⅳ期的TrkA、TrkB和Trk C阳性率,发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Trk基因在不同分期的NB中分布各异,TrkA及Trk C在预后较好的Ⅱ期NB中阳性率为67%,TrkB在预后较差的Ⅳ期NB中全部阳性,说明Trk基因家族的表达分布与NB的分期及预后有关。本组病例组间Trk基因分布无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Trk基因 基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神经节苷脂GD2抗体免疫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驰 黎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约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及小儿肿瘤相关死亡的15%([1])。其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NB具有早期转移、恶性程度高等特点^([2]),早期N...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约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及小儿肿瘤相关死亡的15%([1])。其起源于原始神经嵴细胞,可发生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NB具有早期转移、恶性程度高等特点^([2]),早期NB患儿可采用手术切除(1-2期)或术后给予标准剂量的化疗(3期)等治疗手段,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可达(99±1)%和(90±3)%[3];而高危NB患儿(4期)尽管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综合治疗后,因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NB 神经节苷脂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细胞因子 肿瘤细胞 抗原结合部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亓凯 黎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NB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及高度恶性,但也是人类最常见的可白发缓解的恶性肿瘤之一;在1...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恶性肿瘤,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8%~10%。NB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样性及高度恶性,但也是人类最常见的可白发缓解的恶性肿瘤之一;在1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中,NB的发病率为8%,但却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微小残留病检测 胚胎性恶性肿瘤 交感神经系统 生物学行为 肿瘤死亡率 实体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