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在语篇中的文体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8,共8页
该文应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格律论(Periodicity)和评价系统(Appraisal),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一个语篇的文体特征,探讨了宏观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观新信息... 该文应用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及马丁和罗斯(Martin&Rose)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格律论(Periodicity)和评价系统(Appraisal),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一个语篇的文体特征,探讨了宏观主位、超主位、主位和宏观新信息、超新信息、新信息这种开放性的等级层次对形成语篇信息脉冲的意义,分析了评价词汇集对语篇文体的作用,并讨论了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分析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文体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 格律论 评价系统 文体学 主位等级 格律 词汇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天平 肖云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 汉语诗歌中人称代词的可译性是可译性问题的一个方面。不可译论者认为汉诗英译时增补人称代词会导致人称判断问题 ,从而破坏源语诗歌“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 ,从人称代词所指、作者意图、含义判断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 ,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隐藏并不构成翻译上的“人称判断”难题 ,也不一定是“天人合一”体现。汉诗英译过程中人称代词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诗歌 人称代词 可译性 天人舍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没+V”的习得情况考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英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78,共7页
本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扩散理论” ,通过个案研究、小组研究 ,以问答、观察、测试等方式对留学生“不 /没 +V”否定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依据相关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语法测试中 ,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会... 本文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扩散理论” ,通过个案研究、小组研究 ,以问答、观察、测试等方式对留学生“不 /没 +V”否定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依据相关数据 ,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语法测试中 ,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会混合使用“不”和“没” ,但未出现“没”的泛化 ,相反“不”具有一定的强势地位 ;(2 )习得过程中 ,至少有两种因素影响学习者对“不”和“没”的选择 :时间词、语块熟悉度 ;(3 )学习者对“不 /没 +V”否定结构的掌握程度与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邓志辉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71-74,共4页
本文描述的实证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英语学习观念,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并进而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经过对实验前后两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对调查问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教学模式... 本文描述的实证研究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英语学习观念,提高其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并进而为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经过对实验前后两次测验的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和对调查问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中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 新的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灵到语言——语言研究与人文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宾 王冬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该文概述西方学术主流从“心灵”到“语言”的范式转换;清理以语言为批评范式的思想家们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学术立场;凸显语用学对人文学术之重构的巨大影响;指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以及与之似乎针锋相... 该文概述西方学术主流从“心灵”到“语言”的范式转换;清理以语言为批评范式的思想家们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学术立场;凸显语用学对人文学术之重构的巨大影响;指出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以及与之似乎针锋相对的“认知语言学”,都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索绪尔之前的本质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决定论的抵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语言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赞译关系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涂兵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 在翻译过程中,赞助人是影响译者翻译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因此,译者与赞助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清末社会伦理关系、政治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下,其赞译关系具体表现为依附关系、商业关系、独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关系的多元性,对现代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自主以及友情合作关系.这些关系突显了清末赞译者 赞助人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教学研究在英国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宗炎 《外语研究》 2001年第4期67-68,共2页
本文综述近二十年来英国学者对语言教学的意见。
关键词 语法 教学化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爱尔兰文化和政治的言说方式——论谢默斯·希尼的诗集《外出度冬》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成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5-57,共3页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 《外出度冬》是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第三本诗集,也是70年代诗人文学创作颠峰10年的发端之作。在这本诗集中,诗人通过对爱尔兰语言和地形的历史挖掘和勘探,找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和政治表达的言说方式,从而使诗人的个人经验洞开为广阔的民族经验,实践了他的"诗是文化的自我回归"的诗学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默斯·希尼 《外出度冬》 民族经验 文化自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永恒魅力 被引量:7
9
作者 曹山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5-68,共4页
详细讨论、分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出了汤姆·索亚情结是《汤姆·索亚 历险记》的永恒魅力这一崭新观点。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历史意义 汤姆·索亚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先天”来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10
作者 周慧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5,共7页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 该文试图考察福柯的自律的话语理论并反思考古学的症结。文章从“历史先天”这一关键词出发,阐述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如何将对话语的实证描述和探索话语构成的先天规则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在对话语的形式分析的同时,超越传统哲学深陷其中的三对矛盾:“经验-先验”、“我思-未思”、“本源的隐退-回归”。围绕着“陈述”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看到福柯为此所做的努力,即打通共时与历时之隔,经验与先验之分,实现结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联姻。文章最后指出这种自律的话语理论的症结所在,认为福柯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跳出“有限性解析”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先天 知识考古学 有限性解析 自律的话语理论 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治理中大数据运用研究——以地方政府内部控制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建华 曾春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4,共8页
地方财政治理中大数据运用的水平决定着地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地方财政治理大数据应用技术手段不足是造成地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新时代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如何推动地方财政治理... 地方财政治理中大数据运用的水平决定着地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地方财政治理大数据应用技术手段不足是造成地方政府内部控制建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新时代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如何推动地方财政治理与地方政府内部控制的建设,怎样为地方政府提高整体协调运行效率提供有益参考,是政府和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治理 大数据 地方政府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